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

白居易唐代〕《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及寤而书适至兼寄桐花诗…此寄

永寿寺中语,新昌坊北分。归来数行泪,悲事不悲君。
悠悠蓝田路,自去无消息。计君食宿程,已过商山北。
昨夜云四散,千里同月色。晓来梦见君,应是君相忆。
梦中握君手,问君意何如。君言苦相忆,无人可寄书。
觉来未及说,叩门声冬冬。言是商州使,送君书一封。
枕上忽惊起,颠倒著衣裳。开缄见手札,一纸十三行。
上论迁谪心,下说离别肠。心肠都未尽,不暇叙炎凉。
云作此书夜,夜宿商州东。独对孤灯坐,阳城山馆中。
夜深作书毕,山月向西斜。月下何所有,一树紫桐花。
桐花半落时,复道正相思。殷勤书背后,兼寄桐花诗。
桐花诗八韵,思绪一何深。以我今朝意,忆君此夜心。
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珍重八十字,字字化为金。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一章遍读一句十回

一章 yī zhāng
(1).歌曲诗文的一段,亦指诗文的一篇。 汉 王充 《论衡·自纪》:“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易·乾》“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三国 魏 王弼 注:“此一章全説天气以明之也。” 唐 白居易 《酬张太祝晚秋卧病见寄》诗:“一章锦绣段,八韵琼瑶音。”《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那先生开讲《中庸》,开卷便是‘天命之谓性’一章。”
(2).古历以十九年为一章。《周髀算经》卷下:“十九岁为一章。”《左传·僖公五年》“春正月辛亥朔,日南至” 孔颖达 疏:“计十九年而有七闰,古历十九年为一章,以其闰餘尽故也。” 宋 赵夔 《道过遂县泊舟瞻》诗:“成佛经千祀,鐫崖已一章。”原注:“僧云十九年矣, 汉 历十九年为一章。”  ——《漢語大詞典》
三 sān《國語辭典》

三 [ sān ]

  1. 介于二和四之间的自然数。如:「二、三、四、五……」。大写作「参」,阿拉伯数字作「3」。
  2. 姓。如明代有三成志。
  1. 第三位的。如:「这次比赛他得了第三名。」
  2. 表多数或多次的。如:「举一反三」、「三番两次」、「一问三不知」。

三 [ sàn ]

  1. 屡次、再三。参见「三思」、「三复」等条。

三 [ sā ]

  1. 同「仨 」。
遍读(徧讀)biàn dú
全部阅读;通读。《西京杂记》卷二:“ 匡衡 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 衡 , 衡 曰:‘愿得主人书徧读之。’”徧,一本作“ 遍 ”。《宋史·张昭传》:“未冠,徧读九经,尽通其义。”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五:“古来诗人的集子很多,仅只 唐 人的集子已经不少了,哪能一一徧读呢!”  ——《漢語大詞典》
一句
唐 白居易 闻歌者唱微之诗 时向歌中闻一句,未容倾耳已伤心。
唐 白居易 题峡中石上 诚知老去风情少,见此争无一句诗。
唐 姚合 赠供奉僧次融 热时吟一句,凉冷胜秋分。
唐 郑谷 卷末偶题三首 其一 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
唐 司空图 争名 争名岂在更搜奇,不朽才消一句诗。
唐 吴融 莺 谢家园里成吟久,只欠池塘一句诗。
唐 杜荀鹤 苦吟 一句我自得,四方人已知。
唐 罗隐 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二首 其二 一句黄河千载事,麦城王粲谩登楼。
唐 李山甫 夜吟 更深成一句,月冷上孤峰。
唐 修雅 闻诵法华经歌 师诵此经经一句,句句白牛亲动步,白牛之步疾如风。  ——《骈字类编》
十回
宋史夏国传边臣罕守旧制各务邀功不虞生事遂致绥延等界泾原以来擅举兵甲入臣境土其有叛亡部族劫掠主财去者百无十回臣之边吏亦务蔽藏俱失奏论渐弃盟约  ——《骈字类编》
吟 yín《國語辭典》

吟 [ yín ]

  1. 痛苦时发出的声音。元·戴侗《六书故·卷一一·吟》:「痛为呻吟。」
  2. 叹息。《战国策·楚策一》:「雀立不转,昼吟宵哭。」
  3. 咏、诵。如:「吟咏」。《庄子·德充符》:「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
  4. 啼叫、鸣叫。《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猿肃而长吟。」《文选·曹植·杂诗六首之二》:「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5. 口吃、话说不清楚。《后汉书·卷三十四·梁统传》:「为人鸢肩豺目,洞精矘眄,口吟舌言。」通「唫」。
  1. 古代一种诗体的名称。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古词有〈陇头吟〉,孔明有〈梁父吟〉,文君有〈白头吟〉。」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