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裨灶方激扬,孔子甘寂默。

范仲淹宋代〕《四民诗其一·士

前王诏多士,咸以德为先。
道從仁义广,名由忠孝全。
美禄报尔功,好爵縻尔贤。
黜陟金鉴下,昭昭媸与妍。
此道日以疏,善恶何茫然。
君子不斥怨,归诸命与天。
术者乘其隙,异端千万惑。
天道入指掌,神心出胸臆。
听幽不听明,言命不言德。
学者忽其本,仕者浮于职。
节义为空言,功名思苟得。
天下无所劝,赏罚几乎息。
阴阳有变化,其神固不测。
祸福有倚伏,循环亦无极。
前圣不敢言,小人尔能臆。
裨灶方激扬,孔子甘寂默。
六经无光辉,反如日月蚀。
大道岂复兴,此弊何时抑。
末路竞驰骋,浇风扬羽翼。
昔多松柏心,今皆桃李色。
愿言造物者,回此天地力。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激扬孔子寂默

裨 bì/pí《國語辭典》

裨 [ bì ]

  1. 增加、幫助。如:「裨益」、「無裨於事」。《國語·晉語八》:「子若能以忠信贊君,而裨諸侯之闕。」
  2. 修補。南朝梁·王琰《冥祥記·趙泰》:「乃遣泰為水官監作吏,將二千餘人,運沙裨岸。」

裨 [ pí ]

  1. 小的。《文選·張衡·西京賦》:「爾乃商賈百族,裨販夫婦。」
  2. 副的、偏的。《三國志·卷五六·吳書·呂範傳》:「曹公至赤壁,(呂範)​與周瑜等俱拒破之,拜裨將軍,領彭澤太守。」《晉書·卷五九·東海王越傳》:「自頃胡寇內逼,偏裨失利。」
  1. 姓。如春秋時鄭國有裨諶。
灶 ( 竈 ) zào《國語辭典》

灶 [ zào ]

  1. 以磚土或石塊砌成,用來生火烹飪的設備。如:「土灶」、「爐灶」、「石灶」。
方 fāng《國語辭典》

方 [ fāng ]

  1. 四个角都是九十度的四边形。如:「正方形」、「长方形」。
  2. 区域。如:「地方」、「远方」。
  3. 古代称地为「方」。《淮南子·本经》:「戴圆履方,抱表怀绳。」汉·高诱·注:「圆,天也;方,地也。」
  4. 位置、地位的一边或一面。如:「东方」、「四面八方」、「对方」、「我方」、「双方」。
  5. 法子、办法。如:「方法」、「千方百计」、「教导有方」。
  6. 治病的药单、配药的单子。如:「药方」、「偏方」、「秘方」、「处方」。《镜花缘·第二九回》:「此跌打损伤第一奇方。」
  7. 数学上的乘方。如:「平方」、「立方」。
  8. 量词。计算方形物品的单位。相当于「块」、「个」。如:「匾额一方」、「一方手帕」、「三方图章」。
  9. 姓。如明代有方孝孺。
  10.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方形的。如 :「方桌」、「方阵」。
  2. 某一地的。如:「方音」、「方言」、「方志」。
  3. 正直。如:「品行方正」。《老子·第五八章》:「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悼王道之不昭,故举贤良方正之士。」
  1. 才、始。如:「书到用时方恨少」、「如梦方醒」。《红楼梦·第四回》:「今年方四十上下,只有薛蟠一子。」
  2. 正、适。如:「来日方长」、「方兴未艾」。《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3. 将。《后汉书·卷一七·冯异传》:「玺书劳异曰:『方论功赏,以答大勋。』」《资治通鉴·卷六五·汉纪五十七·献帝建安十三年》:「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1. 当、在。《庄子·人间世》:「方今之时,仅免刑焉。」《汉书·卷六六·杨敞传》:「恽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
激扬(激揚)jī yáng
(1).激荡冲溅。《淮南子·墬形训》:“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涑水》:“ 涑水 自城西注,水流急濬,轻津无缓,故诗人以为激扬之水,言不能流移束薪耳。” 唐 高适 《单父逢邓司仓覆仓库因而有赠》诗:“匹马度 睢水 ,清风何激扬。” 杨朔 《雪浪花》:“我觉得, 老泰山 恰似一朵浪花,跟无数浪花集到一起,形成这个时代的大浪潮,激扬飞溅,早已把旧日的江山变了个样儿,正在勤勤恳恳塑造着人民的江山。”
(2).激动振奋。《汉书·儒林传·张山拊》:“近事,大司空 朱邑 ,右扶风 翁归 德茂夭年, 孝宣皇帝 愍册厚赐,赞命之臣靡不激扬。” 唐 杜甫 《沉东美除膳部员外郎》诗:“未暇申安慰,含情空激扬。” 冰心 《往事》二:“我的心魂由激扬而宁静,由快乐而感到庄严。”
(3).激励宣扬。《后汉书·党锢传序》:“故匹夫抗愤,处士横议,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声韵》:“以古之为诗,取其宣道情致,激扬政化。” 康有为 《公民自治篇》:“加以报舘之终日激扬,大众之互相鼓励,日进而愈上。”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三节:“他们中的有些人颇注意修饰自己的品行,激扬声名,甚至做出许多矫情的事情,以博取察举、征辟。”
(4).激越昂扬。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五:“无有埋之者,忽然大叫,言:‘人缚军师!人缚军师!’声甚激扬。” 元 刘壎 《隐居通议·古赋一》:“葢其所习以 山谷 为宗,故不惟音节激扬,而风骨义味,足追古作。” 金一 《文学上的美术观》:“翳彼乐府,风诗之遗,军歌激扬,庙乐典重。” 丁玲 《阿毛姑娘》:“ 阿毛 觉得那歌声非常单调,又不激扬,只是苦于不能说清那自己从歌声中得到的反感,于是就把脚步放慢了。”
(5).见“ 激浊扬清 ”。  ——《漢語大詞典》
孔子 kǒng zǐ
春秋 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名 丘 ,字 仲尼 。 鲁国 人。《论语》一书,记有他的谈话及与门人的问答。  ——《漢語大詞典》
甘 gān《國語辭典》

甘 [ gān ]

  1. 甜美的。如:「味香甘甜」。《庄子·山木》:「直木先伐,甘井先竭。」清·洪升《长生殿·第一五出》:「海南荔子味尤甘,杨娘娘偏喜啖。」
  2. 美好。《诗经·小雅·甫田》:「以祁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左传·昭公十一年》:「币重而言甘,诱我也。」
  1. 美味的食物。《孟子·梁惠王上》:「为肥甘不足于口与?」晋·陶渊明〈有会而作诗〉:「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
  2. 姓。如秦代有甘茂。
  3.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顺遂。《左传·庄公九年》:「管召雠也,请受而甘心焉。」
  1. 乐意、情愿、自愿。如:「甘愿」、「甘拜下风」、「自甘堕落」。《诗经·齐风·鸡鸣》:「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
寂默 jì mò
(1).静默不语;不出声音。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恣语乐以终日,等寂默於不言。” 唐 韩愈 《遣兴联句》:“独居久寂默,相顾聊慨慷。” 宋 叶适 《赵孺人墓铭》:“是年八九月,﹝ 赵孺人 ﹞有上气疾,医每煑药,輒静定寂默,药不果进。”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守陴静坐, 徐城 莫测;鷄犬无声, 顺昌 逐北。巷断夜行,刁斗寂默。譁则易惊,静无不克。”
(2).安静,清静。 唐 元稹 《解秋》诗之五:“夜闲心寂默,涧庭无垢氛。”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