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然:时见琳琅,惜哉榛楛。
帝出于震,文明始敷。 ——潘述
山岳降气,龟龙负图。 ——裴济
爰有书契,乃立典谟。 ——皎然
先知孔圣,飞步天衢。 ——汤衡
汉承秦弊,尊儒尚学。 ——潘述
百氏六经,九流七略。 ——裴济
屈宋接武,班马继作。 ——皎然
或颂燕然,或赞麟阁。 ——汤衡
降及三祖,始变二雅。 ——潘述
仲宣闲和,公干萧洒。 ——皎然
士衡安仁,不史不野。 ——皎然
左张精奥,嵇阮高寡。 ——汤衡
暨于江表,其文郁兴。 ——汤衡
绮丽争发,繁芜则惩。 ——潘述
词晔春华,思清冬冰。 ——潘述
景纯跌宕,游仙独步。 ——汤衡
青云其情,白璧其句。 ——汤衡
灵运山水,实多奇趣。 ——潘述
远派孤峰,龙腾凤翥。 ——潘述
陶令田园,匠意真直。 ——皎然
春柳寒松,不凋不饰。 ——皎然
江淹杂体,方见才力。 ——汤衡
拟之信工,似而不逼。 ——汤衡
鲍昭从军,主意危苦。 ——潘述
气胜其词,雅愧于古。 ——潘述
隐侯似病,创制规矩。 ——皎然
时见琳琅,惜哉榛楛。 ——皎然
谢脁秀发,词理翩翩。 ——汤衡
孤标爽迈,深造精研。 ——汤衡
惠休翰林,别白离坚。 ——潘述
有会必惬,无惭曩贤。 ——潘述
吴均颇劲,失于典裁。 ——皎然
竟乏波澜,徒工边塞。 ——皎然
彼柳吴兴,高视时辈。 ——汤衡
汀洲一篇,风流寡对。 ——汤衡
何逊清切,所得必新。 ——潘述
缘情既密,象物又真。 ——潘述
江总征正,未越常伦。 ——皎然
时合风兴,或无淄磷。 ——皎然
二杜繁俗,三刘琐碎。 ——汤衡
陈徐之流,阴张之辈。 ——汤衡
伊数公者,阃域之外。 ——潘述
吁此以还,有固斯郐。 ——潘述
山岳降气,龟龙负图。 ——裴济
爰有书契,乃立典谟。 ——皎然
先知孔圣,飞步天衢。 ——汤衡
汉承秦弊,尊儒尚学。 ——潘述
百氏六经,九流七略。 ——裴济
屈宋接武,班马继作。 ——皎然
或颂燕然,或赞麟阁。 ——汤衡
降及三祖,始变二雅。 ——潘述
仲宣闲和,公干萧洒。 ——皎然
士衡安仁,不史不野。 ——皎然
左张精奥,嵇阮高寡。 ——汤衡
暨于江表,其文郁兴。 ——汤衡
绮丽争发,繁芜则惩。 ——潘述
词晔春华,思清冬冰。 ——潘述
景纯跌宕,游仙独步。 ——汤衡
青云其情,白璧其句。 ——汤衡
灵运山水,实多奇趣。 ——潘述
远派孤峰,龙腾凤翥。 ——潘述
陶令田园,匠意真直。 ——皎然
春柳寒松,不凋不饰。 ——皎然
江淹杂体,方见才力。 ——汤衡
拟之信工,似而不逼。 ——汤衡
鲍昭从军,主意危苦。 ——潘述
气胜其词,雅愧于古。 ——潘述
隐侯似病,创制规矩。 ——皎然
时见琳琅,惜哉榛楛。 ——皎然
谢脁秀发,词理翩翩。 ——汤衡
孤标爽迈,深造精研。 ——汤衡
惠休翰林,别白离坚。 ——潘述
有会必惬,无惭曩贤。 ——潘述
吴均颇劲,失于典裁。 ——皎然
竟乏波澜,徒工边塞。 ——皎然
彼柳吴兴,高视时辈。 ——汤衡
汀洲一篇,风流寡对。 ——汤衡
何逊清切,所得必新。 ——潘述
缘情既密,象物又真。 ——潘述
江总征正,未越常伦。 ——皎然
时合风兴,或无淄磷。 ——皎然
二杜繁俗,三刘琐碎。 ——汤衡
陈徐之流,阴张之辈。 ——汤衡
伊数公者,阃域之外。 ——潘述
吁此以还,有固斯郐。 ——潘述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皎然 jiǎo rán
(1).明亮洁白貌。《汉书·天文志》:“ 元延 元年四月丁酉日餔时,天暒晏,殷殷如雷声,有流星头大如缶,长十餘丈,皎然赤白色,从日下东南去。”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居 山阴 ,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偟,咏 左思 《招隐》诗。” 唐 陆龟蒙 皮日休 《寒夜联句》:“况闻风篁上,摆落残冻雪。寂尔万籟清,皎然诸靄灭。” 明 谢谠 《四喜记·佳期重会》:“冰轮乍皎然,正中天,懽娱不觉宵光半。”
(2).高洁貌。《后汉书·王畅传》:“ 蘧伯玉 耻独为君子,府君不希 孔圣 之明训,而慕 夷 齐 之末操,无乃皎然自贵於世乎?” 明 方孝孺 《袁安卧雪图赞》:“烈烈司徒,处困不折。志行皎然,与雪俱洁。”
(3).清晰貌;分明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抗喉矫舌之差,攒脣激齿之异,廉肉相準,皎然可分。” 唐 孟郊 《送孟寂赴举》诗:“浊水无白日,清流鉴苍旻。贤愚皎然别,结交当有因。” 清 龚自珍 《与江居士笺》:“所可喜者,中夜皎然,於本来此心,知无损已尔。” 李新 《〈红楼梦〉新评》:“殊不知视妇女如珍宝之心,皎然如见,此不可为讳者也。” ——《漢語大詞典》
(2).高洁貌。《后汉书·王畅传》:“ 蘧伯玉 耻独为君子,府君不希 孔圣 之明训,而慕 夷 齐 之末操,无乃皎然自贵於世乎?” 明 方孝孺 《袁安卧雪图赞》:“烈烈司徒,处困不折。志行皎然,与雪俱洁。”
(3).清晰貌;分明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抗喉矫舌之差,攒脣激齿之异,廉肉相準,皎然可分。” 唐 孟郊 《送孟寂赴举》诗:“浊水无白日,清流鉴苍旻。贤愚皎然别,结交当有因。” 清 龚自珍 《与江居士笺》:“所可喜者,中夜皎然,於本来此心,知无损已尔。” 李新 《〈红楼梦〉新评》:“殊不知视妇女如珍宝之心,皎然如见,此不可为讳者也。” ——《漢語大詞典》
时见(時見)shí jiàn
(1).指诸侯不在规定期间朝见天子。《周礼·春官·大宗伯》:“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覲,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 郑玄 注:“时见者,言无常期。”
(2).常见。 唐 李白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鐘。” 唐 戴叔伦 《过柳溪道院》诗:“日斜深巷无人跡,时见梨花片片飞。” ——《漢語大詞典》
(2).常见。 唐 李白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鐘。” 唐 戴叔伦 《过柳溪道院》诗:“日斜深巷无人跡,时见梨花片片飞。” ——《漢語大詞典》
琳琅(琳瑯)lín láng
亦作“ 琳瑯 ”。
(1).精美的玉石。 汉 张衡 《南都赋》:“琢琱狎猎,金银琳琅。” 宋 司马光 《奉和济川代书三十韵寄诸同舍》:“琳琅固无价, 燕 石敢沽诸。” 明 何景明 《七述》:“绘若黼黻,曄如琳瑯。”
(2).借指美好的事物。指优美诗文、珍贵书籍。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崇琬琰於怀抱之内,吐琳瑯於毛墨之端。” 唐 李群玉 《自澧浦东游江表》诗:“文襟即 玄圃 ,笔下成琳琅。” 宋 李昴英 《贺新郎·再用韵饯吴宪》词:“想胸蟠,蕊闕琳琅笈。真作者,世难及。” 清 秋瑾 《梅十章》之八:“留得琳瑯千万句,锦函双繫碧丝縚。” 宁调元 《感旧集定庵句》诗之六:“ 緑珠 不爱珊瑚树,合配琳瑯万轴身。”
(3).借指美好的事物。指优秀人材。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有人诣 王太尉 ,遇 安丰 、大将军、丞相在坐,往别屋见 季胤 、 平子 。还语人曰:‘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 唐 刘禹锡 《送王师鲁协律赴湖南使幕》诗:“素风传竹帛,高价聘琳瑯。” 宋 曾巩 《寄孙莘老湖州墨妙亭》诗:“好事今推 霅溪 守,故开新馆集琳瑯。”
(4).玉石相击声。《楚辞·九歌·东皇太一》:“抚长剑兮玉珥,璆鏘鸣兮琳琅。” 晋 挚虞 《思游赋》:“要华电之煜爚兮,珮玉衡之琳琅。” 明 高濂 《玉簪记·重效》:“翠裙摇玉响琳瑯。”
(5).泛指清脆美妙的声音。《云笈七籤》卷十六:“仰诵洞章,啸咏琳琅。” 宋 沈辽 《宴集》诗:“尤爱簷间竹,风来响琳瑯。” 清 汪懋麟 《祭诰封光禄大夫陈太公文》:“众宾杂遝,笑语琳瑯。” ——《漢語大詞典》
(1).精美的玉石。 汉 张衡 《南都赋》:“琢琱狎猎,金银琳琅。” 宋 司马光 《奉和济川代书三十韵寄诸同舍》:“琳琅固无价, 燕 石敢沽诸。” 明 何景明 《七述》:“绘若黼黻,曄如琳瑯。”
(2).借指美好的事物。指优美诗文、珍贵书籍。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崇琬琰於怀抱之内,吐琳瑯於毛墨之端。” 唐 李群玉 《自澧浦东游江表》诗:“文襟即 玄圃 ,笔下成琳琅。” 宋 李昴英 《贺新郎·再用韵饯吴宪》词:“想胸蟠,蕊闕琳琅笈。真作者,世难及。” 清 秋瑾 《梅十章》之八:“留得琳瑯千万句,锦函双繫碧丝縚。” 宁调元 《感旧集定庵句》诗之六:“ 緑珠 不爱珊瑚树,合配琳瑯万轴身。”
(3).借指美好的事物。指优秀人材。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有人诣 王太尉 ,遇 安丰 、大将军、丞相在坐,往别屋见 季胤 、 平子 。还语人曰:‘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 唐 刘禹锡 《送王师鲁协律赴湖南使幕》诗:“素风传竹帛,高价聘琳瑯。” 宋 曾巩 《寄孙莘老湖州墨妙亭》诗:“好事今推 霅溪 守,故开新馆集琳瑯。”
(4).玉石相击声。《楚辞·九歌·东皇太一》:“抚长剑兮玉珥,璆鏘鸣兮琳琅。” 晋 挚虞 《思游赋》:“要华电之煜爚兮,珮玉衡之琳琅。” 明 高濂 《玉簪记·重效》:“翠裙摇玉响琳瑯。”
(5).泛指清脆美妙的声音。《云笈七籤》卷十六:“仰诵洞章,啸咏琳琅。” 宋 沈辽 《宴集》诗:“尤爱簷间竹,风来响琳瑯。” 清 汪懋麟 《祭诰封光禄大夫陈太公文》:“众宾杂遝,笑语琳瑯。” ——《漢語大詞典》
惜 xī《國語辭典》
惜 [ xí ]
动- 爱怜、珍视、舍不得。如:「惜福」、「吝惜」、「爱惜」、「死不足惜」、「怜香惜玉」。唐·白居易〈日长〉诗:「爱水多櫂舟,惜花不扫地。」
- 悲痛、哀伤。如:「痛惜」。《文选·陆机·叹逝赋》:「望汤谷以企予,惜此景之屡戢。」《聊斋志异·卷八·张贡士》:「犹述其曲文,惜不能全忆。」
哉 zāi《國語辭典》
哉 [ zāi ]
副- 始。《尔雅·释诂》:「哉,始也。」
- 表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如:「何足道哉!」《诗经·邶风·北门》:「天实为之,谓之何哉?」《孟子·滕文公下》:「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
- 表示惊叹的语气。如:「大哉中华!」。《文选·宋玉·风赋》:「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 表示悲哀的语气。如:「呜呼哀哉!」
- 表示肯定的语气。《左传·宣公十一年》:「对曰:『犹可辞乎?』王曰:『可哉。』」
- 吴语。表示事情已经发生。《海上花列传·第一回》:「比仔从前省得多哉。」同「了 」。
榛楛 zhēn kǔ
(1).榛木与楛木。泛指丛生的杂木。《诗·大雅·旱麓》:“瞻彼 旱 麓,榛楛济济。”《山海经·西山经》:“ 上申之山 ,上无草木,而多硌石;下多榛楛,兽多白鹿。”
(2).喻平庸之物。《文选·陆机〈文赋〉》:“彼榛楛之勿翦,亦蒙荣於集翠。缀《下里》於《白雪》,吾亦济夫所伟。” 李善 注:“榛楛,喻庸音也。以珠玉之句既存,故榛楛之辞亦美。”《四库全书总目·别集存目三·嵩渚集》:“自定己作乃不能尽翦榛楛,信乎割爱之难也。” ——《漢語大詞典》
(2).喻平庸之物。《文选·陆机〈文赋〉》:“彼榛楛之勿翦,亦蒙荣於集翠。缀《下里》於《白雪》,吾亦济夫所伟。” 李善 注:“榛楛,喻庸音也。以珠玉之句既存,故榛楛之辞亦美。”《四库全书总目·别集存目三·嵩渚集》:“自定己作乃不能尽翦榛楛,信乎割爱之难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