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路通
曹植表亲理之路通庆吊之情展 ——《韵府拾遗 东韵》
元亮 yuán liàng
晋 诗人 陶潜 字 元亮 ,曾任 彭泽 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后常用为隐居不仕的典实。 宋 范成大 《次韵徐廷献机宜送自酿石室酒》之一:“ 元亮 折腰嘻已久,故山应有欲芜田。” 明 陈所闻 《驻马听·宿栖霞寺翠微庵》曲:“无缘捉尘对 支郎 ,空劳载酒来 元亮 。” ——《漢語大詞典》
宅 zhái《國語辭典》
宅 [ zhái ]
語音 名- 住所、住處。如:「國民住宅」。《說文解字·宀部》:「宅,人所託居也。」晉·陶淵明〈歸園田居〉詩五首之一:「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唐·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是谷也,宅幽而勢阻,隱者之所盤旋。」
- 墳墓。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九下·釋邱》:「宅,葬地也。」《儀禮·士喪禮》:「筮宅,冢人營之。」
- 存、居。如:「宅心仁厚」。《書經·康誥》:「宅心知訓。」《文選·張衡·東京賦》:「彼偏據而規小,豈如宅中而圖大。」
- 安住。《書經·康誥》:「亦惟助王宅天命。」
宅 [ zhè ]
讀音- (一)之讀音。
门对(門對)mén duì
(1).门联。 清 黄辅辰 《戴经堂日钞》:“﹝太平军到 吴城 ,﹞居民洗去门对,用黄纸书‘归顺’二字,贴门首。” 李鉴堂 《俗语考原》:“门对,新春製吉祥语,为对联,黏贴门上,谓之门对。” 吴组缃 《山洪》二六:“我想想,和他们还是豆腐贴门对子,两不沾的好。”
(2).匹配;门当户对。 元 王晔 《桃花女》第三折:“别人家聘女求妻,也索是两家门对。” 元 无名氏 《刘弘嫁婢》第二折:“今日红粧共秀才,您两箇为门对。” ——《漢語大詞典》
(2).匹配;门当户对。 元 王晔 《桃花女》第三折:“别人家聘女求妻,也索是两家门对。” 元 无名氏 《刘弘嫁婢》第二折:“今日红粧共秀才,您两箇为门对。” ——《漢語大詞典》
子 zǐ《國語辭典》
子 [ zǐ ]
名- 地支的第一位。
- 时辰名。约当晚上十一点到一点。
- 古时指子女,现专指儿子。如:「四子二女」、「父子」、「独生子」。
- 后代、子孙。如:「绝子绝孙」。《荀子·正论》:「圣王之子也,有天下之后也,埶籍之所在也,天下之宗室也。」晋·石崇〈王明君辞〉:「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
- 稚幼的鸟兽。如:「鹿子」、「鹤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论语·雍也》:「犁牛之子,骍且角」。
- 植物的果实、种子或动物的卵。如:「菜子」、「鱼子」、「瓜子」、「莲子」。
- 对一般人的通称。如:「小女子」、「无聊男子」。《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 对男子的美称,多指有学问、道德或地位的人。如:「孔子」、「孟子」。
- 夫妇之间相互的称呼。如:「内子」、「外子」。
- 称辈分小、年纪轻的人。如:「子弟」。《论语·述而》:「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 古代图书分类的第三部。包括诸子百家著作、技艺、术数等书籍。如:「经、史、子、集。」
- 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如:「公、侯、伯、子、男。」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你。《韩非子·难势》:「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史记·卷七○·张仪列传》 :「子亦知子之贱于王乎?」同「尔 」、「汝」。
- 幼小的。如:「子鸡」、「子姜」、「子猪」。
- 和母对称的。见「子金」、「子音」等条。
- 派生的、有所属的。见「子目」、「子句」等条。
- 照顾、抚爱。《礼记·中庸》:「子庶民,来百工也。」唐·柳宗元〈封建论〉:「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
子 [ zi ]
缀- 词尾:➊ 接名词。如:「桌子」、「筷子」。➋ 接动词。如:「起子」、「拍子」。➌ 接形容词。如:「聋子」、「乱子」。➍ 接量词。如:「两下子」、「一档子」。
云居(雲居)yún jū
(1).犹隐居。 唐 贾岛 《送徐员外赴河中》诗:“云居间独往,长老出房迎。”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一:“ 无锡 乡僧 道昌 ,蚤岁周游诸方,在 庐山 云居。”
(2).指隐居之所。 宋 黄庭坚 《鄂州南楼书事》诗之二:“南楼槃礴三百尺,天上云居不足言。” 任渊 注:“ 江 南谚曰:‘天上云居,地下归宗。’盖云居在山之絶顶。” ——《漢語大詞典》
(2).指隐居之所。 宋 黄庭坚 《鄂州南楼书事》诗之二:“南楼槃礴三百尺,天上云居不足言。” 任渊 注:“ 江 南谚曰:‘天上云居,地下归宗。’盖云居在山之絶顶。”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