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洞房重扉无隙罅,——严伯均

皎然唐代〕《暗思联句


  斜风飘雨三十夜, ——疾(失姓)

  邻女馀光不相借。 ——巨川(失姓)
迹灭尘生古人画, ——皎然
洞房重扉无隙罅, ——严伯均
烛灭更深月西谢。 ——从心(失姓)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洞房重扉无隙,——

洞房 dòng fáng
(1).幽深的内室。多指卧室、闺房。《楚辞·招魂》:“姱容修态,絚洞房些。” 唐 沈亚之 《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市言唯恐田园陂地之不广也,簪珥羽鈿之不侈也,洞房綺闥之不邃也。”《老残游记》第九回:“搬来搬去,也很费事,不如竟到你洞房里去弹罢。”
(2).特指新婚夫妇的卧室。 唐 朱庆余 《近试上张籍水部》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古今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双双拜了天地,又拜了丈人、丈母,然后交拜礼毕,送归洞房做花烛筵席。”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二幕:“二十年以前,男女总要在入洞房以后,才说到爱情。”
(3).借指完婚。《玉娇梨》第十七回:“虽别有人家肯与我,却又不中我意,自分今生断无洞房之日。”
(4).连接相通的房间。 晋 陆云 《登台赋》:“蒙紫庭之芳尘兮,骇洞房之迴飈。”《梁书·徐勉传》:“高门甲地,连闥洞房,宛其死矣,定是谁室?”
(5).窑洞。《梅葛》诗第二部:“高山梁子上,盖起三间土洞房。” 朱德 《游南泥湾》诗:“今辟新市场,洞房满山腰。”
(6).道教养生之道中所指的人体的一个穴位。《黄庭内景经·灵台部》:“洞房紫极灵门户。” 梁丘子 注引《大洞经》:“两眉直上……却入二寸为洞房。”  ——《漢語大詞典》
重扉
集异记蒋琛梦屈原歌曰当侯门之四辟兮墐嘉谟之重扉何逊诗门阁掩重扉  ——《韵府拾遗 微韵》
无隙(無隙)wú xì
没有隔阂。《三国志·吴志·胡综传》:“ 辽东 之事,辅 吴 将军 张昭 以諫 权 言辞切至, 权 亦大怒,其和协彼此,使之无隙, 综 有力焉。”《三国演义》第十八回:“吾与 奉先 无隙,何故引兵至此?”  ——《漢語大詞典》
罅 xià《國語辭典》

罅 [ xià ]

  1. 分开、裂开。《说文解字·缶部》:「罅,裂也。」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三上·粤西游日记一》:「其山甚薄,上穹如合掌,中罅。」
  1. 空隙、隙缝。如:「石罅」、「岩罅」。唐·姚合〈寄杨茂卿校书〉诗:「黄河冻欲合,船入冰罅行。」清·王士祯〈蝶恋花·凉夜沉沉花漏冻〉词:「此际闲愁郎不共,月移窗罅春寒重。」
  2. 事情的漏洞、缺陷。唐·韩愈〈进学解〉:「补苴罅漏,张皇幽眇。」清·叶燮《原诗·卷二·内篇下》:「不使有毫发之罅,而物得以乘我焉。」
严 ( 嚴 ) yán
严 [ yán ]
  1. 紧密,没有空隙:~紧。~密。
  2. 不放松,认真:~格。~肃。~正(严肃正当)。~明(严肃而公正,如“赏罚~~”)。~饬(➊严格命令;➋谨严)。威~。
  3. 郑重,庄重:庄~。尊~。
  4. 厉害的:~厉。~苛。
  5. 重大:~重。
  6. 姓。
伯 bó/bǎi/bà《國語辭典》

伯 [ ​bó ]

读音
  1. 兄长。古人以为兄弟长幼排行的次序,伯最大。
  2. 称谓:➊ ​ 尊称父亲的哥哥。如:「大伯」、「二伯」。➋ ​ 尊称丈夫的哥哥为「伯」。➌ ​ 尊称年龄或辈分较高的人。如:「老伯」、「世伯」。
  3. 古代封建制度里,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的第三等。
  4. 用以称擅长某种才艺的人。如:「诗伯」、「画伯」。
  5. 姓。如春秋时晋国有伯宗,楚国有伯州犁。

伯 [ bà ]

  1. 古称诸侯的盟主。《左传·成公二年》:「树德而济同欲焉,五伯之霸也。」唐·孔颖达·正义:「伯者,长也。言为诸侯之长也。郑玄云:『天子衰,诸侯兴,故曰霸。霸,把也。言把持王者之政教。』故其字或作伯,或作霸也。」通「霸」。
  1. 称霸、统领。《战国策·秦策一》:「文王伐崇,武王伐纣,齐桓任战而伯天下。」

伯 [ ​bǎi ]

语音
  1. 称谓。称丈夫的哥哥。如:「大伯子」、「二伯子」。
均 jūn《國語辭典》

均 [ jūn ]

  1. 等同、没有轻重多寡之分的。如:「平均」、「均匀」、「贫富不均」、「势均力敌」。
  1. 公平、相等。如:「均分」、「均摊」。
  2. 皆、全部。如:「老少均安」、「均已脱脸」。
  1. 调和、调节。《诗经·小雅·皇皇者华》:「我马维骃,六辔既均。」汉·毛亨·传:「均,调也。」《文选·张协·七命》:「营匠斲其朴,伶伦均其声。」
  1. 制造陶、瓦器时所用的旋转台。《管子·七法》:「不明於则而欲出号令,犹立朝夕于运均之上。」
  2. 量词。古代计算容量的单位。二千五百石为一均。《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令官作酒,以二千五百石为均。」

均 [ yùn ]

  1. 和谐的音。《文选·成公绥·啸赋》:「音均不恒,曲无定制。」通「韵」。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