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玉轮(玉輪)yù lún
月的别名。 唐 元稹 《月三十韵》:“絳河冰鑑朗,黄道玉轮巍。” 宋 卢炳 《水龙吟·赓韵中秋》词:“素娥睡起,玉轮稳驾,初离海表。” 清 金农 《中秋夜玩月感作》诗:“世上浮飇与纤浪,不教阑入玉轮中。” ——《漢語大詞典》
碾 niǎn《國語辭典》
碾 [ niǎn ]
名- 用來滾壓、研磨或去除稻殼的器具。如:「石碾」、「藥碾」。宋·陸游〈十一月上七日蔬飯騾嶺小店〉詩:「建谿小春初出碾,一碗細乳浮銀粟。」
- 滾壓、軋碎。如:「碾米」、「碾茶」。唐·秦韜玉〈天街〉詩:「寶馬競隨朝暮客,香車爭碾古今塵。」宋·陸游〈卜算子·驛外斷橋邊〉詞:「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 雕琢、琢磨。唐·李賀〈春懷引〉:「蟾蜍碾玉挂明弓,捍撥裝金打仙鳳。」《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就叫崔寧下手,不過兩個月,碾成了這個玉觀音。」
平 píng《國語辭典》
平 [ píng ]
形- 不高不低、不凸出的。如:「平地」、「平房」、「平沙」。唐·王维〈观猎〉诗:「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宋·陆游〈初发夷陵〉诗:「山平水远苍茫外,地辟天开指顾中。」
- 协调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五声和,八风平。」
- 均等的。如:「平均」、「平等」。
- 安宁的。如:「心平气和」、「风平浪静」。唐·王湾〈次北固山下〉诗:「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没有战争的。如:「和平」、「太平」。唐·韩愈〈争臣论〉:「闵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乂。」
- 寻常的。如:「平日」、「平时」、「平常」。
- 不分胜负的。如:「平手」。
- 缺少变化的。如:「声音低平」。
- 公正的、无偏倚的。如:「平分」、「平反」。
- 不高不低的。如:「平推」、「平铲」。
- 使安定、征服。如:「平乱」、「跨海平魔」。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 媾和、和好。《左传·桓公八年》:「秋,随及楚平,楚子将不许。」
- 压抑。如:「怨气难平」。
- 犁平、辗平、推平。如:「去将地平一平。」
- 平上去入四声之一。参见「平声 」条。
- 大陆地区北平市的简称。如:「王兄今日赴平公干。」
- 姓。如汉代有平当。
平 [ pián ]
动- 辨别。参见「平章百姓 」条。
芳草 fāng cǎo
(1).香草。 汉 班固 《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 蜀 。”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词:“花榭香红烟景迷,满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沈鲸 《双珠记·家门始终》:“万古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
(2).比喻忠贞或贤德之人。《楚辞·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王逸 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顾。” 宋 刘攽 《泰州玩芳亭记》:“《楚辞》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自诗人比兴,皆以芳草嘉卉为君子美德。” ——《漢語大詞典》
(2).比喻忠贞或贤德之人。《楚辞·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王逸 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顾。” 宋 刘攽 《泰州玩芳亭记》:“《楚辞》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自诗人比兴,皆以芳草嘉卉为君子美德。” ——《漢語大詞典》
半面 bàn miàn
(1).《后汉书·应奉传》“ 奉 少聪明” 李贤 注引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 奉 年二十时,尝诣 彭城 相 袁贺 , 贺 时出行闭门,造车匠於内开扇出半面视 奉 , 奉 即委去。后数十年於路见车匠,识而呼之。”后因用以称瞥见一面。《北齐书·杨愔传》:“其聪记强识,半面不忘。” 唐 钱起 《赠李十六》诗:“半面喜投分,数年钦盛名。”
(2).脸面的一半或部分。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惊梦》:“停半晌、整花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西游补》第六回:“﹝ 行者 ﹞不住的掩泪,单单露出半面,望着 项羽 ,似怨似怒。”
(3).古代遮面之具。 清 高士奇 《天禄识馀·金罗半面》:“ 元仁宗 宴羣臣於 长春殿 ,供事内臣进饌,有咳病,帝恶其不洁,命为叠金罗半面围之,许露两眼,下垂至胸,自是进饌者以此为例。”
(4).半边,旁边。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六章:“半面又闪出一个戴大盖帽的, 胡 匪排长马上也立正了。”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六章:“那 胡 匪兵让他们站在半面,他往地上铺麦草。” ——《漢語大詞典》
(2).脸面的一半或部分。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惊梦》:“停半晌、整花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西游补》第六回:“﹝ 行者 ﹞不住的掩泪,单单露出半面,望着 项羽 ,似怨似怒。”
(3).古代遮面之具。 清 高士奇 《天禄识馀·金罗半面》:“ 元仁宗 宴羣臣於 长春殿 ,供事内臣进饌,有咳病,帝恶其不洁,命为叠金罗半面围之,许露两眼,下垂至胸,自是进饌者以此为例。”
(4).半边,旁边。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六章:“半面又闪出一个戴大盖帽的, 胡 匪排长马上也立正了。”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六章:“那 胡 匪兵让他们站在半面,他往地上铺麦草。” ——《漢語大詞典》
恼 ( 惱 ) nǎo
恼 [ nǎo ]
- 发怒,怨恨:~恨。~火。
- 烦闷,苦闷:烦~。苦~。懊~。~丧(sàng )。
红妆(紅粧)hóng zhuāng
亦作“ 红粧 ”。
(1).指女子的盛妆。因妇女妆饰多用红色,故称。古乐府《木兰诗》:“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唐 元稹 《瘴塞》诗:“瘴塞 巴山 哭鸟悲,红粧少妇歛啼眉。”《花月痕》第五二回:“这好似醉朱颜,羞晕生;这好似褪红妆,残梦醒。”
(2).指美女。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尹惟晓词》:“苹末转清商,溪声供夕凉,缓传杯催唤红妆。” 元 郑廷玉 《忍字记》第三折:“你送了我这一场,休了俺那红粧,弃了俺那儿郎。” 清 洪升 《长生殿·传概》:“ 马嵬驛 ,六军不发,断送红妆。” 冰心 《寄小读者》十六:“路上行人,隔窗可望见翠袖红妆,可听见琴声笑语。”
(3).比喻艳丽的花卉等。 唐 孙逖 《和常州崔使君〈咏后庭梅〉》之一:“弱干红妆倚,繁香翠羽寻。” 宋 苏轼 《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粧。”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伯喈弹琴诉怨》:“向晚来雨过南轩,见池面红妆零乱……只见荷香十里,新月一鉤,此景佳无限。” 曹靖华 《飞花集·艳艳红豆寄相思》:“红妆满树,四季娇艳。” ——《漢語大詞典》
(1).指女子的盛妆。因妇女妆饰多用红色,故称。古乐府《木兰诗》:“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唐 元稹 《瘴塞》诗:“瘴塞 巴山 哭鸟悲,红粧少妇歛啼眉。”《花月痕》第五二回:“这好似醉朱颜,羞晕生;这好似褪红妆,残梦醒。”
(2).指美女。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尹惟晓词》:“苹末转清商,溪声供夕凉,缓传杯催唤红妆。” 元 郑廷玉 《忍字记》第三折:“你送了我这一场,休了俺那红粧,弃了俺那儿郎。” 清 洪升 《长生殿·传概》:“ 马嵬驛 ,六军不发,断送红妆。” 冰心 《寄小读者》十六:“路上行人,隔窗可望见翠袖红妆,可听见琴声笑语。”
(3).比喻艳丽的花卉等。 唐 孙逖 《和常州崔使君〈咏后庭梅〉》之一:“弱干红妆倚,繁香翠羽寻。” 宋 苏轼 《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粧。”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伯喈弹琴诉怨》:“向晚来雨过南轩,见池面红妆零乱……只见荷香十里,新月一鉤,此景佳无限。” 曹靖华 《飞花集·艳艳红豆寄相思》:“红妆满树,四季娇艳。”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