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余年尚几何,嫋嫋风中烛。

陆游宋代〕《寄子虡

人生恨无年,我老已烂熟。
退耕镜湖上,风雨有茅屋。
事君阙补报,得此不啻足。
余年尚几何,嫋嫋风中烛。
大儿戍塞垣,驰马佩矢箙,去家千余里,辛苦就微禄。
书来续三纸,语悲不忍读。
遹弟在我傍,亦复泪溢目。
门户嗟日衰,持守赖家督。
雪云暗淮天,念汝方露宿。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余年几何风中

余年(餘年)yú nián
(1).一生中剩馀的年月。指晚年,暮年。《文选·祢衡〈鹦鹉赋〉》:“痛母子之永隔,哀伉儷之生离。匪餘年之足惜,慜众雏之无知。” 吕向 注:“言此餘命不足怜,慜其众雏未有所识也。” 唐 李德裕 《雨后净望河西连山怆然成咏》:“唯怀药饵蠲衰病,为惜餘年报主恩。”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蒋仁伯》:“不若 安 往,得为国家効犬马,且以慰老母餘年。” 巴金 《随想录·文学的作用》:“我既然活到七十五岁,不曾中毒死去,那么今天也不妨吹一吹牛说:我身上有了防毒性、抗毒性,用不着躲在温室里度余年了。”
(2).谓其他的年分。《魏书·高祖纪》:“今东作既兴,人湏肄业。其敕在所督课田农,有牛者加勤於常岁,无牛者倍庸於餘年。”  ——《漢語大詞典》
尚 shàng《國語辭典》

尚 [ shàng ]

  1. 尊崇、仰慕。如:「尚文」、「尚武」。《墨子·尚贤上》:「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
  2. 主管其事。《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襄平侯通尚符节,乃令持节矫内太尉北军。」通「掌」。
  3. 仰攀婚姻。《史记·卷八七·李斯传》:「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
  1. 犹、还。如:「他至今尚未结婚。」《诗经·大雅·荡》:「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型。 」
  2. 尚且、况且。《老子·第二三章》:「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3. 希望,表示祈求。如:「尚飨」。唐·韩愈〈汴州东 西水门记〉:「乃伐山石,刻之日月,尚俾来者知作之所始。」
  1. 姓。如汉代有尚长。
几何(幾何)jǐ hé
(1).犹若干,多少。《诗·小雅·巧言》:“为犹将多,尔居徒几何?” 马瑞辰 通释:“尔居徒几何,即言尔徒几何也。”《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於是 始皇 问 李信 :‘吾欲攻取 荆 ,於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新唐书·李多祚传》:“﹝ 张柬之 ﹞乃从容谓曰:‘将军居北门几何?’曰:‘三十年矣。’”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小子费亦不貲矣!家私几何,乃如此胡为耶!”《老残游记》第三回:“ 高公 又问:‘药金请教几何?’” 郭小川 《春歌》之二:“战斗的诗情能装千筐万箩,而我的笔墨呢,又有几何!”
(2).数学中的一门分科。详“ 几何学 ”。  ——《漢語大詞典》
嫋 niǎo《國語辭典》

袅 [ niǎo ]

  1. 娇柔美好。如:「袅娜」。《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柔桡嬛嬛,妩媚姌袅。」通「袅」。
  2. 音调悠扬婉转。如:「余音袅袅」。宋·苏轼〈观台诗〉:「残磬风中袅,孤灯雪后青。」
  1. 摇摆、摆动。晋·陆云〈为顾彦先赠妇往返〉诗四首之二:「雅步袅纤腰,巧笑发皓齿。」唐·白居易〈答元八宗简同游曲江后明日见赠〉诗:「水禽翻白羽,风荷袅翠茎。」通「袅」。
风中(风中)
唐 元稹 春晚寄杨十二兼呈赵八 空际飏高蝶,风中聆素琴。
唐 李咸用 轻薄怨 黄金千镒新一宵,少年心事风中毛。  ——《骈字类编》
烛 ( 燭 ) zhú
烛 [ zhú ]
  1. 用线绳或苇子做中心,周围包上蜡油,点着取亮的东西(古代亦称“火炬”):蜡~。花~。~光。~泪。~台。风~残年。
  2. 洞悉:洞~其奸。
  3. 灯泡瓦特数的俗称:十五~的灯泡。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