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长安清渭东,游子迹重重。

于武陵唐代〕《寄友人

长安清渭东,游子迹重重。此去红尘路,难寻君马踪。
昔时轻一别,渐老贵相逢。应恋嵩阳住,嵩阳饶古松。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长安清渭游子重重

长安(長安)cháng ān
(1).古都城名。 汉高祖 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此后 东汉 献帝 初、 西晋 愍帝 、 前赵 、 前秦 、 后秦 、 西魏 、 北周 、 隋 、 唐 皆于此定都。 西汉 末绿林、赤眉, 唐 末 黄巢 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也曾建都于此。故城有二: 汉 城筑于 惠帝 时,在今 西安市 西北。 隋 城筑于 文帝 时,号 大兴城 ,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东、南、西一带。 唐 末就旧城北部改筑新城,即今 西安城 。
(2). 唐 以后诗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称。 唐 李白 《金陵》诗之一:“ 晋 家南渡日,此地旧 长安 。” 宋 周密 《武林旧事·淳熙八年》:“雪却甚好,但恐 长安 有贫者。” 清 龚自珍 《同年冯文江索诗赠行》:“ 冯君 才大行孔修,少年挟策 长安 游。”  ——《漢語大詞典》
清渭
唐书郭子仪傅雍州古称天府右陇蜀左崤函襟冯终南太华之险背负清渭浊河之固  ——《骈字类编》
东 ( 東 ) dōng
东 [ dōng ]
  1. 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与“西”相对:~方。~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流。
  2.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股~。~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
  3. 请客出钱的人:作~。
  4. 姓。
游子(遊子)yóu zǐ
(1).离家远游的人。《管子·地数》:“夫 齐 ,衢处之本,通达所出也,游子胜商之所道。” 晋 陆机 《大田议》:“夫商人逸而利厚,农人劳而报薄。导农以利,则耕夫勤;节商以法,则游子归。” 明 杨士奇 《汉江夜泛》诗:“时迁物屡变,游子殊未还。” 鲁迅 《三闲集·在钟楼上》:“我觉得 广州 究竟是 中国 的一部分,虽然奇异的花果,特别的语言,可以淆乱游子的耳目,但实际是和我所走过的别处都差不多的。”
(2).游手好闲的人。《后汉书·酷吏传·樊晔》:“ 凉州 为之歌曰:‘游子常苦贫,力子天所富。’”
指离家远游或久居外乡的人。《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湿馀水》:“晓禽暮兽,寒鸣相和,羇官游子,聆之者莫不伤思矣。” 唐 李颀 《送魏万之京》诗:“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度 河 。” 清 顾炎武 《寄弟纾及友人江南》诗之二:“痛我游子身,中年遭薄祜。”  ——《漢語大詞典》
迹 ( 跡 ) jì《國語辭典》
  1. 「迹 」的异体字。
重重 chóng chóng
表示程度非常深。《水浒传》第八一回:“ 高太尉 被俺哥哥活捉上山,不肯杀害,重重管待,送回京师。” 清 洪楝园 《警黄钟·邻逼》:“军士们,各收取他军梨花,带回本营,解还吾国,重重有赏。” 沈从文 《新湘行记》:“她重重盯了我一眼,似乎把我底子全估计出来了。”
(1).犹层层。《西京杂记》卷六:“洲上煔树一株,六十餘围,望之重重如盖。” 唐 张说 《同赵侍御望归舟》诗:“山庭迥迥面长川,江树重重极远烟。” 明 王九思 《蝶恋花·夏日》词:“门外长槐窗外竹。槐竹阴森,遶屋重重緑。” 刘大白 《再造·新秋杂感》:“一片片,一重重,蓬蓬松松,湿云满空。”
(2).形容事物繁多、浓密。 汉 焦赣 《易林·随之咸》:“受福重重,子孙蕃功。” 宋 叶适 《寄柳秘校》诗:“篱风索索苦瓠晚,山雨重重甘菊疎。”《三国演义》第四五回:“遥望 江 南岸旗旛隐隐,戈戟重重,料是东 吴 已动兵矣。” 鲁迅 《伪自由书·崇实》:“专车队队 前门 站,晦气重重大学生。”
(3).反复;屡屡。 唐 张籍 《秋山》诗:“草堂不闭石牀静,叶间坠露声重重。” 唐 王建 《镜听词》:“重重摩挲嫁时镜,夫壻远行凭镜听。”
(4).指一阵阵。《西游补》第四回:“却説 行者 受此无端谤议,被了辱詈,重重怒起,便要上前厮杀。”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