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弈:怪龙随羽翼,青节降云烟。
道流为柱史,教戒下真仙。 ——严维
共契中元会,初修内景篇。 ——鲍防
游方依地僻,卜室喜墙连。 ——谢良辅
宝笥开金箓,华池漱玉泉。 ——杜弈
怪龙随羽翼,青节降云烟。 ——李清
昔去遗丹灶,今来变海田。 ——刘蕃
养形奔二景,炼骨度千年。 ——谢良弼
骑竹投陂里,携壶挂牖边。 ——郑概
洞中尝入静,河上旧谈玄。 ——陈元初
伊洛笙歌远,蓬壶日月偏。 ——樊珣
青骡蓟训引,白犬伯阳牵。 ——丘丹
法受相君后,心存象帝先。 ——吕渭
道成能缩地,功满欲升天。 ——范淹
何意迷孤性,含情恋数贤。 ——吴筠
共契中元会,初修内景篇。 ——鲍防
游方依地僻,卜室喜墙连。 ——谢良辅
宝笥开金箓,华池漱玉泉。 ——杜弈
怪龙随羽翼,青节降云烟。 ——李清
昔去遗丹灶,今来变海田。 ——刘蕃
养形奔二景,炼骨度千年。 ——谢良弼
骑竹投陂里,携壶挂牖边。 ——郑概
洞中尝入静,河上旧谈玄。 ——陈元初
伊洛笙歌远,蓬壶日月偏。 ——樊珣
青骡蓟训引,白犬伯阳牵。 ——丘丹
法受相君后,心存象帝先。 ——吕渭
道成能缩地,功满欲升天。 ——范淹
何意迷孤性,含情恋数贤。 ——吴筠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杜 dù《國語辭典》
杜 [ dù ]
名- 植物名。松科冷杉属,常绿大乔木。侧枝轮生,表面著生显著之叶枕。树皮暗灰色。叶深绿,线形,互生,基部粗大,状如吸盘。种子有翅。木材质轻而软,可供用材及造纸原料。
- 姓。如唐代有杜甫、杜牧。
- 堵塞、阻绝。如:「杜塞」、「杜绝」。《战国策·秦策一》:「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史记·卷六八·商君传》:「公子虔杜门不出已八年矣,君又杀祝懽而黥公孙贾。」
- 排斥、拒绝。《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传》:「今赏加无劳,以携有德;杜黜忠功,以疑众望。」《南史·卷五·齐废帝郁林王本纪》:「依违杜谏,乃止。」
弈 yì《國語辭典》
弈 [ yì ]
名- 围棋。《说文解字·廾部》:「弈,围棋也。」《孟子·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 下棋。如:「对弈」。《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今𡩋子视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
怪 guài《國語辭典》
怪 [ guài ]
形- 奇异的。如:「怪模怪样」、「奇形怪状」。唐·贾岛〈暮过山村〉诗:「怪禽啼旷野 ,落日恐行人。」
- 奇异、不寻常的事物。《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 神话传说中的妖魔之类。如:「鬼怪」、「妖怪」。《文选·班彪·王命论》:「震电晦冥,有龙蛇之怪。」
- 姓。如黄帝时有怪义。
- 惊讶、疑忌。《墨子·贵义》:「子墨子南游使卫,关中载书甚多,弦唐子见而怪之。」《文选·东方朔·答客难》:「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者也,子又何怪之邪?」
- 责备、埋怨。如:「责怪」、「怪罪」。《荀子·正论》:「今世俗之为说者,不怪朱、象,而非尧、舜,岂不过甚矣哉?」《儒林外史·第三回》:「论这事,只该怪我们 金老爷。」
- 很、甚。如:「这娃儿怪讨人喜欢的!」《红楼梦·第四二回》:「众人爱你伶俐,今儿我也怪疼你的了。」
龙 ( 龍 ) lóng
龙 [ lóng ]
-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
-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
-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颜。~体。~袍。
- 姓。
随 ( 隨 ) suí
随 [ suí ]
- 跟着:~从。~员。~葬。~即(立刻)。~行(xíng )。~身。~喜。~波逐流。~行(hāng )就市。
- 顺从,任凭:~意。~口。~宜。~和。~俗。~笔。~遇而安。
- 顺便,就着:~带。~手关门。
- 像:他长得~他父亲。
- 姓。
羽翼 yǔ yì
(1).禽鸟的翼翅。《管子·霸形》:“寡人之有 仲父 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 汉 严忌 《哀时命》:“势不能凌波以径度兮,又无羽翼而高翔。” 宋 苏轼 《谢秋赋试官启》:“翻然如畀之羽翼,追逸翮以并游;沛然如假之舟航,临长川而获济。” 太平天囯 洪大全 《临江仙》词:“几时舒羽翼,万里取长风。”
(2).指飞翔。 唐 韦应物 《将往江淮寄李十九儋》诗:“如何不相见,羽翼有高卑。” 宋 王安石 《鸱》诗:“不知羽翼青冥上,腐鼠相随势亦高。”
(3).辅佐;维护。《吕氏春秋·举难》:“﹝ 魏文侯 ﹞以私胜公,衰国之政也。然而名号显荣者,三士羽翼之也。” 高诱 注:“羽翼,佐之。”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三:“是説也,羽翼吾道,其功岂浅浅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命诏旨书》:“又褒封 达 胞为 翼王 ,羽翼天朝。”
(4).指庇护。 郭沫若 《恢复·黑夜和我对话》:“罪恶,都是在你的羽翼之下长成;你的话十分靠不住呀,你要晓得!”
(5).指辅佐的人或力量。 汉 枚乘 《七发》:“独宜世之君子,博见强识,承间语事,变度易意,常无离侧,以为羽翼。”《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 植 既以才见异,而 丁仪 、 丁廙 、 杨脩 等为之羽翼。”《三国志·蜀志·姜维传》:“ 维 自以练西方风俗,兼负其才武,欲诱诸 羌 胡以为羽翼,谓自 陇 以西,可断而有也。” 唐 杜甫 《收京》诗之二:“羽翼怀 商 老,文思忆帝 尧 。”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木刻纪程〉小引》:“别的出版者,一方面还正在绍介 欧 美 的新作,一方面则在复印 中国 的古刻,这也都是 中国 的新木刻的羽翼。”
(6).党羽。《汉书·刘向传》:“夫乘权藉势之人,子弟鳞集於朝,羽翼阴附者众。”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八:“柔而易制者升为心腹,姦而可使者保为羽翼。” 清 李渔 《玉搔头·微行》:“只怕他羽翼众多,人心叵测。”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四八》:“现在一调查,则他所安排的羽翼,竟有七人之多。” ——《漢語大詞典》
(2).指飞翔。 唐 韦应物 《将往江淮寄李十九儋》诗:“如何不相见,羽翼有高卑。” 宋 王安石 《鸱》诗:“不知羽翼青冥上,腐鼠相随势亦高。”
(3).辅佐;维护。《吕氏春秋·举难》:“﹝ 魏文侯 ﹞以私胜公,衰国之政也。然而名号显荣者,三士羽翼之也。” 高诱 注:“羽翼,佐之。”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三:“是説也,羽翼吾道,其功岂浅浅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命诏旨书》:“又褒封 达 胞为 翼王 ,羽翼天朝。”
(4).指庇护。 郭沫若 《恢复·黑夜和我对话》:“罪恶,都是在你的羽翼之下长成;你的话十分靠不住呀,你要晓得!”
(5).指辅佐的人或力量。 汉 枚乘 《七发》:“独宜世之君子,博见强识,承间语事,变度易意,常无离侧,以为羽翼。”《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 植 既以才见异,而 丁仪 、 丁廙 、 杨脩 等为之羽翼。”《三国志·蜀志·姜维传》:“ 维 自以练西方风俗,兼负其才武,欲诱诸 羌 胡以为羽翼,谓自 陇 以西,可断而有也。” 唐 杜甫 《收京》诗之二:“羽翼怀 商 老,文思忆帝 尧 。”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木刻纪程〉小引》:“别的出版者,一方面还正在绍介 欧 美 的新作,一方面则在复印 中国 的古刻,这也都是 中国 的新木刻的羽翼。”
(6).党羽。《汉书·刘向传》:“夫乘权藉势之人,子弟鳞集於朝,羽翼阴附者众。”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八:“柔而易制者升为心腹,姦而可使者保为羽翼。” 清 李渔 《玉搔头·微行》:“只怕他羽翼众多,人心叵测。”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四八》:“现在一调查,则他所安排的羽翼,竟有七人之多。” ——《漢語大詞典》
青节(青節)qīng jié
(1).道教的青色旗旛。 唐 陈子昂 《送中岳二三真人序》:“实欲执青节,从白蜺,陪饮 崑崙 之庭,观化 玄元 之府。” 唐 张籍 《灵都观李道士》诗:“几回游 閬苑 ,青节亦随身。”
(2).指竹子。 唐 李峤 《竹》诗:“白花摇凤彩,青节动龙文。” 南唐 陈陶 《竹》诗之一:“一峯晓似朝仙处,青节森森倚絳云。” 宋 王安石 《石竹花》诗之一:“种玉乱抽青节瘦,刻繒轻染絳花圆。” ——《漢語大詞典》
(2).指竹子。 唐 李峤 《竹》诗:“白花摇凤彩,青节动龙文。” 南唐 陈陶 《竹》诗之一:“一峯晓似朝仙处,青节森森倚絳云。” 宋 王安石 《石竹花》诗之一:“种玉乱抽青节瘦,刻繒轻染絳花圆。” ——《漢語大詞典》
降 jiàng/xiáng《國語辭典》
降 [ jiàng ]
动- 从上落下。如:「降雨」、「下降」、「迫降」、「喜从天降」。
- 尊贵人物莅临、光临。如:「降驾」、「光降」。《文选·潘岳·藉田赋》:「于是我皇乃降灵坛,抚御耦。」
- 赐予、给予。如:「降福」、「降罪」。《诗经·小雅·节南山》:「昊天不惠,降此大戾。」
- 压低、贬抑。如:「降级」、「降职」、「降低」、「降价」、「降格以求」。
降 [ xiáng ]
动- 屈服、服从。如:「投降」、「宁死不降」。《春秋·庄公八年》:「夏,师及齐师围 郕,郕降于齐师。」
- 制服、驯服。如:「降龙伏虎」、「一物降一物」。唐·杜甫〈秦州杂诗〉二○首之三:「降虏兼千帐,居人有万家。」
云烟(雲煙)yún yān
亦作“ 云烟 ”。
(1).云雾,烟雾。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举头仰望兮空云烟,九拍怀情兮谁与传。” 南朝 宋 颜延之 《北使洛》诗:“宫陛多巢穴,城闕生云烟。”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四折:“对着这烟波渔父国,还想起风雪酒家天,见了些靄靄云烟。”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六:“远望一角海岸,白沙青浪映着朝日,云烟缭绕,好似拥出一片 亚洲 大陆的朝气。”
(2).比喻众多。 唐 李白 《古风》之四六:“王侯象星月,宾客如云烟。”
(3).比喻容易消失的事物。 宋 辛弃疾 《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词:“万事云烟忽过,一身蒲柳先衰。” 明 吴承恩 《贺留翁太丈七十寿词》:“及夫世事改矣,夙心灰矣,目前万幻付之云烟。”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十三:“出事公卿溯戊寅,云烟万态马蹄湮。”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荆宜施鹤光复记附录》:“虽得万乘卿相, 邓氏 铜山,亦不过 邯郸 一梦,顷刻化作云烟。”
(4).比喻松林。 唐 张祜 《题小松》诗:“何处劚云烟,新移此馆前。” 宋 陆游 《庄器之作招隐阁项平父诸人赋诗予亦继作》:“一窗萝月禁春瘦,万壑松风撼昼眠。我亦尚嫌林谷浅,因君更拟劚云烟。”
(5).比喻挥洒自如的墨迹。 唐 杜甫 《饮中八仙歌》:“ 张旭 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宋 苏轼 《次韵答满思复》:“纸落云烟供醉后,诗成珠玉看朝还。” 元 刘因 《米元章〈云烟迭嶂图〉》诗之一:“苦心只办云烟好,不救人呼作 米狂 。” ——《漢語大詞典》
(1).云雾,烟雾。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举头仰望兮空云烟,九拍怀情兮谁与传。” 南朝 宋 颜延之 《北使洛》诗:“宫陛多巢穴,城闕生云烟。”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四折:“对着这烟波渔父国,还想起风雪酒家天,见了些靄靄云烟。”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六:“远望一角海岸,白沙青浪映着朝日,云烟缭绕,好似拥出一片 亚洲 大陆的朝气。”
(2).比喻众多。 唐 李白 《古风》之四六:“王侯象星月,宾客如云烟。”
(3).比喻容易消失的事物。 宋 辛弃疾 《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词:“万事云烟忽过,一身蒲柳先衰。” 明 吴承恩 《贺留翁太丈七十寿词》:“及夫世事改矣,夙心灰矣,目前万幻付之云烟。”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十三:“出事公卿溯戊寅,云烟万态马蹄湮。”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荆宜施鹤光复记附录》:“虽得万乘卿相, 邓氏 铜山,亦不过 邯郸 一梦,顷刻化作云烟。”
(4).比喻松林。 唐 张祜 《题小松》诗:“何处劚云烟,新移此馆前。” 宋 陆游 《庄器之作招隐阁项平父诸人赋诗予亦继作》:“一窗萝月禁春瘦,万壑松风撼昼眠。我亦尚嫌林谷浅,因君更拟劚云烟。”
(5).比喻挥洒自如的墨迹。 唐 杜甫 《饮中八仙歌》:“ 张旭 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宋 苏轼 《次韵答满思复》:“纸落云烟供醉后,诗成珠玉看朝还。” 元 刘因 《米元章〈云烟迭嶂图〉》诗之一:“苦心只办云烟好,不救人呼作 米狂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