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但 dàn《國語辭典》
但 [ dàn ]
副- 仅、只。如:「但愿如此」。唐·李白〈蜀道难〉:「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 林间。」唐·李商隐〈无题〉诗:「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 只要。唐·王昌龄〈出塞〉诗二首之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但出闺门,影儿般不离身。」
- 只有、唯有。宋·苏轼〈行香子·一叶舟轻〉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 凡、所有。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一折》:「则见脂粉馨香,环佩丁当,藕丝嫩新织仙裳,但风流都在他身上。」
- 尽管。如:「但说无妨」。
- 不过、可是。如:「你虽然聪明,但也要努力才能成功。」
- 姓。如汉代有但钦。
淬 cuì《國語辭典》
淬 [ cuì ]
名- 灭火器。《说文解字·水部》:「淬,灭火器也。」清·段玉裁·注:「灭火器者,盖以器盛水,濡火使灭,其器谓之淬。」同「焠 」。
- 打造刀剑时,将金属烧红后浸入水中,以增加其硬度,使其更坚利。《文选·王襃·圣主得贤臣颂》:「清水淬其锋。」同「焠 」。
- 涂染。《战国策·燕策三》:「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
- 磨炼。唐·柳宗元〈送严公贶下第归兴元观省诗序〉:「端其趋向,以淬砺之。」
- 没入水中。《西游记·第六回》:「(大圣)变作一个鱼儿,淬入水。」
割愁 gē chóu
唐 柳宗元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诗:“海畔尖山似剑鋩,秋来处处割愁肠。”谓处处触发愁绪。后以“割愁”谓消愁,排遣愁绪。 宋 苏轼 《白鹤峰新居欲成夜过西邻翟秀才》诗之一:“繫闷岂无罗带水,割愁还有剑鋩山。” ——《漢語大詞典》
剑 ( 劍 ) jiàn
剑 [ jiàn ]
- 古代的一种兵器:宝~。长~。~鞘。~术。~拔弩张(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后亦喻书法雄健)。刻舟求~。
何须(何須)hé xū
犹何必,何用。 三国 魏 曹植 《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宰相曰:‘七千可为多矣,何须万?’” 宋 贺铸 《临江仙》词:“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 鲁迅 《华盖集·导师》:“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 ——《漢語大詞典》
挥日(揮日)huī rì
见“ 挥戈回日 ”。 ——《漢語大詞典》
戈 gē《國語辭典》
戈 [ gē ]
名- 武器名。为长柄横刃的平头戟。如:「枕戈待旦」、「干戈」。《书经·费誓》:「备乃弓矢,锻乃戈矛,砺乃锋刃,无敢不善。」晋·熊远〈因灾异上疏〉:「臣子之责,宜在枕戈,为王前驱。」
- 战争。《后汉书·卷一三·公孙述传》:「偃武息戈,卑辞事汉。」唐·杜甫〈秦州杂诗〉二○首之一九:「凤林戈未息,鱼海路常难。」
- 译音用字。为蒙古、满洲话译音所常用。如:「戈壁」、「戈什」。
- 姓。如宋代有戈彦,明代有戈尚友。
- 二一四部首之一。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