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傍柳题诗,穿花劝酒,嗅蕊攀条得自如。

刘过宋代〕《沁园春(题黄尚书夫人书壁后)

缓辔徐驱,儿童聚观,神仙画图。正芹塘雨过,泥融路软,金莲自策,小小篮舆。傍柳题诗,穿花劝酒,嗅蕊攀条得自如。经行处,有苍松夹道,不用传呼。
清泉怪石盘纡。信风景江淮各异殊。记东坡赋就,纱笼素壁,西山句好,帘卷晴珠。白玉堂深,黄金印大,无此文君载后车。挥毫罢,看淋漓雪壁,真草行书。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题诗穿花劝酒嗅蕊攀条自如

傍 bàng《國語辭典》

傍 [ bàng ]

  1. 靠近、依附。如:「依山傍水」、「傍柳而眠」。唐·柳宗元〈渔翁〉诗:「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傍 [ bāng ]

  1. 临近。如:「傍午」、「傍晚」。

傍 [ páng ]

  1. 侧、边。《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淳于髡传》:「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通「旁」。
  2. 汉字的偏旁。《水浒传·第二回》:「后来发迹,便将气毬那字去了毛傍,添作立人,便改作姓高名俅。」
  3. 姓。如唐代有傍企本。
  1. 别的、其他的。《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自今以后,手书相闻,勿用傍人解构之言。」通「旁」。
  2. 不正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偏傍之书,死有归杀。」通「旁」。
  1. 广泛、普遍的。《墨子·尚同中》:「己有善,傍荐之。」通「旁」。
柳 liǔ《國語辭典》

柳 [ liǔ ]

  1. 植物名。杨柳科柳属,落叶乔木。树枝细长,柔软下垂。叶互生,线状披针形,尾端尖锐,边缘有细锯齿。花密生呈穗状,种子有毛,成熟时柳絮飞散如雪。一般供作观赏、行道树。
  2. 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之一。为南方朱雀七宿的第三宿,共有八颗星。
  3. 姓。如唐代有柳宗元。
题诗(題詩)tí shī
(1).就一事一物或一书一画等,抒发感受,题写诗句。多写于柱壁、书画、器皿之上。 唐 高适 《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崔颢》:“后游 武昌 ,登 黄鹤楼 ,感慨赋诗。及 李白 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顥 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 清 金埴 《不下带编》卷二:“顷见一士题诗隣壁,甚佳。”
(2).指所题写的诗句。 鲁迅 《南腔北调集·“连环图画”辩护》:“《你的姊妹》木刻七幅,题诗一幅。”  ——《漢語大詞典》
穿花
杜甫 曲江诗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分类字锦》
劝酒(勸酒)quàn jiǔ
劝人饮酒。 唐 钱起 《秋夜梁七兵曹同宿》诗之二:“老夫相劝酒,稚子待题文。”《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 张狼 也无可奈何,只得出去参筵劝酒。”  ——《漢語大詞典》
嗅蕊
欧阳修词拈花嗅蕊恼烟撩雾  ——《韵府拾遗 纸韵》
攀条(攀條)pān tiáo
攀引或攀折枝条。《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平原侯植》:“朝游登凤阁,日暮集华沼。倾柯引弱枝,攀条摘蕙草。” 宋 苏轼 《次韵曾仲锡承议食蜜渍生荔支》:“攀条与立新名字,儿女称呼恐不经。”  ——《漢語大詞典》
得 dé/děi/de《國語辭典》

得 [ dé ]

  1. 获、取。与「失」相对而言。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孟子·告子上》:「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2. 演算产生结果。如:「三三得九。」
  3. 遇。如:「得便」、「得空即前往拜访。」
  4. 契合、适宜。如:「得体」、「得法」。汉·王襃〈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5. 快意、满足。《史记·卷六二·管晏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6. 可以、能够。如:「得过且过」、「不得抽烟!」、「得饶人处且饶人」、「所有员工均得摸彩。」
  7. 用于谈话终了之时,表反对、禁止或同意。如:「得了,别再出馊主意了!」、「得,我们就照你的方法去做。」
  1. 相当于「何」、「岂」、「那」、「怎」、「难道」等,表示反诘的语气。唐·杜甫〈后苦寒行〉二首之二:「巴东之峡生凌澌,彼苍回斡人得知。」
  1. 置于动词之后,无义。唐·杜甫〈绝句漫兴〉诗九首之二:「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得 [ de ]

  1. 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结果或性状。如:「跑得快」、「觉得很好」、「美得冒泡」。

得 [ děi ]

  1. 应该、必须、需要。如:「你总得让我把话说完。」《红楼梦·第六六回》:「出了月就起身,得半个工夫才回来。」

得 [ dǎi ]

  1. 遭受。如:「他作恶多端,得了报应也是应该的。」
自如 zì rú
(1).犹自若。神态镇定自然。《史记·张丞相列传》:“ 通 ( 邓通 )至丞相府,免冠,徒跣,顿首谢。 嘉 ( 申屠嘉 )坐自如,故不为礼。”《新五代史·周太祖纪》:“屠者曰:‘尔勇者,能杀我乎?’ 威 即取刀刺杀之,一市皆惊, 威 颇自如。”《明史·方国珍传》:“ 吴 元年克 杭州 , 国珍 据境自如,遣间谍假贡献名覘胜负。”《老残游记》第二回:“高谈阔论,説笑自如。”
(2).犹相当。《史记·李将军列传》:“ 汉 法, 博望侯 留迟后期,当死,赎为庶人。 广 军功自如,无赏。” 王念孙 《读书杂志·史记五》:“自如者,自当也。”
(3).谓依然如故。《新唐书·刘仁轨传》:“部人折衝都尉 鲁寧 者,豪纵很法,县莫敢屈。 仁轨 约不再犯,而 寧 暴横自如, 仁轨 榜杀之。”《新唐书·王彦威传》:“会边兵诉所赐不时,縑皆敝恶,摄吏送臺狱,而 彦威 视事自如,及詔停务,始惶恐就第。” 宋 苏辙 《司马温公挽词》之二:“富贵终何有,清贫只自如。”
(4).自由;不受拘束。 宋 苏辙 《同子瞻泛汴泗得渔酒》诗之一:“渌水雨新涨,扁舟意自如。” 董必武 《观三门峡枢纽工程》诗之三:“人民作主当家后,众志成城意自如。” 巴金 《机器的诗》:“看见这些站在机器旁边的工人的昂头自如的精神,我非常感动。”
(5).活动等不受阻碍。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再转其磨,则力几不胜,非夙者之旋运自如矣。” 冰心 《寄小读者》二四:“B博士不离我座旁,却不多指示,只凭我旋转自如。”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