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除夜清樽满,寒庭燎火多。

张说唐代〕《岳州守岁

除夜清樽满,寒庭燎火多。舞衣连臂拂,醉坐合声歌。
至乐都忘我,冥心自委和。今年只如此,来岁知如何。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除夜清樽寒庭燎火

除夜 chú yè
(1).即除夕。 唐 张说 《岳州守岁》诗:“除夜清樽满,寒庭燎火多。”《明史·冯恩传》:“除夜无米且雨,室尽湿, 恩 读书牀上自若。” 冰心 《往事(二)》八:“是除夜的酒后,在父亲的书室里,父亲看书,我也坐近书几。”参见“ 除夕 ”。
(2).指冬至前一日之夜。《太平广记》卷三四○引《通幽录·卢顼》:“是夕冬至除夜, 卢 家方备粢盛之具。”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予读《太平广记》三百四十卷有《卢頊传》云:‘是夕,冬至除夜。’乃知 唐 人冬至前一日,亦谓之‘除夜’。”  ——《漢語大詞典》
清樽 qīng zūn
见“ 清尊 ”。  ——《漢語大詞典》
满 ( 滿 ) mǎn
满 [ mǎn ]
  1. 全部充实,没有余地:~足。~意。充~。饱~。美~。~腔热血。琳琅~目。~载而归。
  2. 到了一定的限度:~员。~月。不~周岁。
  3. 骄傲,不虚心:自~。志得意~。
  4. 十分,全:~世界(到处)。~堂灌。~天飞。~园春色。
  5. 使满,斟酒:~上一杯酒。
  6.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等省和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族。~文。~汉全席。
  7. 姓。
寒庭
云笈七签华盖徘徊轮转寒庭宝光耀耀七曜缠婴  ——《骈字类编》
燎火 liǎo huǒ
(1).延烧着的火。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燎火及室,不奔走灌注,而揖让盘旋,吾未见其焚之自息也。” 南朝 陈 徐陵 《陈公九锡文》:“拯横浦於 碣石 ,扑燎火於 崑岑 。” 唐 杜牧 《赖师贞除怀州长史等制》:“湖外饥人相聚为寇,荡覆乡县,势如燎火。”
(2).篝火。 曹禺 《王昭君》第三幕:“远望湖边上一片大大小小炙肉的燎火。”
火炬。《汉书·叙传下》:“炎炎燎火,亦允不阳。” 唐 元稹 《祭礼部庾侍郎太夫人文》:“燎火宵烬,铭旌晓翻。” 宋 陆游 《壬子除夕》诗:“前村后村燎火明,东家西家爆竹声。”  ——《漢語大詞典》
多 duō《國語辭典》

多 [ duō ]

  1. 丰富、不少。如:「多事之秋」、「友直、友谅、友多闻。」《文选·潘岳·杨荆州诔》:「多才丰艺,强记洽闻。」
  2. 有余。如:「一年多」、「十万多人」。
  1. 经常。如:「多读多写」。《文选·孔融·荐祢衡表》:「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2. 非常。表程度高。如:「多谢」、「好得多」、「快得多」。
  3. 大部分。表数量大。《孟子·梁惠王下》:「诸侯多谋伐寡人者。」《洛阳伽蓝记·卷四·法云寺》:「王侯第宅,多题为寺。」
  4. 过分、不必要。如:「多疑」、「多管闲事」。
  5. 只、只是。《论语·子张》:「多见其不知量也。」唐·徐凝〈独住僧〉诗:「多应独住山林惯,唯照寒泉自剃头。」
  1. 称美、称赞。《史记·卷一○○·季布传》:「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汉书·卷六八·霍光传》:「众庶莫不多光。」
  2. 胜、超过。明·汤显祖《紫箫记·第一○出》:「想他才似相如,貌多王粲。」
  1. 姓。如商代有多父鼎。

多 [ duó ]

  1. 何等、如何。表疑问、感叹的语气。如:「多好」、「多高」、「带大一个孩子是多么不容易啊!」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