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齐鲁足兵甲,燕赵多娉婷。

于濆唐代〕《古征战

高峰凌青冥,深穴万丈坑。皇天自山谷,焉得人心平。
齐鲁足兵甲,燕赵多娉婷。仍闻丽水中,日日黄金生。
苟非夷齐心,岂得无战争。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足兵燕赵娉婷

齐 ( 齊 ) qí/jì/zī/zhāi
齐 [ qí ]
  1. 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整。参差不~。
  2. 达到,跟什么一般平:见贤思~。河水~腰深。
  3. 同时;同样;一起:~名。~声。~心协力。一~前进。
  4. 全;完全:~全。人到~了。
  5.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
  6. 中国朝代名:南朝~。北朝~。
齐 [ jì ]
  1. 调剂: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药也。后作“剂”。
  2. 药剂:处~不过数种。后作“剂”。
  3. 界限;分际:百年,寿之大~。
  4. 成功;成熟:事能得~。后作“济”。
齐 [ zī ]
  1. 同“粢”。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
齐 [ zhāi ]
  1. 同“斋”。
  2. 斋戒:~三日而后行。
  3. 庄敬:~庄。~严。
鲁 ( 魯 ) lǔ
鲁 [ lǔ ]
  1. 愚拙,蠢笨:愚~。粗~。~莽。
  2. 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西南部。
  3. 山东省的别称。
  4. 姓。
足兵 zú bīng
充足的军备。《新唐书·刘昌传》:“ 李光弼 在 河阳 , 江 淮 足兵,势必来援。” 明 刘基 《筑城词》:“寄语筑城人,城高固自好,更须足食仍足兵,不然 劒阁 潼关 且难保。” 清 袁枚 《卮言》诗:“足兵与足食,亦不序原委。”参见“ 足食足兵 ”。  ——《漢語大詞典》
甲 jiǎ《國語辭典》

甲 [ jiǎ ]

  1. 天干的第一位。
  2. 古代軍人穿的護身衣物。以皮革或金屬片製成。如:「盔甲」、「鎧甲」、「披甲」。《孟子·梁惠王上》:「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3. 指軍人、兵士。《左傳·宣公二年》:「伏甲將攻之。」
  4. 動物身上具有保護作用的硬殼。如:「龜甲」、「鱗甲」。
  5. 手指、腳趾上的角質硬殼。如:「指甲」、「腳趾甲」。
  6. 引申為圍護於物體外的堅硬保護殼。如:「裝甲車」。
  7. 古代基層治安制度的戶口編制名稱。如:「保甲」。元·施惠《幽閨記·第六齣》:「奉上司明文,遍張文榜,畫影圖形,十家為甲,排門粉壁,各處挨捕。」
  8. 量詞。臺灣計算地積的單位。一甲有二千九百三十四坪,等於零點九七公頃。
  1. 等第最優的。如:「甲等」、「甲級」。
  1. 超出群眾、位居首位。如:「富甲天下」、「桂林山水甲天下」。
  1. 假定的代名詞。如:「某甲」、「甲地」。北齊·顏之推〈還魂志〉:「婢逐呼云:『某甲欲奸我!』濟即令人殺之。」

甲 [ jià ]

  1. 動物名。指甲魚。脊椎動物亞門爬蟲綱龜鱉目。外形像龜,背甲呈灰黑色,有軟皮。腹部白色或淡黃色。頸部甚長,四肢粗短,有厚蹼。多棲息於湖沼等溫、熱帶水域。背甲圓形,邊緣柔軟,肉供食用,甲殼可入藥。也稱為「鱉」。
燕赵(燕趙)yān zhào
(1).指 战国 时 燕 赵 二国。亦泛指其所在地区,即今 河北省 北部及 山西省 西部一带。《史记·春申君列传》:“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约天下,是 燕 赵 无 齐 楚 , 齐 楚 无 燕 赵 也。” 唐 崔湜 《景龙二年春日赴襄阳途中言志》诗:“余本 燕 赵 人,秉心愚且直。” 明 章美中 《秋思》诗:“凉风起 燕 赵 ,万里浮云阴。” 朱德 《太行春感》诗:“从来 燕 赵 多豪杰,驱逐 倭 儿共一樽。”
(2).《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有“ 燕 赵 多佳人,美者颜如玉”句,后因以“燕赵”指美女或舞女歌姬。 南朝 梁武帝 《戏作》诗:“长袂必留客,清哇咸绕梁。 燕 赵 羞容止, 西 妲 惭芬芳。” 宋 苏舜钦 《昇阳殿故址》诗:“髑髏今成堆,皆昔 燕 赵 面。”  ——《漢語大詞典》
多 duō《國語辭典》

多 [ duō ]

  1. 丰富、不少。如:「多事之秋」、「友直、友谅、友多闻。」《文选·潘岳·杨荆州诔》:「多才丰艺,强记洽闻。」
  2. 有余。如:「一年多」、「十万多人」。
  1. 经常。如:「多读多写」。《文选·孔融·荐祢衡表》:「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2. 非常。表程度高。如:「多谢」、「好得多」、「快得多」。
  3. 大部分。表数量大。《孟子·梁惠王下》:「诸侯多谋伐寡人者。」《洛阳伽蓝记·卷四·法云寺》:「王侯第宅,多题为寺。」
  4. 过分、不必要。如:「多疑」、「多管闲事」。
  5. 只、只是。《论语·子张》:「多见其不知量也。」唐·徐凝〈独住僧〉诗:「多应独住山林惯,唯照寒泉自剃头。」
  1. 称美、称赞。《史记·卷一○○·季布传》:「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汉书·卷六八·霍光传》:「众庶莫不多光。」
  2. 胜、超过。明·汤显祖《紫箫记·第一○出》:「想他才似相如,貌多王粲。」
  1. 姓。如商代有多父鼎。

多 [ duó ]

  1. 何等、如何。表疑问、感叹的语气。如:「多好」、「多高」、「带大一个孩子是多么不容易啊!」
娉婷 pīng tíng
(1).姿态美好貌。 汉 辛延年 《羽林郎》诗:“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 唐 柳宗元 《韦道安》诗:“货财足非恡,二女皆娉婷。” 宋 辛弃疾 《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词:“一川明月疎星,浣纱人影娉婷。”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迎施》:“真娇艳,果娉婷,一段风流画不成。” 茅盾 《追求》五:“两位都是颀长,肥臀,细腰,但 陆女士 似乎更多一点娉婷的姿态。”
(2).美人;佳人。 唐 乔知之 《绿珠篇》:“ 石 家 金谷 重新声,明珠十斛买娉婷。”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一折:“则见展翅忙呼万岁声,惊的那娉婷将鑾驾迎。” 清 李渔 《意中缘·借兵》:“专望你提精劲,救娉婷,锄梟獍。”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