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符:坦率对万乘,偈答无所避。
段成式〔唐代〕《游长安诸寺联句。光宅坊光宅寺。中禅师影堂联句》
名下固无虚,敖曹貌严毅。洞达见空王,圆融入佛地。 ——张希复
一言当要害,忽忽醒诸醉。不动须弥山,多方辩无匮。 ——郑符
坦率对万乘,偈答无所避。尔如毗沙门,外形如脱履。 ——段成式
但以理为量,不语怪力事。木石摧贡高,慈悲引贪恚。 ——升上人
当时乏支许,何人契深致。随宜讵说三,直下开不二。 ——段成式
一言当要害,忽忽醒诸醉。不动须弥山,多方辩无匮。 ——郑符
坦率对万乘,偈答无所避。尔如毗沙门,外形如脱履。 ——段成式
但以理为量,不语怪力事。木石摧贡高,慈悲引贪恚。 ——升上人
当时乏支许,何人契深致。随宜讵说三,直下开不二。 ——段成式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郑 ( 鄭 ) zhèng
郑 [ zhèng ]
-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新郑县一带:~人买履(讽喻那些只相信教条,不顾客观实际的人)。
- 姓。
符 fú《國語辭典》
符 [ fú ]
名- 古代用为凭信的器物,刻字在竹、木、金、玉、铜之上,剖为两半,各执其一,相合以为征信。如:「虎符」。《史记·卷八·高祖纪》:「乃论功,与诸列侯剖符行封。」
- 文件、凭证。北齐·颜之推《冤魂志·徐铁臼》:「我母诉怨于天,今得天曹符,来取铁杵。」
- 祥瑞的征兆。《后汉书·卷四·孝和帝等纪·赞曰》:「抑没祥符,登显时德。」
- 标记、记号。如:「音符」、「符号」。
- 一种道士用来避邪、驱使鬼神的神秘文字。如:「符咒」。《抱朴子·内篇·登陟》:「带升山符,出门作周身三五法。」
- 姓。如唐代有符令奇。
- 相合、吻合。如:「符合」、「名实相符」。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
坦率 tǎn shuài
(1).坦白直率。《晋书·庾亮传》:“ 亮 在 武昌 ,诸佐吏 殷浩 之徒,乘秋夜往共登南楼,俄而不觉 亮 至,诸人将起避之。 亮 徐曰:‘诸君少住,老子於此处兴復不浅。’便据胡牀与 浩 等谈咏竟坐。其坦率行己,多此类也。”《北史·李广传》:“坦率无私,为士流所爱。”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芳华》:“婢极坦率,直前以身蔽女,而应答曰:‘何处小郎,强来与人家闺秀语!’” 茹志鹃 《阿舒》:“眼睛睁得大大的,这是一对清得象泉水似的眼睛,带着惊讶,欢喜,坦率地看着人。”
(2).指粗疏,粗心。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宋济 老于场,举止可笑,尝试赋,误失官韵,乃抚膺曰:‘ 宋五 又坦率矣!’”
(3).谓游憩。 唐 高彦休 《唐阙史·卢尚书庄堕雷公》:“ 乾符 乙未岁,有乡荐之士,相与避暑,坦率于西亭,钓罢奕棋之际,阴云暴兴。” ——《漢語大詞典》
(2).指粗疏,粗心。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宋济 老于场,举止可笑,尝试赋,误失官韵,乃抚膺曰:‘ 宋五 又坦率矣!’”
(3).谓游憩。 唐 高彦休 《唐阙史·卢尚书庄堕雷公》:“ 乾符 乙未岁,有乡荐之士,相与避暑,坦率于西亭,钓罢奕棋之际,阴云暴兴。” ——《漢語大詞典》
对 ( 對 ) duì
对 [ duì ]
- 答,答话,回答:~答如流。无言以~。
- 朝着:~酒当歌。
- 处于相反方向的:~面。
- 跟,和:~他商量一下。
- 互相,彼此相向地:~立。~流。~接。~称(chèn)。~峙。
- 说明事物的关系:~于。~这事有意见。
- 看待,应付:~待。
- 照着样检查:核~。校(jiào )~。
- 投合,适合,使相合:~应(yìng )。~劲。
- 正确,正常,表肯定的答语:神色不~。
- 双,成双的:配~。~偶。~仗(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做成对偶的语句)。
- 平分,一半:~开。
- 搀和(多指液体):~水。
- 量词,双:一~鹦鹉。
万乘(萬乘)wàn shèng
(1).万辆兵车。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韩非子·五蠹》:“万乘之国莫敢自顿於坚城之下,而使强敌裁其弊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序》:“灵檣千艘,靁輜万乘。”
(2). 周 制,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因以“万乘”指天子。《孟子·梁惠王上》:“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赵岐 注:“万乘,兵车万乘,谓天子也。”
(3).指帝王,帝位。《汉书·蒯通传》:“随廝养之役者,失万乘之权;守儋石之禄者,闕卿相之位。” 唐 贾岛 《上邠宁邢司徒》诗:“马走千蹄朝万乘,地分三郡拥双旌。” 明 高启 《张中丞庙》诗:“江头老臣泪暗滴,万乘西去关山长。” 清 昭梿 《啸亭续录·亲祷》:“二圣軫念农食惟艰,甘屈万乘之尊为民请命。”
(4).指能出兵车万乘的大国。亦泛指国家。《韩非子·孤愤》:“万乘之患,大臣太重;千乘之患,左右太信:此人主之所公患也。”《史记·李斯列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南史·儒林传·沈文阿》:“夫千人无君,不败则乱;万乘无主,不危则亡。” ——《漢語大詞典》
(2). 周 制,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因以“万乘”指天子。《孟子·梁惠王上》:“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赵岐 注:“万乘,兵车万乘,谓天子也。”
(3).指帝王,帝位。《汉书·蒯通传》:“随廝养之役者,失万乘之权;守儋石之禄者,闕卿相之位。” 唐 贾岛 《上邠宁邢司徒》诗:“马走千蹄朝万乘,地分三郡拥双旌。” 明 高启 《张中丞庙》诗:“江头老臣泪暗滴,万乘西去关山长。” 清 昭梿 《啸亭续录·亲祷》:“二圣軫念农食惟艰,甘屈万乘之尊为民请命。”
(4).指能出兵车万乘的大国。亦泛指国家。《韩非子·孤愤》:“万乘之患,大臣太重;千乘之患,左右太信:此人主之所公患也。”《史记·李斯列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南史·儒林传·沈文阿》:“夫千人无君,不败则乱;万乘无主,不危则亡。” ——《漢語大詞典》
偈 jì/jié《國語辭典》
偈 [ jié ]
形- 疾驰。《广雅·释诂》:「偈,疾也。」《诗经·桧风·匪风》:「匪风发兮,匪车偈兮。」《文选·宋玉·高唐赋》:「偈兮若驾驷马,建羽旗。」
- 勇武。《广韵·入声·薛韵》:「偈,武也。」汉·扬雄《太玄经·卷六·𫔵》:「辅其折,廅其缺,其人晖且偈。」
偈 [ jì ]
名- 佛教文学的诗歌,无韵。音译相当于梵语gāthā的原文,义译为颂。每偈由四句构成。《五灯会元·卷一·五祖弘忍大满禅师》:「卢自秉烛,请别驾张日用于秀偈之侧,写一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答 dá/dā《國語辭典》
答 [ dá ]
動- 應對、回覆別人的問題。如:「回答」、「答覆」、「笑而不答」。
- 接受他人的恩惠而加以回報。如:「報答」、「答謝」。
答 [ dā ]
動- 應允、對答。如:「答應」。
- 理睬、打招呼。如:「答理」。
- 參見「[[答答]]」條。
- 姓。如古代有陶邑大夫答子,為答姓之始。
无所(無所)wú suǒ
(1).没有地方;没有处所。 汉 枚乘 《七发》:“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内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无所。” 唐 韩愈 《祭张给事文》:“上不负汝,为此不祥,将死无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细柳》:“积数月,乞食无所,憔悴自归。”
(2).表示否定不必明言或不可明言的人或事物。《周礼·考工记·轮人》:“无所取之,取诸圜也。” 郑玄 注:“非有他也,圜使之然也。”《后汉书·杜乔传》:“先是 李固 见废,内外丧气,羣臣侧足而立,唯 乔 正色无所回橈。”《通典·食货九》:“ 后魏 初至 太和 钱货无所用也。” 明 陈文烛 《〈少室山房笔丛〉序》:“大哉 孔子 !博学无所成名。” 瞿秋白 《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漂亮是美,‘艺术的价值’也是美--抽象的美,无所附丽的美。” ——《漢語大詞典》
(2).表示否定不必明言或不可明言的人或事物。《周礼·考工记·轮人》:“无所取之,取诸圜也。” 郑玄 注:“非有他也,圜使之然也。”《后汉书·杜乔传》:“先是 李固 见废,内外丧气,羣臣侧足而立,唯 乔 正色无所回橈。”《通典·食货九》:“ 后魏 初至 太和 钱货无所用也。” 明 陈文烛 《〈少室山房笔丛〉序》:“大哉 孔子 !博学无所成名。” 瞿秋白 《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漂亮是美,‘艺术的价值’也是美--抽象的美,无所附丽的美。” ——《漢語大詞典》
避 bì《國語辭典》
避 [ bì ]
动- 躲开。如:「避雨」、「避暑」、「避风港」、「退避三舍」。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唐·李白〈蜀道难〉:「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 隐去、离开。如:「避世」、「避讳」。《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
- 免、防止。如:「避雷针」、「避孕」。《吕氏春秋·季冬纪·介立》:「脆弱者拜请以避死。」汉·高诱·注:「避,犹免也。」
- 让。汉·鼌错〈论贵粟疏〉:「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唐·杜甫〈饮中八僊歌〉:「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避 [ bèi ]
- (一)之又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