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楸枰静,黑白两奁均。

张继先宋代〕《望江南(观棋作)

楸枰静,黑白两奁均。山水最宜情共乐,琴书赢得道相亲。一局一番新。
松影里,经度几回春。随分也曾施手段,争先还恐费精神。长是暗饶人。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楸枰黑白两奁

楸枰 qiū píng
棋盘。古时多用楸木制作,故名。 唐 温庭筠 《观棋》诗:“闲对楸枰倾一壶,黄华坪上几成卢。” 宋 陆游 《自嘲》诗:“遍游竹院寻僧语,时拂楸枰约客棋。” 元 无名氏 《一枝花·棋》套曲:“闲展楸枰,初布势求全胜,后分途起战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萝公主》:“ 安 故好棋,楸枰尝置坐侧。”  ——《漢語大詞典》
静 ( 靜 ) jìng《國語辭典》
  1. 「静 」的异体字。
黑白 hēi bái
(1).黑色和白色。《墨子·天志中》:“将以量度天下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与不仁,譬之犹分黑白也。” 唐 白居易 《时世妆》诗:“妍蚩黑白失本态,粧成尽似含悲啼。” 茅盾 《子夜》十三:“那草棚里并没点灯,可是邻家的灯光从破坏的泥墙洞里射过来,也还隐约分别得出黑白。”
(2).比喻是非、善恶。 汉 东方朔 《七谏·怨世》:“愉近习而蔽远兮,孰知察其黑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仙》:“父母远去,一家十餘口,俱託 胡郎 经纪,若不从去,恐长舌妇造黑白也。” 老舍 《四世同堂》三十:“认真的说, 瑞宣 的心里有许多界划不甚清,黑白不甚明的线儿。”
(3).僧俗。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五·智秀》:“葬之日,黑白奔赴,街巷填闉,士庶含酸,荣哀以备。”《景德传灯录·宗靖禅师》:“ 周 广顺 初,年八十一, 钱王 请於寺之大殿演无上乘,黑白駢拥。”
(4).围棋分黑子白子,故称。 唐 张乔 《咏棋子赠弈僧》:“黑白谁能用入玄,千回生死体方圆。” 宋 王安石 《棋》:“战罢两奩收黑白,一枰何处有亏成。”
(5).白天黑夜。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二:“ 赵玉林 、 郭全海 、 白玉山 和 李常有 ,黑白不停地在屯子里活动,已经团结了一帮子人。”  ——《漢語大詞典》
两奁(两奁)
陆㳺初夏閒居即事诗对奕两奁飞黑白雠书千卷杂朱黄  ——《分类字锦》
均 jūn《國語辭典》

均 [ jūn ]

  1. 等同、没有轻重多寡之分的。如:「平均」、「均匀」、「贫富不均」、「势均力敌」。
  1. 公平、相等。如:「均分」、「均摊」。
  2. 皆、全部。如:「老少均安」、「均已脱脸」。
  1. 调和、调节。《诗经·小雅·皇皇者华》:「我马维骃,六辔既均。」汉·毛亨·传:「均,调也。」《文选·张协·七命》:「营匠斲其朴,伶伦均其声。」
  1. 制造陶、瓦器时所用的旋转台。《管子·七法》:「不明於则而欲出号令,犹立朝夕于运均之上。」
  2. 量词。古代计算容量的单位。二千五百石为一均。《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令官作酒,以二千五百石为均。」

均 [ yùn ]

  1. 和谐的音。《文选·成公绥·啸赋》:「音均不恒,曲无定制。」通「韵」。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