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分先见日,月静远闻笙。
洛阳天坛上,依稀似玉京。夜分先见日,月静远闻笙。
云路将鸡犬,丹台有姓名。古来成道者,兄弟亦同行。
春来山事好,归去亦逍遥。水净苔莎色,露香芝朮苗。
登台吸瑞景,飞步翼神飙。愿荐埙篪曲,相将学玉箫。
云路将鸡犬,丹台有姓名。古来成道者,兄弟亦同行。
春来山事好,归去亦逍遥。水净苔莎色,露香芝朮苗。
登台吸瑞景,飞步翼神飙。愿荐埙篪曲,相将学玉箫。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夜分 yè fēn
夜半。《韩非子·十过》:“昔者 卫灵公 将之 晋 ,至 濮水 之上,税车而放马,设舍以宿,夜分而闻鼓新声者而説之,使人问左右,尽报弗闻。”《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帝﹞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 李贤 注:“分犹半也。” 三国 魏 曹植 《上责躬诗表》:“昼分而食,夜分而寝。” 宋 曾巩 《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昼而访问至於日昃,夕而省览至於夜分。”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某太守》:“太守独坐斋中,夜分有叩门环声。” ——《漢語大詞典》
先见(先見)xiān jiàn
(1).谓考见往昔的事迹。《书·太甲上》:“惟 尹 ( 伊尹 )躬先见于西邑 夏 。”
(2).预见。《北齐书·张琼传》:“ 忻 豪险放纵,遂与公主情好不协,寻为 武帝 所害,时称 琼 之先见。”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八:“既而不久, 李顺 果叛,时皆伏其先见。” 鲁迅 《集外集拾遗·译本高尔基〈一月九日〉小引》:“而这先见,现在已经由事实来确证了。”
事前显露。见,同“ 现 ”。《易·繫辞下》:“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四:“岁将飢,小民餐必倍,俗谚谓之作荒,此天地之气先见也。” ——《漢語大詞典》
(2).预见。《北齐书·张琼传》:“ 忻 豪险放纵,遂与公主情好不协,寻为 武帝 所害,时称 琼 之先见。”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八:“既而不久, 李顺 果叛,时皆伏其先见。” 鲁迅 《集外集拾遗·译本高尔基〈一月九日〉小引》:“而这先见,现在已经由事实来确证了。”
事前显露。见,同“ 现 ”。《易·繫辞下》:“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四:“岁将飢,小民餐必倍,俗谚谓之作荒,此天地之气先见也。” ——《漢語大詞典》
日 rì《國語辭典》
日 [ rì ]
名- 太阳。汉·王充《论衡·感虚》:「日之行也,行天星度。」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二八:「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
- 白天。与「夜」相对。《诗经·唐风·葛生》:「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孟子·离娄下》:「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 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 每天。《易经·大畜卦·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
- 特定的一日。如:「国庆日」、「生日」。《书经·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 季节。如:「春日」、「冬日」。
- 光阴。《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下》:「旷日经年,靡有毫厘之验,足以揆今。」
- 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一日有二十四小时。如:「家无三日粮」。
- 从前、往昔。《左传·文公七年》:「日卫不睦,故取其地。」《国语·晋语四》:「日,吾来此也,非以狄为荣,可以成事也。」
- 日本的简称。如:「中日条约」、「中、美、英、日、法」。
- 二一四部首之一。
日 [ mì ]
名- 人名用字。如汉代有金日䃅。
月静
唐 杜荀鹤 赠元上人 经窗月静滩声到,石径人稀藓色交。 ——《骈字类编》
远闻(遠聞)yuǎn wén
声名远播。《楚辞·九章·抽思》:“夫何极而不至兮,故远闻而难亏。” 姜亮夫 校注:“远闻,谓声闻之远也。” ——《漢語大詞典》
笙 shēng《國語辭典》
笙 [ shēng ]
名- 乐器名。一种簧管乐器。用十三至十七根装有簧片的竹管和一根吹气管,装在一个锅形的底座上制成。演奏时以口接于吹管,分别以指按簧管,吹之发声。
- 古代东方之乐。《周礼·春官·眡瞭》:「凡乐事,播鼗,击颂磬、笙磬。」汉·郑玄·注:「东方曰笙。笙,生也。在西方曰颂。」清·孙诒让·正义:「东方之乐,与乐器之笙物异,而取义于生则同也。」
- 竹簟。汉·扬雄《方言·卷五》:「簟,宋、魏之间谓之笙。」《文选·左思·吴都赋》:「桃笙象簟,盛于筒中。」李善注引刘逵曰:「桃笙,桃枝簟也,吴人谓簟为笙。」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