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汝南晨鸡
即 汝南 鸡。《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一·鸡鸣歌》:“东方欲明星烂烂, 汝南 晨鷄登坛唤。”亦作“ 汝南晨鸡 ”。 唐 刘禹锡 《平蔡州》诗之二:“ 汝南 晨鸡喔喔鸣,城头鼓角音和平。”参见“ 汝南鸡 ”。 ——《漢語大詞典》
喔喔 wō wō
象声词。鸡鸣声。 唐 张籍 《羁旅行》:“晨鸡喔喔茅屋傍,行人起扫车上霜。”《剪灯新话·龙堂灵会录》:“但闻水村喔喔晨鸡鸣,山寺隆隆晓鐘击。”《老残游记》第十一回:“ 申子平 听得五体投地佩服。再要问时,听窗外晨鸡已经喔喔的啼了。” ——《漢語大詞典》
鸣 ( 鳴 ) míng
鸣 [ míng ]
- 鸟兽或昆虫叫:~啭。~唱。~叫。~禽。鸟~。
- 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响。~奏。孤掌难~。
- 声明,发表意见、情感:~谢。~冤。百家争~。
- 闻名,著称:“以文~江东”。
城头(城頭)chéng tóu
城墙上。 唐 王昌龄 《出塞》诗之二:“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乾。” 元 萨都剌 《高邮城晓望》诗:“城上高楼城下湖,城头画角晓呜呜。” 鲁迅 《无题》诗:“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漢語大詞典》
鼓角 gǔ jiǎo
(1).战鼓和号角,两种乐器。军队亦用以报时、警众或发出号令。《后汉书·公孙瓒传》:“ 袁氏 之攻,状若鬼神,梯衝舞吾楼上,鼓角鸣於地中,日穷月急,不遑啟处。”《宋书·张兴世传》:“﹝ 张仲子 ﹞尝谓 兴世 :‘我虽田舍老公,乐闻鼓角,可送一部,行田时吹之。’ 兴世 素恭谨畏法宪,譬之曰:‘此是天子鼓角,非田舍老公所吹。’” 唐 杜甫 《阁夜》诗:“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 星河影动摇。” 宋 苏轼 《和陶移居》之一:“歌呼杂閭巷,鼓角鸣枕席。”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被擒》:“听譙楼鼓角乱吹,望营门杀气迷离。” 清 李渔 《比目鱼·神护》:“本处的乡风,但是祭奠神灵,都吹这件乐器,叫做鼓角。”
(2).鼓角声。 前蜀 韦庄 《登汉高庙闲眺》诗:“参差郭外楼臺小,断续风中鼓角残。” 宋 梅尧臣 《送徐君章秘丞知梁山军》诗:“蛟龙惊鼓角,云雾裛衣裘。” 毛泽东 《西江月·井冈山》词:“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漢語大詞典》
(2).鼓角声。 前蜀 韦庄 《登汉高庙闲眺》诗:“参差郭外楼臺小,断续风中鼓角残。” 宋 梅尧臣 《送徐君章秘丞知梁山军》诗:“蛟龙惊鼓角,云雾裛衣裘。” 毛泽东 《西江月·井冈山》词:“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漢語大詞典》
音和 yīn hé
反切的一种。指反切上字与所切之字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切之字声调及韵母相同。也称“音和切”。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艺文二》:“所谓切韵者,上字为切,下字为韵。切须归本母,韵须归本等。切归本母,谓之音和,如‘德红’为‘东’之类。‘德’与‘东’同一母也。”《切韵指掌图·检例下》:“凡切字,以上者为切,下者为韵,取同音、同母、同韵、同等四者皆同,谓之音和。” ——《漢語大詞典》
平 píng《國語辭典》
平 [ píng ]
形- 不高不低、不凸出的。如:「平地」、「平房」、「平沙」。唐·王维〈观猎〉诗:「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宋·陆游〈初发夷陵〉诗:「山平水远苍茫外,地辟天开指顾中。」
- 协调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五声和,八风平。」
- 均等的。如:「平均」、「平等」。
- 安宁的。如:「心平气和」、「风平浪静」。唐·王湾〈次北固山下〉诗:「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没有战争的。如:「和平」、「太平」。唐·韩愈〈争臣论〉:「闵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乂。」
- 寻常的。如:「平日」、「平时」、「平常」。
- 不分胜负的。如:「平手」。
- 缺少变化的。如:「声音低平」。
- 公正的、无偏倚的。如:「平分」、「平反」。
- 不高不低的。如:「平推」、「平铲」。
- 使安定、征服。如:「平乱」、「跨海平魔」。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 媾和、和好。《左传·桓公八年》:「秋,随及楚平,楚子将不许。」
- 压抑。如:「怨气难平」。
- 犁平、辗平、推平。如:「去将地平一平。」
- 平上去入四声之一。参见「平声 」条。
- 大陆地区北平市的简称。如:「王兄今日赴平公干。」
- 姓。如汉代有平当。
平 [ pián ]
动- 辨别。参见「平章百姓 」条。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