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玄 xuán《國語辭典》
玄 [ xuán ]
形- 黑色的。如:「玄狐」。唐·駱賓王〈在獄詠蟬〉詩:「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宋·蘇軾〈後赤壁賦〉:「玄裳縞衣,戛然長鳴。」
- 深遠奧妙的。如:「玄妙」、「玄理」、「玄機」。《老子·第一章》:「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 虛偽、不可靠的。如:「玄虛」、「這話太玄了,不要相信。」
- 天。《文選·張衡·東京賦》:「祈福乎上玄,思所以為虔。」
- 指魏晉玄學。參見「玄學 」條。
- 姓。如漢代有玄俗。
- 二一四部首之一。
覆 fù《國語辭典》
覆 [ fù ]
动- 翻倒、倾倒。如:「车翻覆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论语·子罕》:「虽覆一篑,进,吾往也。」《汉书·卷四八·贾谊传》:「前车覆,后车诫。」
- 反转。如:「反复无常」、「翻来覆去」。
- 毁灭、消灭。如:「倾覆」、「颠覆」。《论语·阳货》:「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新唐书·卷一三六·李光弼传》:「光弼用兵,谋定而后战,能以少覆众。」
- 回、还。如:「答覆」、「复信」。《文明小史·第二九回》:「这时逢瓜代回国,到京复命,请假修墓来的。」同「复 」。
- 详察。《旧唐书·卷一一○·邓景山传》:「以镇抚纪纲为己任,检覆军吏隐没者。」
- 遮盖。如:「覆盖」。《庄子·德充符》:「夫天无不覆,地无不载。」《聊斋志异·卷五·阳武侯》:「见舍上鸦鹊群集,竞以翼覆漏处。」
- 隐藏、埋伏。《左传·桓公十二年》:「楚人坐其北门,而覆诸山下。」《魏书·卷八九·酷吏传·李洪之传》:「乃夜密遣骑分部覆诸要路,有犯禁者,辄捉送州。」
- 重、再。如:「重覆」。同「复 」。
攸 yōu《國語辭典》
攸 [ yōu ]
形- 水流安定的样子。《说文解字·攴部》:「攸,行水也。」清·段玉裁·注:「水之安行为攸。」
- 迅速快捷的样子。《孟子·万章上》:「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汉·赵岐·注:「攸然,迅走趣水深处也。」
- 处所、地方。《诗经·大雅·韩奕》:「为韩姞相攸,莫如韩乐。」汉·郑玄·笺:「相,视;攸,所也。……视其所居。」
- 姓。如北燕有攸迈。
- 置于动词前,表示联系作用。相当于「所」。如:「生死攸关」。晋·陶渊明〈咏三良〉诗:「临穴罔惟疑,投义志攸希。」
- 用于句首或句中,无义。《书经·洪范》:「予攸好德,汝则锡之福。」
- 于是。《诗经·小雅·斯干》:「风雨攸除,鸟鼠攸去,君子攸芋。」
广 ( 廣 ) guǎng/ān《國語辭典》
广 [ yǎn ]
名- 依山崖所建造的房屋。唐·韓愈〈陪杜侍御遊湘西兩寺獨宿有題一首因獻楊常侍〉詩:「剖竹走泉源,開廊架崖广。」元·袁桷〈次韻瑾子過梁山濼三十韻〉:「土屋危可緣,草广突如峙。」
- 二一四部首之一。
鸿休(鴻休)hóng xiū
(1).鸿业;大统。《北齐书·文宣帝纪》:“朕入纂鸿休,将承世祀,籍援立之厚,延宗社之算。” 唐肃宗 《改元宝应赦文》:“总集瑞命,祗承鸿休。” 宋 司马光 《交趾献奇兽赋》:“臣等谓宜命协律播之声歌,詔太史编之简策,以发挥不世之鸿休,张大无伦之丕绩。”
(2).鸿福。称美上级或长者的荫庇与关怀。 唐 韩愈 《为宰相贺雪表》:“臣等职在燮和,慙无效用,覩斯庆泽,实荷鸿休。” 宋 苏辙 《代南京留守谢减降德音表》:“臣幸摄守留钥,亲被鸿休,乐与都人共陶圣化。” 明 汤显祖 《霞美山赋》:“窃燕閒而问思,遡鸿休而有云。”
(3).大善;美德。 唐 陶拱 《天晴景星见赋》:“叶妙理於上德,表鸿休於天造。” ——《漢語大詞典》
(2).鸿福。称美上级或长者的荫庇与关怀。 唐 韩愈 《为宰相贺雪表》:“臣等职在燮和,慙无效用,覩斯庆泽,实荷鸿休。” 宋 苏辙 《代南京留守谢减降德音表》:“臣幸摄守留钥,亲被鸿休,乐与都人共陶圣化。” 明 汤显祖 《霞美山赋》:“窃燕閒而问思,遡鸿休而有云。”
(3).大善;美德。 唐 陶拱 《天晴景星见赋》:“叶妙理於上德,表鸿休於天造。” ——《漢語大詞典》
汪濊 wāng huì
亦作“ 汪秽 ”。 深广。《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威武纷云,湛恩汪濊。” 颜师古 注:“汪濊,深广也。” 三国 魏 曹植 《魏德论》:“於时上富於春秋,望德汪秽。” 晋 张载 《濛汜池赋》:“挹洪流之汪濊,包素瀨之寒泉。”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治化》:“道含洪而广被,泽汪秽而傍阐。” 清 唐孙华 《恭纪特恩蠲租次匪莪韵》:“侧席忧民赖圣謨,殊恩汪濊古今无。”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