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粤岭风俗殊,有疾时勿药。

苏轼宋代〕《雷州八首?此为秦观作?

白发坐钩党,南迁濒海州。
灌园以餬口,身自杂苍头。
篱落秋暑中,碧花蔓牵牛。
谁知把锄人,旧日东陵侯。
荔子无几何,黄柑遽如许。
迁臣不惜日,恣意移寒暑。
层巢俯云木,信美非吾土。
草芳自有时,鶗何关汝。
下居近流水,小巢依岭岑。
终日数椽间,但闻鸟遗音。
炉香入幽梦,海月明孤斟。
鹪鹩一枝足,所恨非故林。
培塿无松柏,驾言此焉游。
读书与意会,却扫可忘忧。
尺蠖以时屈,其伸亦非求。
得归良不恶,未归且淹留。
粤岭风俗殊,有疾时勿药。
束带趋房祀,用史巫纷若。
弦歌荐茧栗,奴至洽觞酌。
呻吟殊未央,更把鸡骨灼。
粤女市无常,所至辄成区。
一日三四迁,处处售鰕鱼。
青裙脚不袜,臭味猿与狙。
孰云风土恶?白洲生绿珠。
海康腊己酉,不论冬孟仲。
杀牛挝鼓祭,城郭为倾动。
虽非尧颁历,自我先人用。
苦笑荆楚人,嘉平腊云梦。
旧时日南郡,野女出成群。
此去尚应远,东风已如云。
蚩氓托丝布,相就通殷勤。
可怜秋胡子,不遇卓文君。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风俗有疾勿药

粤 ( 粵 ) yuè
粤 [ yuè ]
  1. 中国广东省的别称:~语。~剧。
  2. 古同“”、“”、“”,文言助词,用于句首或句中。
岭 ( 嶺 ) lǐng/líng
岭 [ lǐng ]
  1. 山,山脉:山~。分水~。~脊(山脊)。
  2. 特指中国大庾岭等五岭:~南(指五岭以南的广东、广西一带。亦称“岭外”、“岭表”)。
岭 [ líng ]
  1. 〔~嵤〕山深貌。亦作“岭巆”。
风俗(風俗)fēng sú
(1).相沿积久而成的风气、习俗。《诗序》:“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宋 司马光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献开府太师》之四:“ 洛阳 风俗重繁华,荷担樵夫亦戴花。” 巴金 《灭亡》第八章:“她们问我 中国 底风俗,我也略略说了一点,又常常惹起她们发笑。”
(2).指民间歌谣。《史记·乐书》:“以为州异国殊,情习不同,故博采风俗,协比音律。”   ——《漢語大詞典》
殊 shū《國語辭典》

殊 [ shū ]

  1. 斬首、殺死。《說文解字·歺部》:「殊,死也。」清·段玉裁·注:「凡漢紹云殊死者,皆謂死罪也。死罪者,首身分離,故曰殊死。」《後漢書·卷六○上·馬融傳》:「或夷由未殊,顛狽頓躓,蝡蝡蟫蟫。」
  2. 斷絕。《左傳·昭公二十三年》:「斷其後之木而弗殊。」《漢書·卷八·宣帝紀》:「蓋聞象有罪,舜封之。骨肉之親粲而不殊。」
  3. 超過。《後漢書·卷三四·梁統傳》:「母氏年殊七十。」唐·章懷太子·注:「殊,猶過也。」《三國志·卷一九·魏書·陳思王植傳》:「恩紀之違,甚於路人;隔閡之異,殊於胡越。」
  4. 區別。《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法家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三國魏·曹植〈節遊賦〉:「觀靡靡而無終,何渺渺而難殊。」
  1. 不同的、互異的。如:「殊途同歸」。《易經·繫辭下》:「天下同歸而殊塗。」《史記·卷二十四·樂書》:「紂樂好之,與萬國殊心。」
  2. 特別的、異常的。如:「殊榮」。《晉書·卷五二·阮种傳》:「弱冠有殊操,為嵇康所重。」《資治通鑑·卷四二·漢紀三十四·光武帝建武八年》:「帝聞而善之,以宣告百僚,乃置酒高會,待融等以殊禮。」
  1. 拚死、決死。《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軍皆殊死戰,不可敗。」
  2. 非常、極、甚。如:「殊為失當。」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上·遊武彝山日記》:「泉從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
  3. 猶、尚。《文選·謝靈運·南樓中望所遲客詩》:「圓景早已滿,佳人殊未適。」唐·白居易〈早蟬〉詩:「西風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有疾
左传夔子不祀祝融与鬻熊楚人让之对曰我先王熊挚有疾鬼神弗赦而自窜于夔吾是以失楚又何祀焉秋楚灭夔  ——《韵府拾遗 质韵》
时 ( 時 ) shí
时 [ shí ]
  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
  2. 较长的时间:~代。古~。
  3.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
  4.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
  5. 常常:~常。学而~习之。
  6.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
  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
  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
  9. 某一时刻:按~上班。
  10. 不定时,有时候:~而。~阴~晴。
  11. 机会:~机。待~而动。
  12. 姓。
勿药(勿藥)wù yào
(1).不服药。《易·无妄》:“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孔颖达 疏:“疾当自损,勿须药疗而有喜也。” 唐 韦应物 《酬张协律》诗:“观文心未衰,勿药疾当痊。”
(2).指病愈。《旧唐书·裴度传》:“果闻勿药之喜,更俟调鼎之功,而体力未和,音容两阻。” 宋 黄庭坚 《和答外舅孙莘老》:“浩然养灵根,勿药有神助。” 明 孙梅锡 《琴心记·誓志题桥》:“问医图勿药,求卜愿通神。”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