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刈膻腥,尸骸积如麻。
负罪臣宗元言:臣幸以罪居永州,受食府廪,窃活性命,得视息,无治事,时恐惧;小闲,又盗取古书文句,聊以自娱。
伏惟汉、魏以来,代有铙歌鼓吹词,唯唐独无有。臣为郎时,以太常联礼部,尝闻鼓吹署有戎乐,词独不列。今又考汉曲十二篇,魏曲十四篇,晋曲十六篇,汉歌词不明纪功德,魏晋歌功德具。今臣窃取魏晋义,用汉篇数,为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纪高祖、太宗功能之神奇,因以知取天下之勤劳,命将用师之艰难。每有戎事,治兵振旅,幸歌臣词以为容。且得大戒,宜敬而不害。臣沦弃即死,言与不言,其罪等耳。犹冀能言,有益国事,不敢效怨怼默已,谨冒死上。
晋阳武
晋阳武,夺义威。
炀之渝,德焉归?
氓毕屠,绥者谁?
皇烈烈,专天机。
号以仁,扬其旗。
日之升,九土晞。
斥田圻,流洪辉。
有其二,翼余隋。
斮枭鷔,连熊螭。
枯以肉,勍者羸。
后土荡,玄穹弥。
合之育,莽然施。
惟德辅,庆无期。
兽之穷
兽之穷,奔大麓。
天厚黄德,狙犷服。
甲之櫜弓,弭矢箙。
皇旅靖,敌逾蹙。
自亡其徒,匪予戮。
屈赟猛,虔栗栗。
縻以尺组,啖以秩。
黎之阳,土茫茫。
富兵戎,盈仓箱。
乏者德,莫能享。
驱豺兕,授我疆。
战武牢
战武牢,动河朔。
逆之助,图掎角。
怒鷇麛,抗乔岳。
翘萌牙,傲霜雹。
王谋内定,申掌握。
铺施芟夷,二主缚。
惮华戎,廓封略。
命之瞢,卑以斫。
归有德,唯先觉。
泾水黄
泾水黄,陇野茫。
负太白,腾天狼。
有鸟鸷立,羽翼张。
钩喙决前,钜趯傍;
怒飞饥啸,翾不可当。
老雄死,子复良。
巢岐饮渭,肆翱翔。
顿地纮,提天纲。
列缺掉帜,招摇耀铓。
鬼神来助,梦嘉祥。
脑涂原野,魂飞扬。
星辰复,恢一方。
奔鲸沛
奔鲸沛,荡海垠。
吐霓翳日,腥浮云。
帝怒下顾,哀垫昏。
授以神柄,推元臣。
手援天矛,截修鳞。
披攘蒙霿,开海门。
地平水静,浮天垠。
羲和显耀,乘清氛。
赫炎溥畅,融大钧。
苞枿
苞枿薱矣,惟根之蟠。
弥巴蔽荆,负南极以安。
曰我旧梁氏,辑绥艰难。
江汉之阻,都邑固以完。
圣人作,神武用,
有臣勇智,奋不以众。
投迹死地,谋猷纵。
化敌为家,虑则中。
浩浩海裔,不威而同。
系缧降王,定厥功。
澶漫万里,宣唐风。
蛮夷九译,咸来从。
凯旋金奏,象形容。
震赫万国,罔不龚。
河右平
河右澶漫,顽为之魁。
王师如雷震,昆仑以颓。
上聋下聪,骜不可回。
助仇抗有德,惟人之灾。
乃溃乃奋,执缚归厥命。
万室蒙其仁,一夫则病。
濡以鸿泽,皇之圣。
威畏德怀,功以定。
顺之于理,物咸遂厥性。
铁山碎
铁山碎,大漠舒。
二虏劲,连穹庐。
背北海,专坤隅。
岁来侵边,或傅于都。
天子命元帅,奋其雄图。
破定襄,降魁渠。
穷竟窟宅,斥余吾。
百蛮破胆,边氓苏。
威武燀耀,明鬼区。
利泽弥万祀,功不可逾。
官臣拜手,惟帝之谟。
靖本邦
本邦伊晋,惟时不靖。
根柢之摇,枯叶攸病。
守臣不任,勚于神圣。
惟钺之兴,翦焉则定。
洪惟我理,式和以敬。
群顽既夷,庶绩咸正。
皇谟载大,惟人之庆。
吐谷浑
吐谷浑盛强,背西海以夸。
岁侵扰我疆,退匿险且遐。
帝谓神武师,往征靖皇家。
烈烈旆其旗,熊虎杂龙蛇。
王旅千万人,衔枚默无哗。
束刃逾山徼,张翼纵漠沙。
一举刈膻腥,尸骸积如麻。
除恶务本根,况敢遗萌芽。
洋洋西海水,威命穷天涯。
系虏来王都,犒乐穷休嘉。
登高望还师,竟野如春华。
行者靡不归,亲戚讙要遮。
凯旋献清庙,万国思无邪。
高昌
麹氏雄西北,别绝臣外区。
既恃远且险,纵傲不我虞。
烈烈王者师,熊螭以为徒。
龙旂翻海浪,馹骑驰坤隅。
贲育搏婴儿,一扫不复馀。
平沙际天极,但见黄云驱。
臣靖执长缨,智勇伏囚拘。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
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俱。
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兵戎不交害,各保性与躯。
东蛮
东蛮有谢氏,冠带理海中。
已言我异世,虽圣莫能通。
王卒如飞翰,鹏鶱骇群龙。
轰然自天坠,乃信神武功。
系虏君臣人,累累来自东。
无思不服从,唐业如山崇。
百辟拜稽首,咸愿图形容。
如周王会书,永永传无穷。
睢盱万状乖,咿嗢九译重。
广轮抚四海,浩浩知皇风。
歌诗铙鼓间,以壮我元戎。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2).谓鸟类一飞。 汉 贾谊 《惜誓》:“黄鵠之一举兮,知山川之紆曲,再举兮,睹天地之圜方。” 宋 苏轼 《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诗:“弋人悵何慕,一举渺江海。”参见“ 一举千里 ”。
(3).古代称一次杀牲陈设盛馔为“一举”。《周礼·天官·膳夫》:“王日一举,鼎十有二,物皆有俎,以乐侑食。” 郑玄 注:“杀牲盛饌曰举。王日一举以朝食也。”
(4).谓举起一次。《北齐书·和士开传》:“ 士开 有难色。是人云:‘此物甚易与,王不须疑惑,请为王先尝之。’一举便尽。”《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公子端起盅子来,虚举了一举,就放下了。”
(5).一次应试。 唐 韩愈 《赠张童子序》:“ 张童子 生九年,自州县达礼部,一举而进立于二百之列。” 唐 钱起 《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诗:“几年深道要,一举过贤关。”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王维》:“ 维 遂作解头而一举登第矣。”参见“ 一举成名 ”。 ——《漢語大詞典》
刈 [ yì ]
動- 割取。如:「刈草」、「刈麥」。《楚辭·屈原·離騷》:「冀枝葉之峻茂兮,願俟時乎吾將刈。」
- 砍殺。《呂氏春秋·慎大覽·順說》:「刈人之頸,刳人之腹。」《新唐書·卷八五·竇建德傳》:「我無罪,王何信讒,自刈左右手乎?」
- 消滅。《國語·吳語》:「今天王既封植越國,以明聞於天下,而又刈亡之,是天王之無成勞也。」
- 割草的農具。即鎌刀。《國語·齊語》:「時雨既至,挾其槍、刈、耨、鎛,以旦暮從事於田野。」三國吳·韋昭·注:「刈,鎌也。」
- 姓。如五代時宋有刈懷。
(2).泛指鱼肉类食物。《汉武帝内传》:“勤斋戒,节饮食,絶五穀,去羶腥。” 唐 杜甫 《赠李白》诗:“野人对羶腥,蔬食常不饱。”
(3).比喻利禄或市俗的生活。 唐 陆希声 《山居即事》诗:“不是幽栖矫性灵,从来无意在羶腥。” 宋 苏辙 《和王适寒夜读书》:“一从慕羶腥,中弃如弊屣。”
(4).旧时用以比喻其他民族对 汉 族的入侵或统治所造成的影响。 唐 杜甫 《秦州见敕目薛三璩授司议郎凡三十韵》:“华夷相混合,宇宙一羶腥。” 宋 张孝祥 《六州歌头》词:“ 洙 泗 上,絃歌地,亦羶腥。” ——《漢語大詞典》
(2).指形状、样子。含贬意。
犹尸体。《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其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三》:“民歌曰:‘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餔,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 萧三 《放下锄头,拿起刀枪》诗:“掩埋了尸骸呀,硬着心肠!放下锄头呀,拿起刀枪!” ——《漢語大詞典》
- 聚集:~少成多。处心~虑。~储。~愤。~郁。~怨。~愿。~累(lěi )。~攒。
-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数。乘~。体~。容~。
- 中医指儿童消化不良的病:这孩子有~。捏~。
(2).形容密集、多。 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牀头屋漏无乾处,雨脚如麻未断絶。” 元 陈樵 《山水》诗:“青山如髻树如麻,茅屋青帘认酒家。”《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玉树歌残舞袖斜, 景阳宫 里事如麻。”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