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白行简〔唐代〕《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
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馀。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雁尽平沙迥,烟销大漠虚。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馀。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雁尽平沙迥,烟销大漠虚。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感时(感時)gǎn shí
感慨时序的变迁或时势的变化。 汉 王逸 《九思·哀岁》:“岁忽忽兮惟暮,余感时兮悽愴。” 唐 杜甫 《春望》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清 吴敏树 《九日鹿角登高》诗序:“而骚人赋客,又或喜为感时伤物之语,以益其悲。” 钱基博 《吴禄贞传》:“ 禄贞 能为诗,感时抚事,随口吟唱,如不经意。” ——《漢語大詞典》
空寂 kōng jì
(1).空虚寂寞。 唐 刘知几 《史通·史官建置》:“苟史官不絶,竹帛长存;则其人已亡,杳成空寂,而其事如在,皎同星汉。” 宋 叶适 《黄子耕墓志铭》:“余观 子耕 了外物成坏,犹影像空寂。” 清 姚鼐 《归舟》诗:“老翁万事投空寂,只写清诗处处留。”
(2).空洞枯寂。 宋 叶适 《存斋铭》:“性因物迷,心与事往;必谨司之,勿抑勿放;勿趣有为,勿堕空寂;是故无存,执妄为得。” 明 王守仁 《大学问》:“盖昔之人固有欲明其明德者矣,然惟不知止於至善,而騖其私心於过高,是以失之虚罔、空寂,而无有乎家国、天下之施。”
(3).幽静冷落。 宋 洪迈 《夷坚乙志·殡宫饼》:“中夜空寂,不妨过我。” 老舍 《骆驼祥子》九:“就是脚下这座大石桥,也显着异常的空寂,特别的白净,连灯光都有点凄凉。” 秦兆阳 《老羊工》:“在这空寂得怕人的大山里边,有时候,他是多么希望有个人来跟他说说话儿啊!”
(4).佛教语。谓事物了无自性,本无生灭。《楞严经》卷五:“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 恒河 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 唐 刘长卿 《题虎丘寺》诗:“久迷空寂理,多为繁华故。” 明 方孝孺 《答郑仲辩书》之二:“顾来日之渐短,悼往事之可悔,於是览佛氏空寂之音,而有当於心,遂委身而从事焉。”
(5).指佛法,佛门。 宋 陈善 《扪虱新话·王韶悔杀伐》:“ 王韶 在 熙河 多杀伐,晚年乃出知 洪州 ,颇多悔恨,栖心空寂,冀有以洗涤之。”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弹丝》:“长厌繁华,每欲投身於空寂。” ——《漢語大詞典》
(2).空洞枯寂。 宋 叶适 《存斋铭》:“性因物迷,心与事往;必谨司之,勿抑勿放;勿趣有为,勿堕空寂;是故无存,执妄为得。” 明 王守仁 《大学问》:“盖昔之人固有欲明其明德者矣,然惟不知止於至善,而騖其私心於过高,是以失之虚罔、空寂,而无有乎家国、天下之施。”
(3).幽静冷落。 宋 洪迈 《夷坚乙志·殡宫饼》:“中夜空寂,不妨过我。” 老舍 《骆驼祥子》九:“就是脚下这座大石桥,也显着异常的空寂,特别的白净,连灯光都有点凄凉。” 秦兆阳 《老羊工》:“在这空寂得怕人的大山里边,有时候,他是多么希望有个人来跟他说说话儿啊!”
(4).佛教语。谓事物了无自性,本无生灭。《楞严经》卷五:“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 恒河 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 唐 刘长卿 《题虎丘寺》诗:“久迷空寂理,多为繁华故。” 明 方孝孺 《答郑仲辩书》之二:“顾来日之渐短,悼往事之可悔,於是览佛氏空寂之音,而有当於心,遂委身而从事焉。”
(5).指佛法,佛门。 宋 陈善 《扪虱新话·王韶悔杀伐》:“ 王韶 在 熙河 多杀伐,晚年乃出知 洪州 ,颇多悔恨,栖心空寂,冀有以洗涤之。”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弹丝》:“长厌繁华,每欲投身於空寂。” ——《漢語大詞典》
寞 mò《國語辭典》
寞 [ mò ]
形- 清静、冷清。如:「落寞」、「寂寞」。
怀旧(懷舊)huái jiù
怀念往事或故人。 汉 班固 《西都赋》:“愿宾攄怀旧之蓄念,发思古之幽情。” 唐 元稹 《赠吴渠州从姨兄士则》诗:“泪因生别兼怀旧,迴首江山欲万行。” 元 刘埙 《隐居通议·礼乐》:“余亦六十有六矣,老冉冉至,怀旧凄然。” 廖承志 《致蒋经国先生信》:“人到高年,愈加怀旧。” ——《漢語大詞典》
几 ( 幾 ) jī/jǐ《國語辭典》
几 [ jǐ ]
讀音名- 小桌子。如:「茶几」、「几案」、「憑几」、「窗明几淨」。→「幾」的異體字(05411)
几 [ jī ]
語音名- 二一四部首之一。→「幾」的異體字(05320)
踌躇(躊躇)chóu chú
(1).踯躅,徘徊不进。《楚辞·东方朔〈七谏·沉江〉》:“驥踌躇於弊輂兮。” 王逸 注:“踌躇,不行貌。” 晋 陶潜 《赠羊长史》诗:“路若经 商山 ,为我少踌躇。” 唐 白居易 《长恨歌》:“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丁玲 《韦护》第二章:“一到门边,便听着有那响亮的笑声,他不觉心一动,脚就踌躇了。”
(2).犹豫,迟疑不决。《楚辞·九辩》:“事亹亹而覬进兮,蹇淹留而踌躇。” 晋 潘岳 《笙赋》:“勃慷慨以憀亮,顾踌躇以舒缓。” 唐 姚合 《酬杨汝士尚书喜人移居》:“酬章深自鄙,欲寄復踌蹰。” 清 洪升 《长生殿·疑谶》:“看满地斜阳欲暮,到萧条客馆,兀自意踌蹰。” 鲁迅 《彷徨祝福》:“我在极短期的踌蹰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
(3).研究,反复思量。《全元散曲·醉花阴·秋怀》:“酒醒后细踌蹰,一寸柔肠千万缕。”《东周列国志》第三五回:“ 赵衰 、 狐偃 等因与 秦 臣 蹇叔 、 百里奚 、 公孙枝 等深相结纳,共踌躇復国之事。” 清 薛福成 《筹洋刍议·邻交》:“窃尝为 日本 踌躇审度,知其志必不仅在 朝鲜 、 琉球 也。” 叶圣陶 《线下·孤独》:“他也预备要走;然而走到什么地方去,却是个很费踌躇的难题--他每天上午离开茶馆之前照例要遇到这个难题。”
(4).从容自得。《庄子·外物》:“圣人踌躇以兴事。” 成玄英 疏:“踌躇,从容也。”《庄子·田子方》:“方将踌躇,方将四顾。”
(5).忐忑不安,极度痛心。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温水》:“ 阳迈 归国,家国荒殄,时人靡存,踌蹰崩擗,愤絶復苏。” 清 孔尚任 《桃花扇·移防》:“局已变,势难支,踌蹰中夜少眠时。” ——《漢語大詞典》
(2).犹豫,迟疑不决。《楚辞·九辩》:“事亹亹而覬进兮,蹇淹留而踌躇。” 晋 潘岳 《笙赋》:“勃慷慨以憀亮,顾踌躇以舒缓。” 唐 姚合 《酬杨汝士尚书喜人移居》:“酬章深自鄙,欲寄復踌蹰。” 清 洪升 《长生殿·疑谶》:“看满地斜阳欲暮,到萧条客馆,兀自意踌蹰。” 鲁迅 《彷徨祝福》:“我在极短期的踌蹰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
(3).研究,反复思量。《全元散曲·醉花阴·秋怀》:“酒醒后细踌蹰,一寸柔肠千万缕。”《东周列国志》第三五回:“ 赵衰 、 狐偃 等因与 秦 臣 蹇叔 、 百里奚 、 公孙枝 等深相结纳,共踌躇復国之事。” 清 薛福成 《筹洋刍议·邻交》:“窃尝为 日本 踌躇审度,知其志必不仅在 朝鲜 、 琉球 也。” 叶圣陶 《线下·孤独》:“他也预备要走;然而走到什么地方去,却是个很费踌躇的难题--他每天上午离开茶馆之前照例要遇到这个难题。”
(4).从容自得。《庄子·外物》:“圣人踌躇以兴事。” 成玄英 疏:“踌躇,从容也。”《庄子·田子方》:“方将踌躇,方将四顾。”
(5).忐忑不安,极度痛心。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温水》:“ 阳迈 归国,家国荒殄,时人靡存,踌蹰崩擗,愤絶復苏。” 清 孔尚任 《桃花扇·移防》:“局已变,势难支,踌蹰中夜少眠时。”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