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精卫(精衛)jīng wèi
古代神话中鸟名。《山海经·北山经》:“ 发鳩之山 ,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 炎帝 之少女名曰 女娃 , 女娃 游于 东海 ,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 东海 。”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昔 炎帝 女溺死 东海 中,化为精卫。其名自呼,每衔西山木石填 东海 。偶海燕而生子,生雌状如精卫,生雄如海燕。今 东海 精卫誓水处,曾溺於此川,誓不饮其水。一名鸟誓,一名寃禽,又名志鸟,俗呼帝女雀。”后多用以比喻有仇恨而志在必报,或不畏艰难、奋斗不懈的人。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十:“精卫衔微木,将以填 沧海 。” 南朝 梁 范云 《望织女》诗:“不辞精卫苦,河流未可填。” 明 张煌言 《满江红》词:“青山未筑 祁连 塚, 沧海 犹衔精卫石。” 宁调元 《秋兴用草堂韵》:“分波终仗灵犀力,填海犹存精卫心。” ——《漢語大詞典》
谁教(谁教)
白居易白莲池汎舟诗白藕新花照水开红窗小舫信风回谁教一片江南兴逐我殷勤万里来 ——《分类字锦》
尔 ( 爾 ) ěr
尔 [ ěr ]
- 你,你的:~父。~辈。~汝(你我相称,关系密切)。~曹(你们这些人)。~虞我诈。
- 如此:偶~。不过~~。
- 那,其(指时间):~时。~后。
- 而已,罢了(亦作“耳”):“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
- 词尾,相当于“地”、“然”:卓~。率~(轻易地)。
填海 tián hǎi
指古代神话中的精卫鸟填海事。亦比喻冤恨极深或意志坚定。 南朝 陈 张正见 《石赋》:“ 精卫 取而填海, 天孙 用以支机。” 唐 杜甫 《寄贾司马严使君》诗:“浪作禽填海,那将血射天。”《花月痕》第十三回:“寃禽衔石难填海,芳草牵情欲到天。” 宁调元 《秋兴用草堂韵》:“分波终仗灵犀力,填海犹存 精卫 心。” ——《漢語大詞典》
海边(海邊)hǎi biān
(1).海的边沿一带。 唐 李郢 《送人之岭南》诗:“ 谢 氏海边逢素女, 越王 潭上见青牛。”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凫》:“﹝鳧﹞常在海边沙上食砂石,皆消烂,惟食海蛤不消,随其粪出,用为药倍胜者也。”
(2).指海疆。《三国志·魏志·胡质传》:“严设备以待敌,海边无事。” ——《漢語大詞典》
(2).指海疆。《三国志·魏志·胡质传》:“严设备以待敌,海边无事。” ——《漢語大詞典》
石子 shí zǐ
(1).小石头;小石块。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笨麯并酒》:“受两石以下瓮子,以石子二三升蔽瓮底。”《水浒传》第七十回:“ 张清 把左手虚提长枪,右手便向锦袋中摸出石子。”《红楼梦》第四一回:“ 刘老老 便踱过石去,顺着石子甬路走去。” 茅盾 《子夜》九:“我坐车子经过 东新桥 ,就碰着了两三百人的一队,洋瓶和石子是武器,跟巡捕打起来了。”
(2).璞中的玉。 宋 何薳 《春渚纪闻·丁晋公石子砚》:“石既登岸,转仄之间若有涵水声。砚工视之,贺曰:‘此必有寳石藏中,所谓石子者是也。相传天产至珍,滋荫此潭,以孕崖石,散为文字之祥,今日见之矣。’即丛手攻剖,果得一石於泓水中,大如鹅卵,色紫,玉也。” ——《漢語大詞典》
(2).璞中的玉。 宋 何薳 《春渚纪闻·丁晋公石子砚》:“石既登岸,转仄之间若有涵水声。砚工视之,贺曰:‘此必有寳石藏中,所谓石子者是也。相传天产至珍,滋荫此潭,以孕崖石,散为文字之祥,今日见之矣。’即丛手攻剖,果得一石於泓水中,大如鹅卵,色紫,玉也。” ——《漢語大詞典》
青 qīng《國語辭典》
青 [ qīng ]
名- 颜色:➊ 绿色。唐·刘禹锡〈陋室铭〉:「草色入帘青。」➋ 蓝色。《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➌ 黑色。如:「玄青」。
- 绿色的草木、山脉。如:「踏青」、「万年青」、「青黄不接」。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萦青缭白,外与天际。」
- 竹皮。如:「汗青」。
- 大陆地区青海省的简称。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绿色的。如:「青山绿水」、「山青水秀」。
- 蓝色的。如:「青天白日」。
- 黑色的。如:「青布」、「青衣」。唐·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年轻的。如:「青年」、「青春」。
青 [ jīng ]
- 参见「青青」(二)条。
磊磊 lěi lěi
(1).众多委积貌。《楚辞·九歌·山鬼》:“采三秀兮於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文选·宋玉〈高唐赋〉》:“砾磥磥而相摩兮,巆震天之礚礚。” 李善 注:“磥磥,众石貌。” 唐 张籍 《新桃行》:“明年结其实,磊磊充汝家。”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二:“石磊磊以巉巖,木森森而耸秀。”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石崖中凹而旁哆,层石磊磊。”
(2).圆转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足使义明而词浄,事圆而音泽,磊磊自转,可称珠耳。”
(3).形容襟怀坦白,志节分明。 唐 韩愈 《答刘秀才论史书》:“夫圣 唐 鉅迹,及贤士大夫事,皆磊磊轩天地,决不沉没。”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一书》:“其仁与义磊磊然横天地,冠古今。” 明 唐顺之 《重修解州关侯庙开颜楼记》:“盖侯之大节磊磊如此。” 明 无名氏 《鸣凤记·三臣谪戍》:“养就的是丹心,靖献的是葵诚,磊磊睁睁,巍巍耿耿。”
(4).高大。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四》:“ 高参政 子业 ,负奇气,博雅情,其为诗若磊磊乔松,凌风逈秀,响振虚谷。” ——《漢語大詞典》
(2).圆转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足使义明而词浄,事圆而音泽,磊磊自转,可称珠耳。”
(3).形容襟怀坦白,志节分明。 唐 韩愈 《答刘秀才论史书》:“夫圣 唐 鉅迹,及贤士大夫事,皆磊磊轩天地,决不沉没。”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一书》:“其仁与义磊磊然横天地,冠古今。” 明 唐顺之 《重修解州关侯庙开颜楼记》:“盖侯之大节磊磊如此。” 明 无名氏 《鸣凤记·三臣谪戍》:“养就的是丹心,靖献的是葵诚,磊磊睁睁,巍巍耿耿。”
(4).高大。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四》:“ 高参政 子业 ,负奇气,博雅情,其为诗若磊磊乔松,凌风逈秀,响振虚谷。”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