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答惭居士,衣冠谢鄙儒。
园令还多病,东方更少徒。寻山只独往,到寺即吾庐。
酬答惭居士,衣冠谢鄙儒。冥心偶有会,木榻小跏趺。
禅栖吾所好,来往亦随缘。信宿还今夕,支离又十年。
病身宁礼束,懒性已书捐。兴到成开口,逢人更默然。
海上倭方急,云中虏又侵。缨冠本非分,抱膝复何心。
树冷秋前寺,篁齐雨后林。此乡非楚泽,濯足亦成吟。
委形堪落魄,任性绝安排。得失浮生梦,闲忙造物差。
平湖疏野树,微雨寂山斋。欲证空王偈,犹嫌落几阶。
家园只百里,几月不知归。饭合山僧灶,眠分渔父矶。
貌衰非示病,才拙似忘机。虽然断荤酒,不惹独醒讥。
山房夜雨歇,檐溜响空阶。叔夜惟贪睡,荣趎又孰偕。
废梳同祝发,厌肉类持斋。转觉人情隔,岩僧却可侪。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酬答 chóu dá
亦作“ 酬荅 ”。亦作“醻答”。亦作“酧答”。
(1).应答。 汉 刘向 《上〈子华子〉序》:“ 子华子 之言,如持水纳石,不相醻答。”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而人间多事,堆案盈机,不相酬答,则犯教伤义。”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邻里来问事者,填咽门户, 仲仙 一一与相酧答。” 茅盾 《色盲》:“他勉强镇定着,搜索出一些话来和眼前的女主人酬答。”
(2).酬谢;报答。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四折:“既当日你金银曾受来,我如今这酬答何推拒?”《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贫道也要老丈到我山居中,寻几味野蔬,少少酧答厚意一番。”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章:“结果为了自己的面子,同时为了酬答店伙的过份殷勤,仅仅选了两双乔其纱舞袜。”
(3).应酬交往。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应瑒》:“调笑輙酬荅,嘲謔无慙沮。” 宋 叶适 《宿觉庵记》:“余亦在其下,苦疾痼,非人事酬答不妄出。” 清 刘大櫆 《舅氏杨君权厝志》:“舅氏性刚直,於寻常人未尝苟有所酬答。” ——《漢語大詞典》
(1).应答。 汉 刘向 《上〈子华子〉序》:“ 子华子 之言,如持水纳石,不相醻答。”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而人间多事,堆案盈机,不相酬答,则犯教伤义。”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邻里来问事者,填咽门户, 仲仙 一一与相酧答。” 茅盾 《色盲》:“他勉强镇定着,搜索出一些话来和眼前的女主人酬答。”
(2).酬谢;报答。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四折:“既当日你金银曾受来,我如今这酬答何推拒?”《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贫道也要老丈到我山居中,寻几味野蔬,少少酧答厚意一番。”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章:“结果为了自己的面子,同时为了酬答店伙的过份殷勤,仅仅选了两双乔其纱舞袜。”
(3).应酬交往。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应瑒》:“调笑輙酬荅,嘲謔无慙沮。” 宋 叶适 《宿觉庵记》:“余亦在其下,苦疾痼,非人事酬答不妄出。” 清 刘大櫆 《舅氏杨君权厝志》:“舅氏性刚直,於寻常人未尝苟有所酬答。” ——《漢語大詞典》
惭 ( 慚 ) cán
惭 [ cán ]
- ◎ 羞愧:~愧。羞~。~色。~惧。~怍。~赧。~颜。自~形秽。
居士 jū shì
(1).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礼记·玉藻》:“居士锦带。” 郑玄 注:“居士,道艺处士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齐 东海上有居士曰 狂矞 、 华士 昆弟二人者立议曰:‘吾不臣天子,不友诸侯,耕作而食之,掘井而饮之,吾无求於人也。’”《魏书·儒林传·卢景裕》:“其叔父 同 职居显要,而 景裕 止於园舍,情均郊野,谦恭守道,贞素自得,由是世号居士。”《北史·韦夐传》:“ 夐 对翫琴书,萧然自逸,时人号为居士焉。”
(2).梵语意译。原指古 印度 吠舍种姓工商业中的富人,因信佛教者颇多,故佛教用以称呼在家佛教徒之受过“三归”、“五戒”者。《维摩诘经》称, 维摩诘 居家学道,号称 维摩居士 。 慧远 义记:“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为居士。”《南史·虞寄传》:“ 寄 因 宝应 不可諫,虑祸及己,乃为居士服以拒絶之。常居 东山寺 ,伪称脚疾,不復起。” 唐 元稹 《度门寺》诗:“舍利开层塔,香炉占小峯。道场居士置,经藏大师封。”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自我观之,居士、沙门,二者不可废一。”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饮酒食肉的阔人富翁,只要吃一餐素,便可以称为居士,算作信徒。”
(3).称道教中人。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四:“ 政和 以后,道家者流始盛,羽士因援 江 南故事, 林灵素 等多赐号金门羽客、道士、居士者,必锡以涂金银牌,上有天篆,咸使佩之。”
(4).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人的泛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道士》:“ 徐 嘲之曰:‘道长日为客,寧不一作主?’道士笑曰:‘道士与居士等,惟双肩承一喙耳。’”《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老和尚﹞説道:‘居士,你但放心,説凶得吉;你若果有些山高水低,这事都在我老僧身上。’”《花月痕》第五回:“老尼便向 痴珠 合掌道:‘居士何来?’”
(5).文人雅士的自称。如 李白 自称 青莲居士 ; 欧阳修 自称 六一居士 ; 苏轼 自称 东坡居士 。 ——《漢語大詞典》
(2).梵语意译。原指古 印度 吠舍种姓工商业中的富人,因信佛教者颇多,故佛教用以称呼在家佛教徒之受过“三归”、“五戒”者。《维摩诘经》称, 维摩诘 居家学道,号称 维摩居士 。 慧远 义记:“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为居士。”《南史·虞寄传》:“ 寄 因 宝应 不可諫,虑祸及己,乃为居士服以拒絶之。常居 东山寺 ,伪称脚疾,不復起。” 唐 元稹 《度门寺》诗:“舍利开层塔,香炉占小峯。道场居士置,经藏大师封。”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自我观之,居士、沙门,二者不可废一。”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饮酒食肉的阔人富翁,只要吃一餐素,便可以称为居士,算作信徒。”
(3).称道教中人。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四:“ 政和 以后,道家者流始盛,羽士因援 江 南故事, 林灵素 等多赐号金门羽客、道士、居士者,必锡以涂金银牌,上有天篆,咸使佩之。”
(4).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人的泛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道士》:“ 徐 嘲之曰:‘道长日为客,寧不一作主?’道士笑曰:‘道士与居士等,惟双肩承一喙耳。’”《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老和尚﹞説道:‘居士,你但放心,説凶得吉;你若果有些山高水低,这事都在我老僧身上。’”《花月痕》第五回:“老尼便向 痴珠 合掌道:‘居士何来?’”
(5).文人雅士的自称。如 李白 自称 青莲居士 ; 欧阳修 自称 六一居士 ; 苏轼 自称 东坡居士 。 ——《漢語大詞典》
衣冠 yī guān
(1).衣和冠。古代士以上戴冠,因用以指士以上的服装。《管子·形势》:“言辞信,动作庄,衣冠正,则臣下肃。”《史记·孔子世家》:“故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 孔子 衣冠琴车书,至于 汉 二百餘年不絶。”
(2).泛指衣着,穿戴。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元无有》:“未几至堂中,有四人,衣冠皆异,相与谈谐,吟咏甚畅。” 明 钱澄之 《客祁门寓十王寺杂咏》:“颇羡村翁古,衣冠似 汉 年。” 徐迟 《入峡记》:“船上的人是和船只一样爱清洁,而且总是衣冠端正的。”
(3).专指礼服。 包天笑 《钏影楼回忆录·记青州府中学堂(二)》:“我穿了素服,没有衣冠,有所不便。”
(4).代称缙绅、士大夫。《汉书·杜钦传》:“ 茂陵 杜鄴 与 钦 同姓字,俱以材能称京师,故衣冠谓 钦 为‘盲 杜子夏 ’以相别。” 颜师古 注:“衣冠谓士大夫也。” 唐 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诗:“ 吴 宫花草埋幽径, 晋 代衣冠成古丘。”《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 高公 见他説罢,晓得是衣冠中人,遭盗流落,深相怜悯。” 高旭 《元旦》诗:“剧怜肝胆存屠狗,失笑衣冠尽沐猴。”
(5).借指文明礼教。《宋史·胡铨传》:“ 秦檜 ,大国之相也,反驱衣冠之俗,而为左衽之乡。”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诵佛经说下》:“知大地之广,则能敬佛;知圣王之道,行於衣冠文物之邦,则不为怪谬之谬,谓三教同源。”
穿衣戴冠。 汉 刘向 《说苑·修文》:“ 孔子 见 子桑伯子 , 子桑伯子 不衣冠而处。弟子曰:‘夫子何为见此人乎?’曰:‘其质美而无文,吾欲説而文之。’”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华原郡王 , 燕王 子也,性好昼睡,每自旦酣寝,至暮始兴,盥濯櫛漱,衣冠而出。”《花月痕》第五十回:“ 荷生 衣冠升帐,中军传呼 倭 目一人进见。” ——《漢語大詞典》
(2).泛指衣着,穿戴。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元无有》:“未几至堂中,有四人,衣冠皆异,相与谈谐,吟咏甚畅。” 明 钱澄之 《客祁门寓十王寺杂咏》:“颇羡村翁古,衣冠似 汉 年。” 徐迟 《入峡记》:“船上的人是和船只一样爱清洁,而且总是衣冠端正的。”
(3).专指礼服。 包天笑 《钏影楼回忆录·记青州府中学堂(二)》:“我穿了素服,没有衣冠,有所不便。”
(4).代称缙绅、士大夫。《汉书·杜钦传》:“ 茂陵 杜鄴 与 钦 同姓字,俱以材能称京师,故衣冠谓 钦 为‘盲 杜子夏 ’以相别。” 颜师古 注:“衣冠谓士大夫也。” 唐 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诗:“ 吴 宫花草埋幽径, 晋 代衣冠成古丘。”《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 高公 见他説罢,晓得是衣冠中人,遭盗流落,深相怜悯。” 高旭 《元旦》诗:“剧怜肝胆存屠狗,失笑衣冠尽沐猴。”
(5).借指文明礼教。《宋史·胡铨传》:“ 秦檜 ,大国之相也,反驱衣冠之俗,而为左衽之乡。”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诵佛经说下》:“知大地之广,则能敬佛;知圣王之道,行於衣冠文物之邦,则不为怪谬之谬,谓三教同源。”
穿衣戴冠。 汉 刘向 《说苑·修文》:“ 孔子 见 子桑伯子 , 子桑伯子 不衣冠而处。弟子曰:‘夫子何为见此人乎?’曰:‘其质美而无文,吾欲説而文之。’”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华原郡王 , 燕王 子也,性好昼睡,每自旦酣寝,至暮始兴,盥濯櫛漱,衣冠而出。”《花月痕》第五十回:“ 荷生 衣冠升帐,中军传呼 倭 目一人进见。” ——《漢語大詞典》
谢 ( 謝 ) xiè
谢 [ xiè ]
- 对别人的帮助或赠与表示感激:~~。~仪。~忱(谢意)。~恩。~意。面~。致~。感~。
- 认错,道歉:~过。~罪。
- 推辞:~绝。闭门~客。
- 凋落,衰退:~顶。~世(去世)。凋~。新陈代~。
- 告诉,询问:“使人称~:‘皇帝敬劳将军。’”
- 逊,不如:“锦江何~曲江池?”
- 同“榭”,建在台上的房屋。
- 姓。
鄙儒 bǐ rú
拘执、不达事理的儒生。《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不遂大道而营於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汉书·叔孙通传》:“ 通 笑曰:‘若真鄙儒,不知时变。’” 颜师古 注:“鄙,言不通。” 清 钱谦益 《福建泉州府知府赵士许授中宪大夫制》:“尔为郡一出于仁人学士之为,而絶去鄙儒俗吏之习,其亦有前政之思乎?” 章炳麟 《俱分进化论》:“又如学究鄙儒,恣意记録,不劳心力,得失之间,亦无苦乐。”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