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绿鬓朱颜,道家装束,长似少年时。

晏殊宋代〕《少年游

芙蓉花发去年枝。双燕欲归飞。兰堂风软,金炉香暖,新曲动帘帷。
家人拜上千春寿,深意满琼卮。绿鬓朱颜,道家装束,长似少年时。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绿鬓朱颜道家装束年时

绿鬓朱颜(緑鬢朱顔)lǜ bìn zhū yán
亦作“绿鬢红顏”。
1.形容年轻美好的容颜。 宋 晏殊 《少年游》词:“緑鬢朱颜,道家装束,长似少年时。” 宋 张孝祥 《西江月·代五三弟为老母寿》词:“莫问清都紫府,长教緑鬢朱颜。”
2.指年轻女子。《西湖佳话·西泠韵迹》:“青楼红粉,既有此狎邪之生涯;緑鬢朱颜,便不可无温柔之奇货。” 清 洪楝园 《后南柯·檀谋》:“霎时緑鬢红颜都成孤寡,并不劳挨门搜括。”  ——《漢語大詞典》
道家 dào jiā
(1).我国古代的一种思想流派,以 老子 、 庄子 为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但是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汉书·艺文志》:“道家者流,盖出於史官,歷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二刻拍案惊奇》卷一:“道家青牛骑出去,佛家白马驮将来。” 朱自清 《“好”与“妙”》:“道家是逃避现实提倡隐逸的, 老子 和 庄子 更用诗来写他们的哲学。”
(2).炼丹服药、修道求仙之士。 汉 王充 《论衡·道虚》:“道家相夸曰:‘真人食气,以气而为食。’” 晋 葛洪 《神仙传·孔元方》:“道家或请 元方 会同饮酒。” 明 冯梦龙 《女丈夫·知时谋避》:“我本道家,偶然到此,今所志不就,岂能学 范增 、 王猛 。” 清 纳兰性德 《洞仙歌·咏黄葵》词:“铅华不御,看道家妆就,问取旁人入时否?”
(3).指道教。 唐 朱庆余 《宿道士观》诗:“閒听道家子,盥漱读灵书。” 唐 罗隐 《代文宣王答》诗:“释氏宝楼侵碧汉,道家宫殿拂青云。”
(4).指佛教。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明寺》:“﹝ 陈留王 景皓 ﹞夙善玄言道家之业,遂捨半宅,安置佛徒,演唱大乘数部。” 范祥雍 校注:“按此道家盖指佛教。《四十二章经》称佛教为释道或道法。 牟融 《理惑论》称释教为佛道,又僧徒又称道人,可证古时称道家非如后人专指道教而言。”  ——《漢語大詞典》
装束(裝束)zhuāng shù
(1).束装,整理行装。《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説 荆州 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 晋 陶潜 《拟古》诗之六:“装束既有日,已与家人辞。”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婴宁》:“大哥欲同汝去,可便装束。”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十七章:“于是这支小队紧紧装束,沿着 玉女峰 右侧的山沟又出发了。”
(2).装饰打扮。 唐 元稹 《连昌宫词》:“春娇满眼睡红綃,掠削云鬟旋装束。”《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已四鼓, 十娘 即起身挑灯梳洗……装束方完,天色已晓。”
(3).衣着穿戴;打扮出来的样子。 唐 段成式 《嘲飞卿》诗之一:“曾见当壚一箇人,入时装束好腰身。”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八:“ 煇 自孩提,见妇女装束,数岁即一变。”《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姑娘,不是我不相认:一则是灯前月下;二则姑娘的这番装束与店里见的时节大不相同。”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一家邻居》:“女儿年纪已经三十多岁,从装束上看,似乎是一个半旧式的女人。”  ——《漢語大詞典》
长 ( 長 ) cháng/zhǎng
长 [ cháng ]
  1. 两端的距离:~度。
  2. 长度大,与“”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短。~空。~短句(词的别名)。~夜(➊漫长的黑夜;➋喻黑暗的日子)。~风破浪(喻志趣远大)。~歌代哭(以歌代哭)。
  3. 优点,专精的技能:特~。专~。各有所~。
  4. 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于写作。
长 [ zhǎng ]
  1. 生长,成长:~疮。
  2. 增加:~知识。
  3. 排行第一的:~子。~兄。~孙。
  4. 辈分高或年纪大:~辈。~者。家~。
  5. 领导人;负责人:部~。校~。
似 sì/shì《國語辭典》

似 [ sì ]

  1. 相像、相类。如:「相似」、「类似」。五代十国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 继嗣。如:「似嗣」。《诗经·小雅·斯干》:「无相犹矣,似续妣祖。」汉·毛亨·传:「似,嗣。」
  3. 奉赠、给予。唐·贾岛〈剑客〉诗:「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宋·欧阳修〈紫石屏歌〉:「呼工画石持寄似,幸子留意其无谦。」
  1. 好像。如:「似乎」、「似有不同」。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论王霸之余策,览倚伏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
  1. 表示比较、差等之词。如:「一个高似一个」、「一天好似一天」。宋·贺铸〈浣溪沙·楼角初消一缕霞〉词:「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少 shǎo/shào《國語辭典》

少 [ shǎo ]

  1. 不多。如:「稀少」、「和平日相比,她今天的话好像少了一点。」
  1. 短缺、不够。如:「米面是一天不可少的。」、「少了一个人,不知有没有候补的?」
  2. 二数相较的差。如:「五比八少三。」
  3. 丢失、遗失。如:「我屋里少了几件东西,你们知不知道?」
  4. 轻视、不满。《史记·卷六九·苏秦传》:「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
  1. 不久、短时间。《孟子·万章上》:「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
  2. 不经常的。如:「这是少有的事。」
  3. 略微、稍微。《庄子·徐无鬼》:「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史记·卷 一一○·匈奴传》:「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

少 [ shào ]

  1. 年幼的、年轻的。如:「少男」、「少女」、「少爷」。
  1. 幼年或年轻的时候。《墨子·兼爱中》:「少失其父母者,有所放依而长。」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此由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
  2. 年轻的人。《晋书·卷八○·列传·王羲之》:「王氏诸少并佳。」《儒林外史》第四一回:「那些好事的恶少,都一传两,两传三的来物色,非止一日。」
  3. 姓。如汉代有少年唯。
年时(年時)nián shí
(1).当年,往年时节。 晋 王羲之 《杂帖一》:“吾服食久,犹为劣劣,大都比之年时,为復可耳。” 唐 卢殷 《雨霁登北岸寄友人》诗:“忆得年时 冯翊 部, 谢 郎相引上楼头。” 元 张可久 《庆东原·春思》曲:“垂杨径,小院春,为多情减尽年时俊。” 刘国钧 《月词》:“伤心最是当前景,不似年时共倚阑。”
(2).岁月;年代。 晋 陆机 《梁甫吟》:“冉冉年时暮,迢迢天路徵。”《晋书·儒林传·范弘之》:“与造年时邈絶,世不相及,无復藉闻。”《魏书·寇讚传》:“ 苻坚 僕射 韦华 ,州里高达,虽年时有异,恒以风味相待。” 王西彦 《古屋》第二部一:“虽说年时久了,但毫无损坏。”
(3).方言。去年。 明 孔尚任 《桃花扇·拜坛》:“年时此日,问苍天,遭的什么花甲。” 章炳南 晏甬 《钟万财起家》第一场:“年时个也同我那烟杆子汉种了两垧谷子,临后叫乱草欺了苗,谷穗子长得象指头大。”
(4).指历法的年月时日。 宋 叶适 《徐德操〈春秋解〉序》:“《春秋》名经而实史也,专於经则理虚而无证,专於史则事碍而不通,所以难也。年时闰朔,禘郊庙制,理之纲条,不专於史也。”
(5).年头,年份。《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不则一日,到了 山西 潞州 高平县 下马村 那边,正是丰稔年时,诸般买卖好做,就租个富户人家的房子住下了。”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