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一鼓作气,曾不终日。

皇甫汸明代〕《蠢尔海氓一首赠中丞平寇也中丞孰谓谓夏公邦谟也

蠢尔海氓,凭险构患。聚徒实繁,飙起滋蔓。法网凝脂,因缘反汗。

伊谁之愆,阶之为乱。乱既不逞,岁亦荐饥。脱耒为挺,裂裳为旗。

焚庐揭箧,沉艎夺输。盘污窟据,𣺰𣶞魁栖。鲸氛方煽,羽檄来闻。

皇赫斯怒,乃命中丞。秉钺之帅,执宪之邻。司疆之彦,捍圉之英。

宠灵是藉,嘉谋佥同。显允元老,时维夏公。建牙贾勇,开府临戎。

在帷运算,对俎折冲。肃肃中丞,申命有赫。革政以仁,授师以律。

厥角先崩,回面内逸。一鼓作气,曾不终日。于廓青海,丹舰宵济。

止必鸣桴,动必举旝。天吴效顺,云祲敛翳。渠丑斯获,胁从罔治。

佳兵载戢,爰居载宁。商无弛市,农无辍耕。旋凯奏肤,于周之京。

皇心既怿,庆赏攸行。桓桓中丞,致天之届。德威溥将,神风潜骇。

共帝波臣,易我鳞介。化衍遐圻,声流海外。皇眷东顾,视民如伤。

中丞法令,皎如秋霜。治丝去棼,更弦解张。若降时雨,若熙春阳。

钳徒殊刘,甲士振旅。燕乐承休,式歌且舞。稽首万年,受天之祜。

小子作颂,嗣美吉甫。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一鼓作气曾不终日

一鼓作气(一鼓作氣)yī gǔ zuò qì
《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古代作战击鼓进军,擂第一通鼓时士气最盛。后多喻趁锐气旺盛之时一举成事或鼓足干劲,一往直前。 唐 杨炯 《左武卫将军成安子崔献行状》:“一鼓作气,方轻肉食之谋;七旬舞干,始受昌言之拜。” 清 黄钧宰 《金壶遯墨·两军门》:“将士亦邀奬叙,不及今一鼓作气,功败垂成,后欲图之,非可岁月计矣。” 闻一多 《时代的鼓手》:“我们得一鼓作气来渡危机,完成大业。”  ——《漢語大詞典》
曾不
不曾  ——《整理自网络》
终日(終日)zhōng rì
(1).整天。《易·乾》:“君子终日乾乾。” 唐 杜甫 《愁坐》诗:“终日忧奔走,归期未敢论。”《红楼梦》第九二回:“自从 司棋 出去,终日啼哭。” 刘半农 《学徒苦》诗:“奔走终日,不敢言苦!”
(2).良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终日 扁鹊 仰天叹。” 王念孙 《读书杂志·史记五》:“此终日,非谓终一日也。终日犹良久也。言中庶子与 扁鹊 语良久, 扁鹊 乃仰天而叹也。《吕氏春秋·贵卒》篇曰:‘所为贵鍭矢者,为其应声而至;终日而至,则与无至同。’言良久乃至,则与不至同也……良久谓之终日,犹常久谓之终古矣。”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