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周才当要职,美誉著群听。

韩琦宋代〕《寄题西京致政张郎中静居院

休官得宴闲,理固居处静。中或不自达,触物挠天性。

遂令优游心,反致寂寞病。二川有耆英,识岂斯人并。

周才当要职,美誉著群听。气体殊未衰,援礼请还政。

安车得西归,芜没治三径。萧然绝世纷,日以道自胜。

以静名厥居,内外了相称。君怀本清虚,复此林泉莹。

君道本和乐,况有琴樽命。新堂辟四隅,立意尤高迥。

夷襟造真境,友益具子令。药品稽神仙,门法尚忠正。

肌肤松菊香,庭砌芝兰盛。天宜锡难老,以示君子庆。

予亦希君者,误宠窃机柄。无裨紫极尊,动有赤松兴。

报国苟锱铢,窜身违陷阱。雅志呈未谐,高山徒景行。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周才要职美誉群听

周才 zhōu cái
亦作“ 周材 ”。
(1).济世之才。《文选·王康琚〈反招隐诗〉》:“周才信众人,偏智任诸己。” 李善 注:“以出仕为周才,隐居为偏智。” 唐 杜甫 《山寺》诗:“以兹抚士卒,孰曰非周才。” 仇兆鳌 注:“若移此奉佛之心,以抚恤军士,岂非弘济才乎?”
(2).指有济世之才的人。 宋 曾巩 《吏部尚书制》:“其於程能议功,定勋颁爵,当率厥属,谨循科条,非得周材,曷称兹位?”  ——《漢語大詞典》
当 ( 噹 當 ) dāng/dàng
当 [ dāng ]
  1. 充任,担任:充~。担(dān )~。~之无愧。
  2. 掌管,主持:~家。~权。~政。
  3. 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时。~代。~初。~今。~即(立即)。~年。~街。~院。
  4. 面对着:~面。~机立断。首~其冲。
  5. 相称,相配:旗鼓相~。~量(liáng)。
  6. 应该:应~。理~。老~益壮。
  7. 抵敌:万夫不~之勇。
  8. 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该~何罪。
  9. 顶端,头:瓦~。
  10. 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
当 [ dàng ]
  1. 合宜:恰~。适~。妥~。
  2. 抵得上,等于:一个人~俩人用。
  3. 姑且作为:~做。长歌~哭。安步~车。
  4. 认为:我~你已经回家了。
  5. 在同一时间:~日。~年。~世。
  6. 吃亏,受骗:上~。
  7. 抵押:抵~。押~。典~(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dang •ㄉㄤ
  1. 后缀。龙潜庵 《宋元语词集释•题记》:“当,作为人称的附缀,如‘吾当’、‘卿当’、‘尔当’之类。”
要职(要職)yào zhí
重要的职位。《后汉书·朱晖传》:“ 冀 不纳,而纵放日滋,遂復赂遗左右,交通宦者,任其子弟、宾客以为州郡要职。” 唐 韩愈 《郑公神道碑文》:“部将有因贵人求要职者,公不用,用老而有功无势而远者。” 明 方孝孺 《正俗》:“然而暴戾贪鄙,用其族类以处要职。” 茅盾 《子夜》六:“正要请教 曾二少爷 在 双桥镇 上担任什么要职。”  ——《漢語大詞典》
美誉(美譽)měi yù
(1).好声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名实》:“祖考之嘉名美誉,亦子孙之冕服墙宇也。”《新唐书·杜兼传》:“僚官 韦赏 、 陆楚 皆闻家子,有美誉。” 明 宋濂 《赠定岩上人入东序》:“ 吴兴 士族积菩提之因,励精进之学;美誉流於四方,纯行信於四众。”
(2).赞美。 胡也频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十四:“他得了同志们的敬重和美誉。”  ——《漢語大詞典》
著 zhù/zhuó/zhe《國語辭典》

著 [ zhù ]

  1. 显露、表现。《礼记·大学》:「揜其不善而著其善。」
  2. 标举、标示。《礼记·祭法》:「帝喾能序星辰以著众。」《汉书·卷六○·杜周传》:「若此,则流言消释,疑惑著明。」
  3. 撰述、写作。《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传》:「于是老子迺著书上下篇。」《文选·曹丕·与吴质书》:「著《中论》二十余篇,成一家之言。」
  4. 记载。《墨子·明鬼下》:「周人从者莫不见,远者莫不闻,著在周之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初,斐豹隶也,著于丹书。」
  1. 文章、作品的通称。如:「名著」、「巨著」。
  2. 《诗经·齐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著〉,刺时也。」或亦指嫁者即事之诗。首章三句为:「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著,与宁通,指门屏之间。而,语尾助词,无义。充耳,以玉塞耳。以素,系以素丝。尚,加也。琼华,美玉。
  1. 显明。如:「显著的差别」。

著 [ zháo ]

  1. 表示状态的持续或已有了结果。如:「灯点著了」、「找著了」、「睡著了」。
  2. 接触。如:「上不著天,下不著地」、「前不搭村,后不著店」。
  3. 陷入、中计。如:「他著了我的道了。」
  1. 恰好、得当。如:「这笔钱真花著了。」

著 [ zhuó ]

  1. 穿上。《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著我绣裌裙,事事四五通。」唐·李白〈上元夫人〉诗:「裘披青毛锦,身著赤霜袍。」
  2. 附、接触。如:「附著」。《国语·晋语四》:「今戾久矣,戾久将底。底著滞淫,谁能兴之?」《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3. 及、到。如:「著陆」。《三国志·卷二六·魏书·田豫传》:「贼还,果遇恶风,船皆触山沉没,波荡著岸。」唐·沈佺期〈杂诗〉三首之二:「妾家临渭北,春梦著辽西。」
  4. 开花或结果。唐·王维〈杂诗〉三首之二:「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宋·苏轼〈周教授索枸杞因以诗赠录呈广倅萧大夫〉诗:「春根夏苗秋著子,尽付天随耻充腹。」
  5. 命令、差使。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我著你但去处行监坐守,谁著你迤逗的胡行乱走?」《西游记·第一三回》:「接至里面供给了,著僧纲请往福原等安歇。」
  1. 下棋行子。如:「棋高一著」。
  2. 处事的方法、计策。如:「失著」、「无著」。
  3. 事情的归宿。如:「著落」。

著 [ zhe ]

  1. 表示动作正持续进行。如:「坐著」、「正说著话」。
  2. 表示动作的存有。如:「镶著花边儿」、「贴著标语」。
  3. 表示某种情形的程度。如:「他可聪明著呢!」、「这石头沉著呢!」
  4. 表示命令或嘱咐的语气。如:「你慢著!」、「你可要记著!」

著 [ zhāo ]

  1. 计策、方法。《水浒传·第二回》:「三十六著,走为上著。」
  1. 放置。晋·陶渊明〈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文成示温,温以著坐处。」
  2. 受。如:「著风」、「著凉」。
  3. 发生。如:「著急」、「著慌」。
  1. 北方方言。指意见相合、同意。如:「著哇!这正合我意。」
群听(羣聽)
众人的听闻和感受。 宋 姚铉 《〈唐文粹〉序》:“洎 张燕公 以辅相之才,专譔述之任,雄辞逸气,耸动羣听。”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