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韩愈:幸兹得佳朋,于此荫华桷。

韩愈唐代〕《纳凉联句

递啸取遥风,微微近秋朔。 ——孟郊
金柔气尚低,火老候愈浊。 ——韩愈
熙熙炎光流,竦竦高云擢。 ——韩愈
闪红惊蚴虬,凝赤耸山岳。目林恐焚烧,耳井忆瀺灂。 ——孟郊
仰惧失交泰,非时结冰雹。化邓渴且多,奔河诚已悫。 ——孟郊
暍道者谁子,叩商者何乐。洗矣得滂沱,感然鸣鸑鷟. ——孟郊
嘉愿苟未从,前心空缅邈。清砌千回坐,冷环再三握。 ——孟郊
烦怀却星星,高意还卓卓。 ——孟郊
龙沈剧煮鳞,牛喘甚焚角。蝉烦鸣转喝,乌噪饥不啄。 ——韩愈
昼蝇食案繁,宵蚋肌血渥。单絺厌已褫,长wM倦还捉。 ——韩愈
幸兹得佳朋,于此荫华桷。青荧文簟施,淡澉甘瓜濯。 ——韩愈
大壁旷凝净,古画奇駮荦。凄如羾寒门,皓若攒玉璞。 ——韩愈
扫宽延鲜飙,汲冷渍香穱。篚实摘林珍,盘殽馈禽ob. ——韩愈
空堂喜淹留,贫馔羞龌龊。 ——韩愈
殷勤相劝勉,左右加砻斫。贾勇发霜硎,争前曜冰槊。 ——孟郊
微然草根响,先被诗情觉。感衰悲旧改,工异逞新貌。 ——孟郊
谁言摈朋老,犹自将心学。危檐不敢凭,朽机惧倾扑。 ——孟郊
青云路难近,黄鹤足仍鋜.未能饮渊泉,立滞叫芳药。 ——孟郊
与子昔睽离,嗟余苦屯剥。直道败邪径,拙谋伤巧诼。 ——韩愈
炎湖度氛氲,热石行荦硞。痟肌夏尤甚,疟渴秋更数。 ——韩愈
君颜不可觌,君手无由搦。今来沐新恩,庶见返鸿朴。 ——韩愈
儒庠恣游息,圣籍饱商榷。危行无低徊,正言免咿喔。 ——韩愈
车马获同驱,酒醪欣共欶.惟忧弃菅蒯,敢望侍帷幄。 ——韩愈
此志且何如,希君为追琢。 ——韩愈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韩愈佳朋于此

韩愈 hán yù
(768—824) 唐代文学家,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贞元年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在文学上反对骈偶文风,提倡散体。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优良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和创新,是古文运动倡导者之一。在思想上维护儒家的传统思想,调强尧舜至孔孟的一脉相传的道统  ——《整理自网络》
幸 xìng《國語辭典》

幸 [ xìng ]

  1. 福分。如:「榮幸」、「三生有幸」。唐·司空圖〈修史亭〉詩三首之二:「甘心七十且酣歌,自算平生幸已多。」
  2. 姓。如晉代有幸靈。
  1. 意外獲得的。如:「萬幸」。《元史·卷二六·仁宗本紀三》:「諸犯贓罪已款伏及當鞫而幸免者,悉付元問官以竟其罪。」
  2. 多虧。如:「幸蒙厚愛」、「幸有大家鼎力相助。」《文選·江淹·雜體詩·王侍中 》:「去鄉三十載,幸遭天下平。」
  1. 高興。如:「慶幸」、「欣幸」、「幸災樂禍」。《公羊傳·宣公十五年》:「小人見人之厄則幸之。」
  2. 希冀、盼望。《後漢書·卷二九·鮑永傳》:「臣事更始,不能令全,慚以其眾幸富貴,故悉罷之。」
  3. 舊稱帝王皇族親臨某地。如:「巡幸」、「臨幸」。《紅樓夢·第二三回》:「話說賈元春自那日幸大觀園回宮去後,……又命在大觀園勒石,為千古風流雅事。」
兹 ( 茲 ) zī/cí
兹 [ zī ]
  1. 这,这个,此:~日。~行(xíng)。
  2. 现在:~聘请某先生为本校教员。
  3. 年:今~。来~。
  4. 同“滋”,增益;多。
  5. 古代称草席。
兹 [ cí ]
  1. 〔龟(qiū)~〕见“龟”。
得 dé/děi/de《國語辭典》

得 [ dé ]

  1. 获、取。与「失」相对而言。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孟子·告子上》:「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2. 演算产生结果。如:「三三得九。」
  3. 遇。如:「得便」、「得空即前往拜访。」
  4. 契合、适宜。如:「得体」、「得法」。汉·王襃〈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5. 快意、满足。《史记·卷六二·管晏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6. 可以、能够。如:「得过且过」、「不得抽烟!」、「得饶人处且饶人」、「所有员工均得摸彩。」
  7. 用于谈话终了之时,表反对、禁止或同意。如:「得了,别再出馊主意了!」、「得,我们就照你的方法去做。」
  1. 相当于「何」、「岂」、「那」、「怎」、「难道」等,表示反诘的语气。唐·杜甫〈后苦寒行〉二首之二:「巴东之峡生凌澌,彼苍回斡人得知。」
  1. 置于动词之后,无义。唐·杜甫〈绝句漫兴〉诗九首之二:「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得 [ de ]

  1. 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结果或性状。如:「跑得快」、「觉得很好」、「美得冒泡」。

得 [ děi ]

  1. 应该、必须、需要。如:「你总得让我把话说完。」《红楼梦·第六六回》:「出了月就起身,得半个工夫才回来。」

得 [ dǎi ]

  1. 遭受。如:「他作恶多端,得了报应也是应该的。」
佳朋
韩愈 纳凉联句 幸兹得佳朋,于此荫华桷。  ——《分类字锦》
于此(於此)yú cǐ
(1).在此。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顺天道以杀伐,时休息於此。”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依世尚同,诡时则异。有一於此,两非默置。”
(2).如此。 汉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思计此变,无伤於孤。何必自遂於此,不復还之。”
(3).至此;至今。 宋 苏轼 《潮州修韩文公庙碑》:“独 韩文公 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復归于正,盖三百年於此矣。”  ——《漢語大詞典》
荫 ( 蔭 ) yīn/yìn
荫 [ yīn ]
     ◎ 林木遮住日光所成的阴影:树~。
荫 [ yìn ]
     ◎ 庇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
华 ( 華 ) huá/huà/huā
华 [ huá ]
  1. 美丽而有光彩的:~丽。~艳。~彩。~贵。~章。~表(亦称“桓表”)。~盖。
  2. 精英:精~。含英咀(jǔ)~。
  3. 开花:~而不实。春~秋实。
  4. 繁盛:繁~。荣~富贵。
  5. 奢侈:浮~。奢~。
  6. 指中国或汉族:~夏。中~。~裔。~胄( ➊ 华夏的后裔; ➋ 贵族的后裔)。~工。
  7. 敬辞,用于跟对方有关的事物:~翰(称人书信)。~诞(称人生日)。~居(称人住宅)。
  8. 头发花白:~发(fà)。~颠(指年老)。
  9. 指时光:年~。韶~。
华 [ huà ]
  1. 〔~山〕山名,五岳中的西岳,在中国陕西省。
  2. 姓。
华 [ huā ]
  1. 同“花”,花朵。
桷 jué《國語辭典》

桷 [ jué ]

  1. 方形的屋椽,即榱。《说文解字·木部》:「桷,榱也,椽方曰桷。」《汉书·卷九一·货殖传·序》:「及周室衰,礼法堕,诸侯刻桷丹楹,大夫山节藻棁。」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