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韵香襟袖。别是闺房秀。

元好问金朝〕《点绛唇·玉蕊轻明

玉蕊轻明,洗妆偏费春风手。韵香襟袖。别是闺房秀。锦瑟华年,□醉东园酒。西归后。旧家花柳。谁得何郎瘦。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襟袖别是闺房

韵 ( 韻 ) yùn《國語辭典》

韻 [ yùn ]

  1. 聲韻學將漢字音節分為前後兩部分,開頭部分為聲,聲之後即為韻。最複雜的韻包括韻首、韻腹、韻尾三部分。參見「韻母 」條。
  2. 詩賦文學中的韻腳,或押韻之字,詩韻只考慮韻腹、韻尾是否相同。如東、公同屬一韻。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聲律》:「異音相從謂之和,同聲相應謂之韻。」唐·王勃〈滕王閣序〉:「一言均賦,四韻俱成。」
  3. 和諧的聲音。如:「琴韻悠揚」。漢·蔡邕〈琴賦〉:「于是繁絃既抑,雅韻復揚。」
  4. 神態、風度、情趣。如:「風韻猶存」、「神韻」。晉·陶淵明〈歸園田居〉詩五首之一:「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南史·卷二○·謝弘微傳》:「康樂誕通度,實有名家韻,若加繩染功,剖瑩乃瓊瑾。」
  1. 風雅、風趣。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或言道人畜馬不韻,支曰:『貧道重其神駿。』」《醒世恆言·卷二五·獨孤生歸途鬧夢》:「卻恁般淒楚,忒煞不韻!該罰!該罰!」
香 xiāng《國語辭典》

香 [ xiāng ]

  1. 芬芳美好的气味。如:「花香」、「书香」、「粉香」。
  2. 用香料制成棒、线、球、饼的东西,可供拜祭鬼神或驱除蚊虫。如:「线香」、「檀香」、「烧香」、「蚊香」、「焚香操琴」。
  3. 比喻女子。如:「怜香惜玉」、「香消玉殒」。
  4. 姓。如战国时齐国有香居。
  5.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亲吻。如:「香一香脸」、「香一下好吗?」
  1. 气味美好。如:「香茗」、「香泉」、「这饭很香。」唐·杜甫〈古柏行〉:「香叶曾经宿鸾凤。」
  2. 与女性有关的。如:「香闺」、「香魂」、「香汗淋漓」。元·王德信〈十二月过尧民歌·自别后遥山隐隐〉曲:「今春,香肌瘦几分,搂带宽三寸。」
  1. 酣畅。如:「吃得很香」、「睡得很香」。
襟袖 jīn xiù
(1).衣襟衣袖。亦借指胸怀。 南朝 宋 谢惠连 《白羽扇赞》:“挥之襟袖,以御炎热。” 唐 杜牧 《秋思》诗:“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 宋 辛弃疾 《感皇恩·滁州寿范倅》词:“三山归路,明日天香襟袖。”
(2).犹领袖,比喻地位重要者。 唐 刘知几 《史通·断限》:“夫《尚书》者,七经之冠冕,百氏之襟袖。凡学者必先精此书,次览羣籍。”  ——《漢語大詞典》
别是 bié shì
(1).另是。 南唐 李煜 《乌夜啼》词:“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银匠是小辈,眼孔极浅,见了许多银子,别是一番面目。” 清 纳兰性德 《望海潮》词:“白日空山,夜深清吹,算来别是凄凉。”
(2).莫非是。《红楼梦》第四一回:“常听见富贵人家有种穿衣镜,这别是我在镜子里头吗?”  ——《漢語大詞典》
闺房(閨房)guī fáng
(1).小室;内室。常指女子的卧室。《文选·班固〈西都赋〉》:“闺房周通,门闥洞开。” 吕延济 注:“闺房,小室也。”《汉书·张敞传》:“﹝ 张敞 ﹞又为妇画眉, 长安 中传 张京兆 眉憮。有司以奏 敞 。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於画眉者。’”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淑问秀於闺房,柔风治於诗礼。” 巴金 《利娜》:“我,我刚从一间香喷喷的闺房里出来。”
(2).借指妇女;妻室。《宋书·良吏传序》:“左右无幸謁之私,闺房无文綺之饰。”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龚陈诗》:“ 陈 有《乌丝词》三卷,多瓌奇,闺房游侠之词尤妙。” 清 袁枚 《续新齐谐·露水姻缘之神》:“幸而尊夫人所遇庸奴也,贪财之心胜於好色,汝速还家可免闺房之丑。”  ——《漢語大詞典》
秀 xiù《國語辭典》

秀 [ xiù ]

  1. 稻麦等谷类吐穗开花。《诗经·大雅·生民》:「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唐·聂夷中〈田家〉诗二首之一:「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2. 泛指草木开花。唐·杜甫〈九日寄岑参〉诗:「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
  3. 生长、成长。晋·顾恺之〈神情〉诗:「冬岭秀寒松。」
  4. 表现、表演。为英语show的音译。如:「秀一下」。
  1. 草木的花。汉·武帝〈秋风辞〉:「兰有秀兮菊有芳。」《文选·张协·七命》:「方疏含秀,圆井吐葩。」
  2. 才智杰出的人。如:「后起之秀」。《晋书·卷六五·王导传》:「顾荣、贺循、纪赡、周玘,皆南土之秀。」
  3. 演出、表演。如:「做秀」、「一场秀」。
  4. 姓。如春秋时宋有秀老。
  1. 草木繁茂。《宋史·卷六五·五行志·木志》:「汉阳军有插榴枝于石罅,秀茂成阴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佳木秀而繁阴。」
  2. 清丽、俊美。如:「娟秀」、「清秀」、「山明水秀」。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
  3. 优异、杰出。如:「优秀」、「一枝独秀」。《国语·齐语》:「秀民之能为士者,必足赖也。」《汉书·卷四八·贾谊传》:「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材,召置门下,甚幸爱。」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