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皇皇 huáng huáng
(1).美盛貌;庄肃貌。《诗·鲁颂·泮水》:“烝烝皇皇,不吴不扬。” 毛 传:“皇皇,美也。”《礼记·曲礼下》:“天子穆穆,诸侯皇皇。” 孔颖达 疏:“诸侯皇皇者,自庄盛也。” 唐 杜甫 《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诗:“皇皇使臣体,信是德业优。”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君臣穆穆,指青鸟以来临;文武皇皇,乘白云而至止。” 陈毅 《渡黄河作歌》:“皇皇华夏岂无人?解放军旗伸正义。”
(2).昭著貌;光明貌。《诗·小雅·皇皇者华》:“皇皇者华,于彼原隰。” 毛 传:“皇皇,犹煌煌也。”《国语·越语下》:“天道皇皇,日月以为常。” 韦昭 注:“皇皇,著明也。” 宋 姜夔 《铙歌鼓吹曲·上帝命》:“上帝命,惟皇皇。” 清 魏禧 《拟锺建新婚诗》:“玉佩陆离,华鐙皇皇。” 吴组缃 《山洪》十一:“在凄冷的星空下,河面一片皇皇的红火。”
(3).宽广貌;通达貌。《庄子·知北游》:“其来无迹,其往无崖,无门无房,四达之皇皇也。” 元 耶律楚材 《和移剌子春见寄》之一:“四海皇皇足俊贤,浪陪扶日上青天。”
(4).惶恐貌;彷徨不安貌。皇,通“ 惶 ”。《礼记·檀弓上》:“既葬,皇皇如有望而弗至。”《孟子·滕文公下》:“ 孔子 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 宋 欧阳修 《论澧州瑞木乞不宣示外廷札子》:“州县皇皇,何以存济?”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薙髮之令初下,人心益皇皇。”
向往貌。皇,通“ 暀 ”。《礼记·少仪》:“祭祀之美,齐齐皇皇。” 郑玄 注:“皇,读如归往之往。” 孔颖达 疏:“谓心所繫往。” ——《漢語大詞典》
(2).昭著貌;光明貌。《诗·小雅·皇皇者华》:“皇皇者华,于彼原隰。” 毛 传:“皇皇,犹煌煌也。”《国语·越语下》:“天道皇皇,日月以为常。” 韦昭 注:“皇皇,著明也。” 宋 姜夔 《铙歌鼓吹曲·上帝命》:“上帝命,惟皇皇。” 清 魏禧 《拟锺建新婚诗》:“玉佩陆离,华鐙皇皇。” 吴组缃 《山洪》十一:“在凄冷的星空下,河面一片皇皇的红火。”
(3).宽广貌;通达貌。《庄子·知北游》:“其来无迹,其往无崖,无门无房,四达之皇皇也。” 元 耶律楚材 《和移剌子春见寄》之一:“四海皇皇足俊贤,浪陪扶日上青天。”
(4).惶恐貌;彷徨不安貌。皇,通“ 惶 ”。《礼记·檀弓上》:“既葬,皇皇如有望而弗至。”《孟子·滕文公下》:“ 孔子 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 宋 欧阳修 《论澧州瑞木乞不宣示外廷札子》:“州县皇皇,何以存济?”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薙髮之令初下,人心益皇皇。”
向往貌。皇,通“ 暀 ”。《礼记·少仪》:“祭祀之美,齐齐皇皇。” 郑玄 注:“皇,读如归往之往。” 孔颖达 疏:“谓心所繫往。” ——《漢語大詞典》
走 zǒu《國語辭典》
走 [ zǒu ]
动- 疾行、奔跑。如:「奔走」。汉·刘熙《释名·释姿容》:「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 步行。如:「走路」。《文选·张衡·西京赋》:「走索上而相逢。」
- 逃跑。如:「逃走」、「败走」。《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 离开。如:「走开」、「我明天就要走了。」
- 泄漏。如:「走漏」、「走光」、「走电」。《水浒传·第一八回》:「三人大惊:『莫不走漏了消息,这件事发了?』」
- 接触、交往。如:「他们两家走得很勤。」
- 失去原来的形态。如:「走味」、「走样」、「走调」。
- 移动、挪动。如:「拿走」、「我的表走得很准。」、「这步棋走错了。」
- 到处游荡。参见「走江湖 」条。
- 往、去。如:「走往」、「走访」。
- 供行走的。如:「走道」。
- 供驱使的、供使役的。如:「贩夫走卒」。
- 在陆地上行动的。如:「飞禽走兽」。
- 兽类的总称。《文选·左思·吴都赋》:「穷飞走之栖宿。」
- 二一四部首之一。
声利(聲利)shēng lì
犹名利。 南朝 宋 鲍照 《咏史》:“五都矜财雄,三川养声利。” 唐 韩愈 《送区册序》:“与之翳嘉林,坐石磯,投竿而渔,陶然以乐,若能遗外声利,而不厌乎贫贱也。”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张諲》:“ 諲 , 永嘉 人,初隐 少室 下,闭门修肄,志甚勤苦,不及声利。” 清 薛福成 《送吴南屏游庐山序》:“ 巴陵 吴南屏 先生以邃学鸿文,遗外声利,家居有年。” ——《漢語大詞典》
与 ( 與 ) yǔ/yù/yú
与 [ yǔ ]
- 给:赠~。~人方便。
-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 赞助,赞许:~人为善。
- 〈书〉等待:时不我~。
- 〈连〉和:我~你。山~水。
- 〈介〉跟;向:~虎谋皮。生死~共。
- 参加:参~。~会。
- 同“欤”。
日 rì《國語辭典》
日 [ rì ]
名- 太阳。汉·王充《论衡·感虚》:「日之行也,行天星度。」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二八:「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
- 白天。与「夜」相对。《诗经·唐风·葛生》:「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孟子·离娄下》:「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 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 每天。《易经·大畜卦·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
- 特定的一日。如:「国庆日」、「生日」。《书经·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 季节。如:「春日」、「冬日」。
- 光阴。《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下》:「旷日经年,靡有毫厘之验,足以揆今。」
- 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一日有二十四小时。如:「家无三日粮」。
- 从前、往昔。《左传·文公七年》:「日卫不睦,故取其地。」《国语·晋语四》:「日,吾来此也,非以狄为荣,可以成事也。」
- 日本的简称。如:「中日条约」、「中、美、英、日、法」。
- 二一四部首之一。
日 [ mì ]
名- 人名用字。如汉代有金日䃅。
争 ( 爭 ) zhēng《國語辭典》
- 「争 」的异体字。
寸晷 cùn guǐ
犹寸阴。晷,日影。借指小段时间。 晋 潘尼 《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诗:“寸晷惟寳,岂无璵璠。” 唐 贾岛 《答王参》诗:“寸晷不相待,四时互如竞。” 清 方苞 《七思·弟椒涂》诗:“惜寸晷兮绎经书,每发问兮心开余。”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