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馔玉(饌玉)zhuàn yù
珍美如玉的食品。语本《文选·左思〈吴都赋〉》:“矝其宴居,则珠服玉饌。” 李周翰 注:“玉饌,言珍美而比於玉。” 唐 李白 《将进酒》诗:“鐘鼓饌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復醒。” 宋 梅尧臣 《和挑菜》:“挑以寳环刀,登之饌玉筵。” ——《漢語大詞典》
颁 ( 頒 ) bān
颁 [ bān ]
- 发下:~发。~布。~赏。~示。~行。
- 古同“班”、“斑”,头发花白。
王 wáng/wàng《國語辭典》
王 [ wáng ]
名- 古代稱統治天下的君主。如:「君王」、「帝王」、「國王」。《書經·洪範》:「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
- 古代封建社會中地位在公侯之上的爵位。秦漢以後,天子的伯叔兄弟及異姓藩王均稱為「王」。如:「淮南王」。《漢書·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諸侯王,高帝初置,金璽盭綬,掌治其國。」
- 泛稱同類中的首領。如:「萬獸之王」。唐·杜甫〈前出塞〉詩九首之六:「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西遊記·第一回》:「那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為王。」
- 技藝超群的人。如:「歌王」、「拳王」。
- 古代對祖父母輩的尊稱。參見「王父」、「王母」等條。
- 姓。如宋代有王安石。
- 古代諸侯朝見天子。《詩經·商頌·殷武》:「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史記·卷四·周本紀》:「要服者貢,荒服者王。」
- 大。參見「王虺」、「王鮪」等條。
王 [ yù ]
- 《廣韻·入聲·燭韻》:「玉,說文本作王,隸加點以別王字。」同「玉 」。
王 [ wàng ]
動- 統治天下、稱王。《詩經·大雅·皇矣》:「王此大邦,克順克比。」《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 興盛、旺盛。《莊子·養生主》:「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神雖王,不善也。」唐·李白〈贈張相鎬〉詩二首之二:「英烈遺厥孫,百代神猶王。」通「旺」。
篚 fěi《國語辭典》
篚 [ fěi ]
名- 古代盛物用的圆形竹器。《广韵·上声·尾韵》:「篚,竹器,方曰筐,圆曰篚。」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筐篚苞苴,故当轻于天下之宝耳。」
摐金 chuāng jīn
撞击金属乐器。 南朝 梁 沈约 《为安陆王谢荆州章》:“摐金入 济 ,识谢戎麾。” 唐 高适 《燕歌行》:“摐金伐鼓下 榆关 ,旌旗逶迤 碣石 间。” 前蜀 贯休 《长持经僧》诗:“摐金挣玉,吐宫嚥徵。” ——《漢語大詞典》
下帝
云笈七签太上大道君次乘七景之舆驾二素紫云摄宣微下帝名宏肤子俱西南行诣冲容育郁离沙天见玉清七观无生虚皇金灵君受齐晖晨元𨼆符 ——《骈字类编》
钧 ( 鈞 ) jūn
钧 [ jūn ]
- 古代重量单位,合三十斤:千~一发(一根头发挂着三万斤重的东西,喻极其危急)。雷霆万~之势。
- 制陶器所用的转轮:陶~(亦喻造就人材)。
- 乐(yuè)调(diào):~弦。
- 敬辞,用于对尊长或上级:~安。~鉴。~座。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