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半岩(半岩)
唐 钱起 登玉山诸峰偶至悟真寺 半岩采珉者,一点如片雪。
唐 刘禹锡 题寿安甘棠馆二首 其一 山禽忽惊起,冲落半岩花。
唐 萧祐 游石堂观 半岩有洞顶有池,出入灵怪潜蛟螭。
唐 许浑 恩德寺 楼台横复重,犹有半岩空。
宋 苏轼 过岭二首 其二 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岩花雨落毵毵。 ——《骈字类编》
唐 刘禹锡 题寿安甘棠馆二首 其一 山禽忽惊起,冲落半岩花。
唐 萧祐 游石堂观 半岩有洞顶有池,出入灵怪潜蛟螭。
唐 许浑 恩德寺 楼台横复重,犹有半岩空。
宋 苏轼 过岭二首 其二 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岩花雨落毵毵。 ——《骈字类编》
松暝
唐 李白 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 江寒早啼猿,松暝已吐月。 ——《骈字类编》
时 ( 時 ) shí
时 [ shí ]
-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
- 较长的时间:~代。古~。
-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
-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
- 常常:~常。学而~习之。
-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
-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
-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
- 某一时刻:按~上班。
- 不定时,有时候:~而。~阴~晴。
- 机会:~机。待~而动。
- 姓。
藏 cáng/zàng《國語辭典》
藏 [ cáng ]
动- 储存。如:「收藏」、「储藏」。《荀子·王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
- 隐匿。如:「躲藏」、「藏拙」、「藏污纳垢」。《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唐·李白〈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诗:「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
- 怀抱。《易经·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庄子·应帝王》:「有虞氏其犹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于非人。」
- 姓。如南朝宋有藏凝之。
藏 [ zàng ]
名- 储存东西的地方。如:「宝藏」。《礼记·月令》:「命百官,谨盖藏。」《史记·卷三○·平准书》:「山海,天地之藏也。」
- 内脏。《淮南子·原道》:「夫心者,五藏之主也。」唐·李白〈东海有勇妇〉诗:「斩首掉国门,蹴踏五藏行。」通「脏」。
- 西藏的简称。如:「蒙藏一带」。
- 边疆民族。主要分布于大陆地区西藏、西康、青海一带。旧称为「吐蕃」。
- 佛教、道教经典的总称。如:「道藏」、「藏经」。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八上·滇游日记八》:「宝台大寺,为立禅师所建,三年前立师东游请藏,久离此山。」
鹤 ( 鶴 ) hè
鹤 [ hè ]
- 鸟类的一属,全身白色或灰色,生活在水边,吃鱼、昆虫或植物:~立。~发(fà)。~寿。~驾。~长凫短。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