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天子万事足,唯惜当时光景促。
开元天子万事足,唯惜当时光景促。三乡陌上望仙山,
归作霓裳羽衣曲。仙心从此在瑶池,三清八景相追随。
天上忽乘白云去,世间空有秋风词。
归作霓裳羽衣曲。仙心从此在瑶池,三清八景相追随。
天上忽乘白云去,世间空有秋风词。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开元(開元)kāi yuán
(1).开始新的纪元。《汉书·李寻传》:“ 汉 兴至今二百载,历纪开元,皇天降非材之右, 汉 国再获受命之符。”
(2).泛指开端,开头。 汉 班固 《典引》:“厥有氏号,绍天阐绎,莫不开元於 太昊 皇初之首。” 南朝 宋 传亮 《为宋公修楚元王墓教》:“追甄墟墓, 信陵 尚或不泯,况瓜瓞所兴,开元自本者乎?” 南朝 梁 沈约 《梁明堂登歌·歌青帝》:“帝居在震,龙德司春。开元布泽,含和尚仁。”
(3).指开国。 汉 班固 《东都赋》:“夫大 汉 之开元也,奋布衣以登皇位。” 南朝 齐 萧道成 《即位告天文》:“阐极则天,开元创物。”
(4).指 开元寺 。 宋 苏轼 《凤翔八观·王维吴道子画》诗:“何处访 吴 书, 普门 与 开元 。 开元 有东塔, 摩詰 留手痕。”参见“ 开元寺 ”。 ——《漢語大詞典》
(2).泛指开端,开头。 汉 班固 《典引》:“厥有氏号,绍天阐绎,莫不开元於 太昊 皇初之首。” 南朝 宋 传亮 《为宋公修楚元王墓教》:“追甄墟墓, 信陵 尚或不泯,况瓜瓞所兴,开元自本者乎?” 南朝 梁 沈约 《梁明堂登歌·歌青帝》:“帝居在震,龙德司春。开元布泽,含和尚仁。”
(3).指开国。 汉 班固 《东都赋》:“夫大 汉 之开元也,奋布衣以登皇位。” 南朝 齐 萧道成 《即位告天文》:“阐极则天,开元创物。”
(4).指 开元寺 。 宋 苏轼 《凤翔八观·王维吴道子画》诗:“何处访 吴 书, 普门 与 开元 。 开元 有东塔, 摩詰 留手痕。”参见“ 开元寺 ”。 ——《漢語大詞典》
天子 tiān zǐ
古以君权为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诗·大雅·江汉》:“明明天子,令闻不已。”《史记·五帝本纪》:“於是 帝尧 老,命 舜 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 唐 高适 《燕歌行》:“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儒林外史》第三五回:“ 庄徵君 戴了朝巾,穿了公服,跟在班末,嵩呼舞蹈,朝拜了天子。” ——《漢語大詞典》
万事(萬事)wàn shì
一切事。《墨子·贵义》:“ 子墨子 曰:‘万事莫贵於义。’” 唐 李白 《古风》之五九:“万事固如此,人生无定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以是例之,万事万物之理,莫不皆然。” 茅盾 《子夜》十八:“ 李教授 万事认真,而且万事预先准备。” ——《漢語大詞典》
足 zú《國語辭典》
足 [ zú ]
名- 人体下肢的总称。亦专指踝骨以下的部分,今称为「脚」。如:「举足」、「失足跌跤」。《说文解字·足部》:「足,人之足也,在下。」唐·韩愈〈山石〉诗:「当流赤足蹋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 动物的下肢,用来奔走或爬行。如:「节足动物」、「百足之虫」。南朝梁·无名氏〈木兰诗〉二首之一:「愿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 器物下面支撑的部分。《易经·鼎卦·九四》:「鼎折足。」唐·刘禹锡〈蜀先主庙〉诗:「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 姓。如战国时韩国有足强。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踏。《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手熊罴,足野羊。」
- 满足、使满足。《汉书·卷五·景帝纪》:「其唯廉士,寡欲易足。」《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来奔。」
- 停止、止息。《老子·第二八章》:「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史记·卷一○二·张释之传》:「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
- 够量的、不缺乏的。如:「充足」、「心满意足」、「丰衣足食」。
- 富裕。如:「富足」。
- 整整的、完全的。如:「足足玩了一星期」、「足足乐了一天」、「在水中闷了足足有二分钟的气。」
- 堪、可以。如:「足供参考」、「足慰吾怀」、「足以自豪」。
- 值得。如:「何足挂齿」、「微不足道」。
足 [ jù ]
副- 过分。参见「足恭 」条。
唯 wéi《國語辭典》
唯 [ wéi ]
副- 独、只有。《易经·同人卦·彖曰》:「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楚辞·屈原·离骚》:「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通「惟」。
- 以、因为。《左传·僖公二年》:「冀之既病,则亦唯君故。」《礼记·檀弓下》:「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 希望、祈使。《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传》:「陛下未有继嗣,子无贵贱,唯留意!」
- 听任、听随。《左传·僖公十五年》:「唯所纳之,无不如志。」《庄子·说剑》:「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
- 虽。《荀子·性恶》:「今以仁义法正为固无可知可能之理邪?然则唯禹不知仁义法正,不能仁义法正也。」《史记·卷一二○·汲黯传》:「弘、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通「惟」。
- 发语词,无义。《论语·述而》:「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汉书·卷四○·张良传》:「今乃立六国后,唯无复立者。」通「惟」、「维」。
唯 [ wěi ]
名- 对于尊长的应答之词,表示恭敬的意思。《礼记·曲礼上》:「父召无诺,先生召无诺,唯而起。」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意者寡人殆不明乎,非有先生伏而唯唯。」
惜 xī《國語辭典》
惜 [ xí ]
动- 爱怜、珍视、舍不得。如:「惜福」、「吝惜」、「爱惜」、「死不足惜」、「怜香惜玉」。唐·白居易〈日长〉诗:「爱水多櫂舟,惜花不扫地。」
- 悲痛、哀伤。如:「痛惜」。《文选·陆机·叹逝赋》:「望汤谷以企予,惜此景之屡戢。」《聊斋志异·卷八·张贡士》:「犹述其曲文,惜不能全忆。」
当时(當時)dāng shí
(1).指过去发生某件事情的时候;昔时。《韩诗外传》卷一:“臣先殿上絶缨者也。当时宜以肝胆涂地。负日久矣,未有所致。今幸得用於臣之义,尚可为王破 吴 而强 楚 。” 唐 曹唐 《刘阮再到天台不复见仙子》诗:“桃花流水依然在,不见当时劝酒人。” 清 纳兰性德 《采桑子》词:“近来怕説当时事,结徧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田汉 《江西杂咏·初访井冈山之四》:“龙潭日夜奔飞瀑,犹作当时怒吼声。”
(2).指当时的人们。《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公秉理照物,动必研几,当时嗟服,若有神道。” 李周翰 注:“言既研几而为断决,则当时之人嗟叹而服之,若有神明之道也。”《新唐书·苏晋传》:“ 晋 与 齐澣 更典二都选,既糊名校判,而 晋 独事赏拔,当时誉之。” 宋 王谠 《唐语林·德行》:“﹝ 沈传师 ﹞亦为史官,及出领 湖南 、 江西 ,奉詔在镇修《宪宗实録》,当时荣之。”
(3).指在位的皇帝。《后汉书·邓彪传》:“ 永元 初, 竇氏 专权骄纵,朝廷多有諫争,而 彪 在位修身而已,不能有所匡正……故颇以此致讥,然当时宗其礼让。” 明 李贽 《书苏文忠公外纪后》:“ 苏长公 以文字故获罪当时,亦以文字故取信於朋友,流声於后世。”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廷谳》:“试读檜枝词,掉舌刺当时。这根株深泉无曲处,分明是妬杀九重飞。”
(4).正当青春之时。 唐 长孙佐辅 《对镜吟》:“粧成持照尚当时,只畏愁多遽变衰。”《二刻拍案惊奇》卷三:“ 徐 氏 丹桂 ,年正当时,误了佳期,心中常怀不足。”《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看这姑娘年纪已在当时,情竇料也开了。”
(5).官名。《管子·五行》:“ 黄帝 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 蚩尤 明乎天道,故使为当时。”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冢田虎 曰:“当时,官名。”
(1).适时。《荀子·解蔽》:“当时则动,物至而应,事起而辨,治乱可否,昭然明矣。”《汉书·严安传》:“政教文质者,所以云救也,当时则用,过则舍之,有易则易之。” 欧阳山 《苦斗》六一:“如今 何 家又是官,又是富,正是当时得令,势大财雄。”
(2).就在那个时刻;即时。《海内十洲记·祖洲》:“上有不死之草,草形如菰苗,长三四尺,人已死三日者,以草覆之,皆当时活也。” 元 高文秀 《遇上皇》第一折:“天有不测风雨,人有当时祸福。” ——《漢語大詞典》
(2).指当时的人们。《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公秉理照物,动必研几,当时嗟服,若有神道。” 李周翰 注:“言既研几而为断决,则当时之人嗟叹而服之,若有神明之道也。”《新唐书·苏晋传》:“ 晋 与 齐澣 更典二都选,既糊名校判,而 晋 独事赏拔,当时誉之。” 宋 王谠 《唐语林·德行》:“﹝ 沈传师 ﹞亦为史官,及出领 湖南 、 江西 ,奉詔在镇修《宪宗实録》,当时荣之。”
(3).指在位的皇帝。《后汉书·邓彪传》:“ 永元 初, 竇氏 专权骄纵,朝廷多有諫争,而 彪 在位修身而已,不能有所匡正……故颇以此致讥,然当时宗其礼让。” 明 李贽 《书苏文忠公外纪后》:“ 苏长公 以文字故获罪当时,亦以文字故取信於朋友,流声於后世。”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廷谳》:“试读檜枝词,掉舌刺当时。这根株深泉无曲处,分明是妬杀九重飞。”
(4).正当青春之时。 唐 长孙佐辅 《对镜吟》:“粧成持照尚当时,只畏愁多遽变衰。”《二刻拍案惊奇》卷三:“ 徐 氏 丹桂 ,年正当时,误了佳期,心中常怀不足。”《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看这姑娘年纪已在当时,情竇料也开了。”
(5).官名。《管子·五行》:“ 黄帝 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 蚩尤 明乎天道,故使为当时。”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冢田虎 曰:“当时,官名。”
(1).适时。《荀子·解蔽》:“当时则动,物至而应,事起而辨,治乱可否,昭然明矣。”《汉书·严安传》:“政教文质者,所以云救也,当时则用,过则舍之,有易则易之。” 欧阳山 《苦斗》六一:“如今 何 家又是官,又是富,正是当时得令,势大财雄。”
(2).就在那个时刻;即时。《海内十洲记·祖洲》:“上有不死之草,草形如菰苗,长三四尺,人已死三日者,以草覆之,皆当时活也。” 元 高文秀 《遇上皇》第一折:“天有不测风雨,人有当时祸福。” ——《漢語大詞典》
光景 guāng jǐng
(1).阳光。《楚辞·九章·惜往日》:“惭光景之诚信兮,身幽隐而备之。” 洪兴祖 补注:“《説文》云:景,光也。” 南朝 梁 萧子范 《春望古意》诗:“光景斜 汉 宫,横桥照彩虹。” 宋 王安石 《白云》诗:“愿回 羲和 借光景,常使秀色留檐边。”
(2).喻恩泽。《韩诗外传》卷三:“ 孔子 贤乎英杰而圣德备,弟子被光景而德彰。”
(3).光辉;光亮。《西京杂记》卷一:“剑在室中,光景犹照於外。”《晋书·刘元海载记》:“其夜梦旦所见鱼变为人,左手把一物,大如半鷄子,光景非常。” 宋 王安石 《四皓》诗:“灵珠在泥沙,光景不可昏。”
(4).光阴;时光。 南朝 梁 沈约 《休沐寄怀》诗:“来往既云勌,光景为谁留。” 唐 李白 《相逢行》:“光景不待人,须臾成髮丝。” 宋 无名氏 《九张机》词之一:“一张机,织梭光景去如飞。” 明 邵圭洁 《谒金门》词:“酌酒赋诗俱未得,浪将光景掷。” 茅盾 《子夜》七:“在愉快的应酬谈笑中,他这顿午饭,照例要化去一小时光景。”
(5).犹言日子,指生命或生活。 唐 冯贽 《云仙杂记·扫露明轩》:“ 王施 避 巢 寇,入 天台山 ,主人 贺理 ,给以牛粥。 施 谢曰:‘公乃命司,延我光景,当为扫露明轩,永为下吏。’”《二刻拍案惊奇》卷十:“我年已衰迈,岂还有取乐好色之意?但老而无子,后边光景难堪。”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三章:“严肃,对过光景来说,是很好的品质。”
(6).风光;景象。 南朝 梁 萧纲 《艳歌篇十八韵》:“凌晨光景丽,倡女凤楼中。” 唐 韩愈 《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途中见寄》诗:“是时山水秋,光景何鲜新。” 明 宋濂 《赠朱启文还乡省亲序》:“自 唐 季以来,海田屡化,独繁华之如故,庆光景之常新。”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只有如此, 匈奴 与汉人才能享受到‘边城晏闭,牛羊遍野’的太平光景。”
(7).情况;景况。《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女子心下着忙,叫老妈打听家里母亲光景。”《儒林外史》第三二回:“我从前挨着,只望病好,而今看这光景,病是不得好了。” 朱自清 《背影》:“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澹,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8).敬称。犹光仪。 南朝 宋 鲍照 《送从弟道秀别》诗:“悲思恋光景,密念盈岁时。”《宋书·符瑞志上》:“ 吕尚 钓於涯,王下趋拜曰:‘望公七年,乃今见光景於斯。’”
(9).希望;苗头。《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 大卿 见説请到里面吃茶,料有几分光景,好不欢喜。”《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素梅 道:‘如此甚好,但愿得就是他,这场喜比天还大。’ 龙香 道:‘我也巴不得如此,看来像是有些光景的。’”
(10).犹言模样。《二刻拍案惊奇》卷十:“ 莫妈 也见 双荷 年长,光景妖嬈,也有些不要他在身边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回:“他在腰里掏出两个京钱来,买了一个烧饼,在那里撕着吃,细细咀嚼,象很有味的光景。” 魏金枝 《任樟元和三个地主》:“他又是个有钱的光景,对穷人板脸孔,是常事,笑眯眯,就有些蹊跷。”
(11).上下,左右。《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人姓 华 名 忠 ,年纪五十岁光景。” 罗洪 《践踏的喜悦》:“把房门开到半尺光景,伸长脖子,细细谛听着。”
(12).大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他光景知道我同藩臺还説得话来,所以特地来拜会我,无非是要求我对藩臺去代他求情。” 茅盾 《林家铺子》二:“看她那股扭起了一对瘪嘴唇的劲儿,光景是钱不到手就一定不肯走。”
(1).光影。景,同“ 影 ”。 宋 储泳 《祛疑说·鬼神之理》:“或见光景,或闻音声,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者,气或而有也。”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俞园假山》:“夜月下照,光景零乱。”
(2).喻虚幻不实之物。 清 黄宗羲 《论不宜立理学传书》:“ 孟子 言良知, 文成 恐人将此知作光景玩弄,走入玄虚,故就上面点出一‘致’字,其意最为精密。” ——《漢語大詞典》
(2).喻恩泽。《韩诗外传》卷三:“ 孔子 贤乎英杰而圣德备,弟子被光景而德彰。”
(3).光辉;光亮。《西京杂记》卷一:“剑在室中,光景犹照於外。”《晋书·刘元海载记》:“其夜梦旦所见鱼变为人,左手把一物,大如半鷄子,光景非常。” 宋 王安石 《四皓》诗:“灵珠在泥沙,光景不可昏。”
(4).光阴;时光。 南朝 梁 沈约 《休沐寄怀》诗:“来往既云勌,光景为谁留。” 唐 李白 《相逢行》:“光景不待人,须臾成髮丝。” 宋 无名氏 《九张机》词之一:“一张机,织梭光景去如飞。” 明 邵圭洁 《谒金门》词:“酌酒赋诗俱未得,浪将光景掷。” 茅盾 《子夜》七:“在愉快的应酬谈笑中,他这顿午饭,照例要化去一小时光景。”
(5).犹言日子,指生命或生活。 唐 冯贽 《云仙杂记·扫露明轩》:“ 王施 避 巢 寇,入 天台山 ,主人 贺理 ,给以牛粥。 施 谢曰:‘公乃命司,延我光景,当为扫露明轩,永为下吏。’”《二刻拍案惊奇》卷十:“我年已衰迈,岂还有取乐好色之意?但老而无子,后边光景难堪。”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三章:“严肃,对过光景来说,是很好的品质。”
(6).风光;景象。 南朝 梁 萧纲 《艳歌篇十八韵》:“凌晨光景丽,倡女凤楼中。” 唐 韩愈 《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途中见寄》诗:“是时山水秋,光景何鲜新。” 明 宋濂 《赠朱启文还乡省亲序》:“自 唐 季以来,海田屡化,独繁华之如故,庆光景之常新。”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只有如此, 匈奴 与汉人才能享受到‘边城晏闭,牛羊遍野’的太平光景。”
(7).情况;景况。《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女子心下着忙,叫老妈打听家里母亲光景。”《儒林外史》第三二回:“我从前挨着,只望病好,而今看这光景,病是不得好了。” 朱自清 《背影》:“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澹,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8).敬称。犹光仪。 南朝 宋 鲍照 《送从弟道秀别》诗:“悲思恋光景,密念盈岁时。”《宋书·符瑞志上》:“ 吕尚 钓於涯,王下趋拜曰:‘望公七年,乃今见光景於斯。’”
(9).希望;苗头。《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 大卿 见説请到里面吃茶,料有几分光景,好不欢喜。”《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素梅 道:‘如此甚好,但愿得就是他,这场喜比天还大。’ 龙香 道:‘我也巴不得如此,看来像是有些光景的。’”
(10).犹言模样。《二刻拍案惊奇》卷十:“ 莫妈 也见 双荷 年长,光景妖嬈,也有些不要他在身边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回:“他在腰里掏出两个京钱来,买了一个烧饼,在那里撕着吃,细细咀嚼,象很有味的光景。” 魏金枝 《任樟元和三个地主》:“他又是个有钱的光景,对穷人板脸孔,是常事,笑眯眯,就有些蹊跷。”
(11).上下,左右。《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人姓 华 名 忠 ,年纪五十岁光景。” 罗洪 《践踏的喜悦》:“把房门开到半尺光景,伸长脖子,细细谛听着。”
(12).大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他光景知道我同藩臺还説得话来,所以特地来拜会我,无非是要求我对藩臺去代他求情。” 茅盾 《林家铺子》二:“看她那股扭起了一对瘪嘴唇的劲儿,光景是钱不到手就一定不肯走。”
(1).光影。景,同“ 影 ”。 宋 储泳 《祛疑说·鬼神之理》:“或见光景,或闻音声,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者,气或而有也。”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俞园假山》:“夜月下照,光景零乱。”
(2).喻虚幻不实之物。 清 黄宗羲 《论不宜立理学传书》:“ 孟子 言良知, 文成 恐人将此知作光景玩弄,走入玄虚,故就上面点出一‘致’字,其意最为精密。” ——《漢語大詞典》
促 cù《國語辭典》
促 [ cù ]
副- 急迫、紧迫。《新唐书·卷九七·魏征传》:「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聊斋志异·卷一○·素秋》:「骇异闻,素秋促入,惨然曰:『兄弟何以隔阂?』」
- 短。晋·无名氏〈同生曲〉二首之一:「人生不满百,常抱千岁忧。早知人命促,秉烛夜行游。」唐·柳宗元〈封建论〉:「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
- 靠近。如:「促膝长谈」。《文选·左思·蜀都赋》:「合樽促席,引满相罚。」
- 催迫。如:「督促」、「敦促」。唐·李白〈鲁郡尧祠送吴王之琅琊〉诗:「日色促归人,连歌倒芳樽。」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