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祝 zhù《國語辭典》
祝 [ zhù ]
名- 祭祀时主持祭礼的人。《礼记·曾子问》:「祫祭于祖,则祝迎四庙之主。」
- 寺庙主持人。如:「庙祝」。
- 祭祀所念的祷告词。《汉书·卷六三·武五子传·戾太子刘据传》:「为立禖,使东方朔、枚皋作禖祝。」《辽史·卷四九·礼志一》:「合门使读祝讫,复位坐。」
- 姓。如春秋时魏国有祝侘。
- 祈祷、祈求。如:「祝福」、「祝平安快乐」。
- 庆贺、颂贺。如:「庆祝」、「祝贺」。
黄堂 huáng táng
(1).古代太守衙中的正堂。《后汉书·郭丹传》:“勑以 丹 事编署黄堂,以为后法。” 李贤 注:“黄堂,太守之厅事。” 宋 范成大 《吴郡志·官宇》:“黄堂,《郡国志》:在鸡陂之侧, 春申君 子 假君 之殿也。后太守居之,以数失火,涂以雌黄,遂名黄堂,即今太守正厅是也。今天下郡治,皆名黄堂,昉此。”《儒林外史》第七回:“ 大江 烟浪杳无踪,两日黄堂坐拥。”
(2).借指太守。 宋 黄朝英 《靖康缃素杂记》卷上:“太守曰黄堂。” 明 徐复祚 《红梨记·初会》:“妾是 王 家子姓,父做黄堂。”《文明小史》第四十回:“男八字更不用説,一身衣食有餘,功名虽是异途,却有四品黄堂之分。”
(3).墓地。 宋 张淏 《云谷杂记·太祖达生知命》:“即更衣服,弧矢登闕臺,望西北鸣弦发矢,指矢委处,谓左右曰:‘即此乃朕之黄堂也。’” ——《漢語大詞典》
(2).借指太守。 宋 黄朝英 《靖康缃素杂记》卷上:“太守曰黄堂。” 明 徐复祚 《红梨记·初会》:“妾是 王 家子姓,父做黄堂。”《文明小史》第四十回:“男八字更不用説,一身衣食有餘,功名虽是异途,却有四品黄堂之分。”
(3).墓地。 宋 张淏 《云谷杂记·太祖达生知命》:“即更衣服,弧矢登闕臺,望西北鸣弦发矢,指矢委处,谓左右曰:‘即此乃朕之黄堂也。’” ——《漢語大詞典》
眉寿(眉壽)méi shòu
长寿。《诗·豳风·七月》:“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毛 传:“眉寿,豪眉也。” 孔颖达 疏:“人年老者必有豪眉秀出者。” 高亨 注:“眉寿,长寿也。” 南朝 梁 沈约 《桐柏山》诗:“纳寒场,为春酒,昭景福,介眉寿。” 唐 唐正辞 《唐赵夫人夏侯氏墓志铭》:“期天降鉴,介以眉寿。”《清史稿·世宗纪》:“旌 广东 兴寧县 老民 幸登运 年一百二岁,其子五人,各七八十岁,一门眉寿,加赐上用缎一匹。” ——《漢語大詞典》
歌谣(歌謡)gē yáo
(1).民歌、民谣、儿歌、童谣的统称。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现则统称为歌谣。《诗·魏风·园有桃》:“心之忧矣,我歌且謡。” 毛 传:“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謡。”《汉书·艺文志》:“自 孝武 立乐府而采歌謡,於是有 代 赵 之謳, 秦 楚 之风,皆感於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序》:“今採捃经传,爰及歌謡,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起自耕农,终於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老残游记》第十回:“揭开来看,也有诗,也有文,惟长短句子的歌謡最多,俱是手録,字迹娟好。”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十:“船头和船尾的两个船夫时时交换着几声呼喝,像是歌谣,又像是行舟的术语。”
(2).歌唱。《荀子·礼论》:“歌謡謸笑,哭泣諦号,是吉凶忧愉之情发於声音者也。”《史记·商君列传》:“ 五羖大夫 死, 秦国 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謡,舂者不相杵。”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夜闻诸女歌謡。”
(3).歌颂。《北史·裴廷儁传》:“又命主簿 酈惲 修起学校,礼教大行,人歌謡之。” 唐 姚鹄 《襄州献卢尚书》诗:“礼乐政行凋敝俗,歌謡声彻帝王都。” 元 郑光祖 《周公摄政》第三折:“先帝升遐,当今嗣国,宗祀明堂,歌謡圣德。” ——《漢語大詞典》
(2).歌唱。《荀子·礼论》:“歌謡謸笑,哭泣諦号,是吉凶忧愉之情发於声音者也。”《史记·商君列传》:“ 五羖大夫 死, 秦国 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謡,舂者不相杵。”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夜闻诸女歌謡。”
(3).歌颂。《北史·裴廷儁传》:“又命主簿 酈惲 修起学校,礼教大行,人歌謡之。” 唐 姚鹄 《襄州献卢尚书》诗:“礼乐政行凋敝俗,歌謡声彻帝王都。” 元 郑光祖 《周公摄政》第三折:“先帝升遐,当今嗣国,宗祀明堂,歌謡圣德。” ——《漢語大詞典》
鼎沸 dǐng fèi
(1).水涌流翻腾的样子。《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潏潏淈淈,湁潗鼎沸。驰波跳沫,汩濦漂疾。” 吕向 注:“‘漂疾’已上皆水之深盛相激涌沸奔流之皃。”《文选·曹植〈七启〉》:“於是盛以翠樽,酌以彫觴,浮蚁鼎沸,酷烈馨香。” 李善 注引《释名》:“酒有汎齐,浮蚁在上,汎汎然。” 宋 杨万里 《浮石清晓放船遇雨》诗:“秋江得雨茶鼎沸,怒点打篷荷叶鸣。”
(2).比喻形势纷扰动乱。《汉书·霍光传》:“今羣下鼎沸,社稷将倾。” 宋 王谠 《唐语林·识鉴》:“及 安禄山 之乱,华夏鼎沸。” 李兆麟 《第三路军成立纪念歌》:“举国鼎沸兮,全民总抗战。”
(3).形容喧闹、嘈杂。《文选·左思〈蜀都赋〉》:“諠譁鼎沸,则哤聒宇宙。” 李周翰 注:“諠譁之声,如鼎之沸乱聒於天地也。” 宋 范成大 《题张晞颜两花图·繁杏》诗:“若为报答春无赖,付与笙歌鼎沸中。”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五九:“幸亏 马慕韩 走到话筒前面,宣布大会开始。鼎沸的人声逐渐低沉下来。” ——《漢語大詞典》
(2).比喻形势纷扰动乱。《汉书·霍光传》:“今羣下鼎沸,社稷将倾。” 宋 王谠 《唐语林·识鉴》:“及 安禄山 之乱,华夏鼎沸。” 李兆麟 《第三路军成立纪念歌》:“举国鼎沸兮,全民总抗战。”
(3).形容喧闹、嘈杂。《文选·左思〈蜀都赋〉》:“諠譁鼎沸,则哤聒宇宙。” 李周翰 注:“諠譁之声,如鼎之沸乱聒於天地也。” 宋 范成大 《题张晞颜两花图·繁杏》诗:“若为报答春无赖,付与笙歌鼎沸中。”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五九:“幸亏 马慕韩 走到话筒前面,宣布大会开始。鼎沸的人声逐渐低沉下来。”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