裨校同推智略深,亲恩国事两关心。
李昌祺〔明代〕《富溪八景富 其八 再赠》
下邳壮节伊谁如,谈兵早读孙吴书。夜庐母冢辄流血,晓陷敌阵随捐躯。
西江都帅誇贤子,为子为臣亦如此。承欢敌忾嗣前人,岂直相传袭金紫。
大廷宠赠祖父功,明威昭勇官资崇。碑烦史笔制词美,诰锡奎章题字浓。
怙恃九原嗟不作,想像音容空泪落。致养无由奉笋鲑,竭诚但愿倾葵藿。
裨校同推智略深,亲恩国事两关心。吾知燕颔封侯相,汉代将军重见今。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裨 bì/pí《國語辭典》
裨 [ bì ]
動- 增加、幫助。如:「裨益」、「無裨於事」。《國語·晉語八》:「子若能以忠信贊君,而裨諸侯之闕。」
- 修補。南朝梁·王琰《冥祥記·趙泰》:「乃遣泰為水官監作吏,將二千餘人,運沙裨岸。」
裨 [ pí ]
形- 小的。《文選·張衡·西京賦》:「爾乃商賈百族,裨販夫婦。」
- 副的、偏的。《三國志·卷五六·吳書·呂範傳》:「曹公至赤壁,(呂範)與周瑜等俱拒破之,拜裨將軍,領彭澤太守。」《晉書·卷五九·東海王越傳》:「自頃胡寇內逼,偏裨失利。」
- 姓。如春秋時鄭國有裨諶。
校 xiào/jiào《國語辭典》
校 [ xiào ]
名- 施教求學的地方。如:「學校」、「補校」、「夜校」。
- 中級軍官的名稱,分上校、中校、少校三級。
- 姓。如唐代有校桀。
校 [ jiào ]
動- 古代的刑具。枷械的統稱。《說文解字·木部》:「校,木囚也。」《資治通鑑·卷二六九·後梁紀四·均王乾化三年》:「庚辰,晉王發幽州,劉仁恭父子皆荷校於露布之下。」
- 較量、計較。如:「校力」、「校量」。唐·韓愈〈和侯協律詠筍〉詩:「短長終不校,先後竟誰論。」
- 訂正、考訂。如:「校稿」、「校覈」。《國語·魯語下》:「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頌十二篇於周太師。」
- 考核、考究。《荀子·君道》:「知慮取舍,稽之以成,日月積久,校之以功。」
- 計算。《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京師之錢累百鉅萬,貫朽而不可校。」
同 ( 衕 ) tóng/tòng《國語辭典》
同 [ tóng ]
动- 会合、聚集。如:「会同」。《说文解字·𠔼部》:「同,合会也。」唐·钱起〈送钟评事应宏词下第东归〉诗:「劝君稍尽离筵酒,千里佳期难再同。」
- 统一、齐一。《书经·舜典》:「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宋·陆游〈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一齐分享、从事等。如:「同甘苦,共患难。」《孙子·谋攻》:「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
- 赞成。如:「赞同」、「同意」。
- 一样的。如:「同类」、「相同」、「同工同酬」。
- 一起、共同。如:「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唐·李白〈长干行〉二首之一:「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 和、与、跟。如:「有事同你商量。」、「我同他一起去看电影。」
- 和谐、和平。如:「促进世界大同」。《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契约。如:「合同」。
- 姓。如唐代有同谷。
同 [ tòng ]
名- 巷弄、小街道。如:「胡同」。
推 tuī《國語辭典》
推 [ tuī ]
动- 用力往前或往外移动物体。如:「推车」、「推门」。唐·李白〈襄阳歌〉:「玉山自倒非人推。」
- 顺著迁移。《易经·系辞下》:「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 根据已知寻究其他。如:「推算」、「推论」、「以此类推」。《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有意其推本之也。」
- 扩充、扩展。如:「推行」、「推销」、「推广教育」。《孟子·公孙丑上》:「推恶恶之心。」
- 选择、荐举。如:「推选」、「推举」。《礼记·儒行》:「推贤而进达之。」
- 辞让、让与。如:「推让」。《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推食食我。」
- 借口、假托。如:「推托」、「推卸」、「推三阻四」。《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又推个事故,却来白娘子家取伞。」
- 尊崇、赞许。如:「推崇」、「推许」。《晋书·卷四一·刘寔传》:「天下所共推,则天下士也。」
- 除去。如:「推陈出新」。
智略 zhì lüè
才智与谋略。《六韬·上贤》:“无智略权谋,而重赏尊爵之。”《宋书·王叡传》:“ 叡 字 元德 ……果敢有智略, 武帝 甚知之。” 宋 司马光 《将军行》:“自言不喜读兵法,智略何必求 孙 吴 。”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韩槖驼》:“其子少病傴,号 韩槖驼 ,颇有智略。” ——《漢語大詞典》
深 shēn《國語辭典》
深 [ shēn ]
形- 从高到下,从表面到底部的距离很大。与「浅」相反。如:「深海」、「深渊」。
- 高奥、精微。如:「他这句话的用意很深。」
- 浓厚。如:「一往情深」、「深蓝色」。
- 形容时间的久、晚。如:「年深日久」。
- 茂盛。唐·杜甫〈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很、非常。如:「深得人缘」、「深加赞美」。
亲 ( 親 ) qīn/qìng
亲 [ qīn ]
◎ 〔~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
- 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属。~人。~缘。双~(父母)。~眷。
- 婚姻:~事。
-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戚。~故。~邻。~朋。
- 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
- 本身,自己的:~睹。~聆。~笔。
- 感情好,关系密切:~密。相~。~睦。~疏。
- 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吻。
◎ 〔~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
恩 ēn《國語辭典》
恩 [ ēn ]
名- 他人给我或我给他人的帮助。如:「感恩」、「大恩大德」。
- 情爱。唐·白居易〈后宫词〉:「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清·洪升《长生殿·第三七出》:「记盒钗初赐,种下这恩深厚。」
- 有德泽的。如:「恩师」、「救命恩人」。
- 国家有特殊庆典而特别举办的。如:「恩诏」、「恩科」。
国事(國事)guó shì
国家的政事。《礼记·丧服大记》:“君言王事,不言国事。” 孙希旦 集解:“国事,政令之施於一国,以治其人民者也。”《史记·秦始皇本纪》:“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大臣。” 唐 司空图 《有感》诗:“国事皆须救未然, 汉 家高阁漫 凌烟 。”《红楼梦》第十八回:“国事宜勤,暇时保养,切勿记念。” 鲁迅 《准风月谈·二丑艺术》:“但其间一定有时要慷慨激昂的表示对于国事的不满。” ——《漢語大詞典》
两关(兩關)liǎng guān
(1). 玉门关 和 阳关 的合称。《汉书·西域传序》:“其后驃骑将军击破 匈奴 右地,降 浑邪 、 休屠王 ,遂空其地,始筑 令居 以西,初置 酒泉郡 ,后稍发徙民充实之,分置 武威 、 张掖 、 敦煌 ,列四郡,据两关焉。”
(2).泛指西北边塞。《隋书·史祥传》:“昔岁劳公问罪 河 朔,贼尔日塞两关之路,据仓阻 河 ,百姓胁从,人亦众矣。” 明 袁宏道 《感事》诗:“不见两关传露布,尚闻三殿未垂衣。”
(3).指 南口 、 北口 。 元 杨允孚 《滦京杂咏》之六:“ 居庸 千古翠屏环,飞骑将军驻两关。” ——《漢語大詞典》
(2).泛指西北边塞。《隋书·史祥传》:“昔岁劳公问罪 河 朔,贼尔日塞两关之路,据仓阻 河 ,百姓胁从,人亦众矣。” 明 袁宏道 《感事》诗:“不见两关传露布,尚闻三殿未垂衣。”
(3).指 南口 、 北口 。 元 杨允孚 《滦京杂咏》之六:“ 居庸 千古翠屏环,飞骑将军驻两关。” ——《漢語大詞典》
心 xīn《國語辭典》
心 [ xīn ]
名- 內臟之一。參見「心臟 」條。
- 我國古代認為心主管思維,故相沿以為腦的代稱。如:「用心」、「勞心勞力」。《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則思。」
- 思想、意念、感情。如:「傷心」、「心中不安」、「心情煩悶」。《文選·曹丕·與吳質書》:「東望於邑,裁書敘心。」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心凝形釋。」
- 思慮、謀畫。如:「有心人」、「有口無心」。《呂氏春秋·審應覽·精諭》:「紂雖 多心,弗能知矣。」
- 性情。如:「心性」。《韓非子·觀行》:「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自緩,董安于之心緩,故佩弦以自急。」
- 平面或物體的中央或內部。如:「江心」、「掌心」、「圓心」。唐·劉禹錫〈洞庭秋月行〉:「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頃如鎔金。」
- 植物的花蕊或苗尖。如:「花心」。南朝梁·簡文帝〈上巳侍宴林光殿曲水詩〉:「林花初墮蔕,池荷欲吐心。」
- 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之一。東方蒼龍七宿的第五宿,有三顆星。《詩經·唐風·綢繆》:「三星在天。」漢·鄭玄·箋:「三星,謂心星也。」
- 二一四部首之一。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