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旧闻(舊聞)jiù wén
(1).指往昔的典籍和传闻。《史记·太史公自序》:“罔罗天下放失旧闻。” 宋 秦观 《韩愈论》:“考同异,次旧闻,不虚美,不隐恶。” 黄侃 《礼学略说》:“凡所称引,悉本旧闻,我无加损焉。”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七篇:“或者掇拾旧闻,或者记述近事。”
(2).泛指陈旧之说。 宋 曾巩 《应举启》:“读圣人之经,未知大义;明当世之务,多泥旧闻。” 清 陈天华 《中国革命史论》第一章:“是不知今日万事皆当开一新纪元,不得援旧闻以相难。” ——《漢語大詞典》
(2).泛指陈旧之说。 宋 曾巩 《应举启》:“读圣人之经,未知大义;明当世之务,多泥旧闻。” 清 陈天华 《中国革命史论》第一章:“是不知今日万事皆当开一新纪元,不得援旧闻以相难。” ——《漢語大詞典》
阳翟(阳翟)
战国策昭献在阳翟周君将令相国往相国将不欲苏厉为之谓周君曰今昭献非人主也而主君令相国往若其王在阳翟主君将令谁往周君曰善乃止其行 史记项羽纪韩王成因故都都阳翟
又留侯世家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轘辕良引兵从沛公下韩十馀城击破杨熊军沛公乃令韩王成留守阳翟与良俱南攻下宛贵又吕不韦传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 家累千金 汉书地理志㯋川郡县阳翟颍宋书符瑞志汉安帝延光三年八月戊子白虎二见 川阳翟 盐铁论大夫曰燕之涿蓟赵之邯郸魏之温轵韩之荥阳齐之临淄楚之宛丘郑之阳翟二周之三川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非有助之耕其野而田其地者也 ——《骈字类编》
又留侯世家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轘辕良引兵从沛公下韩十馀城击破杨熊军沛公乃令韩王成留守阳翟与良俱南攻下宛贵又吕不韦传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 家累千金 汉书地理志㯋川郡县阳翟颍宋书符瑞志汉安帝延光三年八月戊子白虎二见 川阳翟 盐铁论大夫曰燕之涿蓟赵之邯郸魏之温轵韩之荥阳齐之临淄楚之宛丘郑之阳翟二周之三川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非有助之耕其野而田其地者也 ——《骈字类编》
县 ( 縣 ) xiàn/xuán
县 [ xiàn ]
- 行政区划单位,旧时属于州、府、道,现由直辖市、地级市、自治州等领导。
- 姓
- 同“悬”。
西接
元史博勒呼传见南接下望梁元帝长安道诗西接长楸道南 小平津 ——《骈字类编》
凤 ( 鳳 ) fèng
凤 [ fèng ]
- 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称“凤”;雌的称“凰”):~凰。~雏(幼小的凤;喻英俊少年)。龙肝~髓(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龙驹~雏(喻有才华的英俊青少年)。雏~清于老~声。
- 姓。
高山 gāo shān
(1).高峻的山。亦比喻崇高的德行。《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三国志·魏志·杜畿传》“其得人心如此” 裴松之 注引 晋 杜笃 《杜氏新书》:“今吾亦冀众人仰高山,慕景行也。” 宋 秦观 《吕与叔挽章》之一:“举举西州士,来为邦国华。艺文尤尔雅,经术自名家。正有高山仰,俄成逝水嗟。”参见“ 高山景行 ”。
(2).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西山经》:“又西北五十里 高山 ,其上多银,其下多青碧、雄黄。”
(3).少数民族名。 清 魏祝亭 《两粤傜俗记》:“其在西者,种凡三:曰 高山 ,曰 花肚 ,曰 平地 。” ——《漢語大詞典》
(2).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西山经》:“又西北五十里 高山 ,其上多银,其下多青碧、雄黄。”
(3).少数民族名。 清 魏祝亭 《两粤傜俗记》:“其在西者,种凡三:曰 高山 ,曰 花肚 ,曰 平地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