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村落人烟风不散,园田生计岁应收。

陆深明代〕《诘朝侵晓再出西城门

曙色喧阗满市楼,穿云十里度林丘。汉家事业三分国,禹贡山川九等州。

村落人烟风不散,园田生计岁应收。茂林修竹浑如许,安得兰亭擅昔游。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村落人烟园田生计

村落 cūn luò
(1).村庄。《三国志·魏志·郑浑传》:“入 魏 郡界,村落齐整如一。” 唐 张乔 《归旧山》诗:“昔年山下结茅茨,村落重来野径移。” 宋 叶适 《题周子实所录》:“余久居 水心 村落,农蓑圃笠,共谈陇亩间。” 清 郑燮 《山中卧雪呈青崖老人》诗:“银沙万里无来跡,犬吠一声村落閒。” 朱德 《过五指山》诗:“车过村落地,老少夹路迎。”
(2).泛指乡村,乡下。 宋 张孝祥 《刘两府》:“某以久不省祖塋,自 宣城 暂归 歷阳 村落。”《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萧秀才 往 长洲 探亲,经过一个村落人家,只见一伙人聚在一块在那里喧嚷。” 鲁迅 《伪自由书·中国人的生命圈》:“村落市廛,一片瓦砾。”  ——《漢語大詞典》
人烟(人煙)rén yān
亦作“ 人烟 ”。 住户的炊烟。亦泛指人家。 三国 魏 曹植 《送应氏》诗之一:“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唐 李白 《蜀道难》诗:“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 秦 塞通人烟。”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崔无隐》:“师行可七八日,入 南阳 界,日晚过一大泽中,东西路絶,目无人烟,四面阴云且合,渐暮,遇寥落三两家,乃欲寄,宿耳。” 宋 杨万里 《过张王庙》诗:“地迴人烟寂,山盘水势回。” 瞿秋白 《饿乡纪程》九:“闲着无聊,望着车窗一片雪色,往往几十里内绝无人烟。”  ——《漢語大詞典》
风 ( 風 ) fēng/fěng
风 [ fēng ]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
  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
  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6. 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
  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
  8. 姓。
风 [ fěng ]
◎ 古同“”,讽刺。
    不 bù/fǒu《國語辭典》

    不 [ bù ]

    1.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2. 與「就」連用,表示有所選擇的意思。如:「晚上回到家的消遣,不是看書,就是聽音樂。」
    1.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醫生,請問他的身體狀況好不?」
    2.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齣戲好不精彩!」、「誤會澄清了,心情好不輕鬆!」
    3. 置於句中,用來調整音節,沒有特殊含義。《詩經·小雅·車攻》:「徒御不驚,大庖不盈。」漢·毛亨·傳:「不驚,驚也;不盈,盈也。」《楚辭·宋玉·招魂》:「被文服 纖,麗而不奇些。」漢·王逸·注:「不奇,奇也。」
    1. (「不」字在去聲字之前,變讀為陽平。)​

    不 [ fōu ]

    1. 姓。如晉朝有不準。

    不 [ fǒu ]

    1. 表示否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上問曰:『道軍所來,聞鼂錯死,吳楚罷不?』」同「否 」。
    2. 表示疑問、未定。晉·陶淵明〈遊斜川〉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唐·李白〈秋浦歌〉一七首之一:「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同「否 」。

    不 [ fū ]

    1. 花萼上的蒂。《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散 sàn/sǎn《國語辭典》

    散 [ sàn ]

    1. 分离。如:「分散」、「离散」、「烟消云散」。
    2. 分布、撒出。如:「散播」、「散发」、「天女散花」。
    3. 排遣、抒发。如:「散闷」、「散心」。唐·杜甫〈落日〉诗:「浊醪谁造汝,一酌散千忧。」
    4. 解雇、解职。如:「遣散」。
    5. 逃走。《孟子·梁惠王下》:「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

    散 [ sǎn ]

    1. 不自约束的。如:「懒散」。《荀子·修身》:「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唐·杨倞·注:「散,不拘检者也。」
    2. 零碎、不紧凑。如:「散工」、「散沙」。
    3. 闲逸。如:「闲散」、「散官」。
    4. 杂乱、没有规则。如:「散乱」。《韩非子·大体》:「故至安之世,法如朝露,纯朴不散。」
    1. 分开、解体。如:「队伍散了」、「头发散了」。
    1. 药粉。如:「胃散」、「药散」、「消暑散」。
    2. 姓。如周代有散宜生。
    园田(園田)yuán tián
    (1).园圃和田地。《后汉书·窦宪传》:“ 宪 恃宫掖声埶,遂以贱直请夺 沁水公主 园田,主逼畏,不敢计。”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一:“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唐 韦应物 《答库部韩郎中》诗:“风雪积深夜,园田掩荒蹊。”今专指种菜的田地。
    (2).今专指种菜的田地。  ——《漢語大詞典》
    生计(生計)shēng jì
    (1).产生计策。《鬼谷子·谋篇》:“事生谋,谋生计。”《晋书·杜预传》:“自秋以来,讨贼之形颇露。若今中止, 孙晧 怖而生计。”
    (2).赖以度生的产业或职业。亦指维持生活的办法。《陈书·姚察传》:“﹝ 察 ﹞清洁自处,貲产每虚,或有劝营生计,笑而不答。” 唐 白居易 《送萧处士游黔南》诗:“生计抛来诗是业,家园忘却酒为乡。”《花月痕》第一回:“小子奉母避灾 太原 ,苦无生计。”《人民文学》1979年第2期:“由于生活的逼迫,他不得不到处找门路、谋生计。”
    (3).资财;生活用度。《太平广记》卷二三引 唐 戴孚 《广异记·张李二公》:“ 张 曰:‘我主人颇有生计。’邀 李 同去。”《初刻拍案惊奇》卷三:“这番却是死也!我些些生计,怎禁得他要起!” 鲁迅 《书信集·致杨霁云》:“以革新或留学获得名位,生计已渐充裕者,很容易流入这一路。”
    (4).保全生命的办法。
    (5).指生活。 唐 白居易 《老来生计》诗:“老来生计君看取,白日游行夜醉吟。” 五代 齐己 《游橘州》诗:“渔家好生计,簷底繫扁舟。” 胡适 《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大概百年来政治上的大乱,生计上的变化,私家乐部的销灭,也都与这种俗戏的兴起大有密切关系。”参见“ 生活 ”。  ——《漢語大詞典》
    岁 ( 歲 ) suì
    岁 [ suì ]
    1. 年:~首。~暮。~夕(即“除夕”)。~除(年终)。~阑(一年将尽的时候)。
    2. 一年的收成,年景:~凶(年成歉收)。歉~(收成不好的年份)。
    3. 年龄:年~。周~。
    4. 星名:~星(即“木星”。)
    5. 指时间,光阴:~月(泛指时间)。
    应 ( 應 ) yīng/yìng
    应 [ yīng ]
    1.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当。~该。~分(fèn )。~有尽有。
    2. 回答:答~。喊他不~。~承。
    3. 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皆平定”。
    4. 姓。
    应 [ yìng ]
    1. 回答或随声相和:~答。呼~。~对(答对)。~和()。反~(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
    2. 接受,允许,答应要求:~邀。~聘。~考。
    3. 顺合,适合:顺~。适~。~机。~景。~时。~用文。
    4. 对待:~付。~变。~酬。
    收 shōu《國語辭典》

    收 [ shōu ]

    1. 拘押、捉拿。如:「收押禁见」、「收捕罪犯」、「收妖降奸」。
    2. 收回、取回。如:「收复」、「资源回收」、「鸣金收兵」。
    3. 获得、索取。如:「收入」、「收支」、「征收税款」。
    4. 接到、接受。如:「收信」、「签收」、「验收」、「查收」、「接收」。
    5. 割取成熟的农作物。如:「秋收冬藏」、「收割稻子」。
    6. 保存储藏。如:「收藏」、「这张字画,要小心收好!」
    7. 聚敛、缩合。如:「收敛」、「收缩」、「把伞收起来,摆到门外。」、「疮伤已经收口儿了。」
    8. 容纳、接纳。如:「收容」、「收留」、「这本诗集收了他的诗。」
    9. 整饬、整理。如:「收拾行李」、「院子的杂物,赶快收一收,客人快来了。」
    10. 埋葬。如:「收埋尸体」。《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11. 购买。如:「大肆收购一番。」、「专收便宜货。」
    12. 结束、停止。如:「收工」、「收摊」、「收假」。
    13. 控制、约束。如:「收不住脚」、「收心不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