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钟鼓喤喤,磬莞将将,降福穰穰。

佚名先秦〕《执竞

执竞武王,无竞维烈。不显成康,上帝是皇。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钟鼓喤喤,磬莞将将,降福穰穰。降福简简,威仪反反。既醉既饱,福禄来反。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钟鼓喤喤将将穰穰

钟鼓(鍾皷)zhōng gǔ
见“ 钟鼓 ”。  ——《漢語大詞典》
喤喤 huáng huáng
象声词。《诗·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牀,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 高亨 注:“喤喤,形容婴儿哭声洪亮。” 汉 张衡 《东京赋》:“万舞奕奕,钟鼓喤喤。” 鲁迅 《彷徨·肥皂》:“ 道统 的响亮的笑声突然发作了,震得人耳朵喤喤的叫。”  ——《漢語大詞典》
磬 qìng《國語辭典》

磬 [ qìng ]

  1. 乐器名:➊ ​古代用玉石或金属制成的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可悬挂在架上。数量不一,有单一的特磬,也有成组排列的编磬。➋ ​寺观礼佛时所敲的铜制乐器。中空,形状像钵。僧人敲击用以表示活动的开始或结束。
莞 guān/guǎn/wǎn《國語辭典》

莞 [ wǎn ]

  1. 参见「莞尔 」条。

莞 [ guān ]

  1. 植物名。莎草科莞属,多年生草本。生于池沼、泽畔。茎高约二公尺,下部有褐色的鳞状叶片。夏天开淡褐色小花。茎可用来编织器物。也称为「水葱」。
  2. 用莞织成的席子。《诗经·小雅·斯干》:「下莞上簟,乃安斯寝。」汉·郑玄·笺:「莞,小蒲之席也。」
  3. 姓。如三国时吴国有莞恭。

莞 [ guǎn ]

  1. 东莞:县名。位于大陆地区广东省广州市东南,东江下游。

莞 [ wān ]

  1. 同「豌 」。
将将(將將)qiāng qiāng
驾驭将帅。《史记·淮阴侯列传》:“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
(1).同“ 鏘鏘 ”。象声词。多状金玉之声。《诗·郑风·有女同车》:“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孔颖达 疏作“鏘鏘”《诗·小雅·鼓钟》:“鼓鐘将将, 淮水 汤汤。” 陈奂 传疏:“《説文》:‘鎗,鐘声也。’鐘声为鎗,重言曰鎗鎗。将将,古文假借。”
(2).集聚貌。《荀子·赋》:“道德纯备,谗口将将。” 王念孙 《读书杂志·荀子八》:“余谓将将,集聚之貌也。《周颂·执竞》篇‘磬筦将将’。 毛 传曰:‘将将,集也。’然则谗口将将,亦谓谗言之交集也。”
(3).高大整饬貌。《诗·大雅·緜》:“迺立应门,应门将将。” 毛 传:“将将,严正也。”《文选·枚乘〈七发〉》:“莘莘将将。” 李善 注:“将将,高貌。” 清 钱谦益 《湖广提刑许府君墓志铭》:“大冠将将,褒衣抑抑。”
(4).美盛貌。《诗·鲁颂·閟宫》:“牺尊将将,毛炰胾羹,籩豆大房。” 陈奂 传疏:“ 王肃 将将训美盛。”《管子·形势解》:“将将鸿鵠,貌之美者也。”  ——《漢語大詞典》
降 jiàng/xiáng《國語辭典》

降 [ jiàng ]

  1. 从上落下。如:「降雨」、「下降」、「迫降」、「喜从天降」。
  2. 尊贵人物莅临、光临。如:「降驾」、「光降」。《文选·潘岳·藉田赋》:「于是我皇乃降灵坛,抚御耦。」
  3. 赐予、给予。如:「降福」、「降罪」。《诗经·小雅·节南山》:「昊天不惠,降此大戾。」
  4. 压低、贬抑。如:「降级」、「降职」、「降低」、「降价」、「降格以求」。

降 [ xiáng ]

  1. 屈服、服从。如:「投降」、「宁死不降」。《春秋·庄公八年》:「夏,师及齐师围 郕,郕降于齐师。」
  2. 制服、驯服。如:「降龙伏虎」、「一物降一物」。唐·杜甫〈秦州杂诗〉二○首之三:「降虏兼千帐,居人有万家。」
福 fú《國語辭典》

福 [ fú ]

  1. 富贵寿考的统称。或泛称吉祥幸运的事。如:「享福」、「迎春纳福」、「造福人群」。《韩非子·解老》:「必成功则富与贵,全寿富贵之谓福。」
  2. 运气、机会。如:「口福」、「眼福」、「耳福」。
  3. 祭祀用的酒或肉。《国语·晋语二》:「骊姬受福,乃寘鸩于酒。」
  4. 姓。如唐代有福信。
  1. 神佑、佑助。《左传·庄公十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2. 古代妇女行礼时,将手放在腰部合拳敬拜称为「福」。《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婆子千恩万谢的福了一回,便道:『今日老身偶有杯水酒,将来与大娘消遣。』」
  1. 幸运的。如:「福星福将」。
穰穰 ráng ráng
丰熟貌。《诗·商颂·烈祖》:“自天降康,丰年穰穰。”《史记·滑稽列传》:“五穀蕃熟,穰穰满家。”
(1).众多。《诗·周颂·执竞》:“降福穰穰,降福简简。” 毛 传:“穰穰,众也。”一本作“禳禳”。 汉 扬雄 《甘泉赋》:“儐暗蔼兮降清坛,瑞穰穰兮委如山。” 唐 韩愈 《刘生诗》:“天星迴环数纔周,文学穰穰囷仓稠。” 王闿运 《〈湘潭县志〉序》:“银钞穰穰。”
(2).纷乱貌。穰,通“ 攘 ”。 唐 温庭筠 《寒食节日寄楚望》诗之二:“颸颸杨柳风,穰穰樱桃雨。” 宋 洪迈 《夷坚甲志·舒民杀四虎》:“行至 舒州 境,见村民穰穰,十百相聚,因弛担观之。其人曰:‘吾村有妇人为虎衔去。’” 元 刘伯亨 《朝元乐》套曲:“凉凄凄瀟瀟风雨催,冷阴阴穰穰芦花底。”
(3).形容词后缀。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不见时准备着千言万语,得相逢都变做短叹长吁。他急穰穰却纔来,我羞答答怎生覷。”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谈义》:“千载 荆 城,霎时间遍地蓬蒿,不争的把 昭王 杀了,笑 包胥 急穰穰 秦国 去号咷。”
(4).形容匆忙。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故穰穰而来,煢煢独往。”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