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曲径(曲徑)qū jìng
亦作“ 曲逕 ”。
(1).弯曲的小路。 唐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诗:“曲逕通幽处,禪房花木深。” 清 王韬 《淞滨琐话·李延庚》:“由曲径而登,则为土山,其南乃 鬱冈亭 也。” 徐迟 《直薄峨眉金顶记》:“多少林木,多少曲径呵!林中蔽天,青苔铺径。”
(2).比喻不正当的途径。 明 张居正 《答刘虹川总宪书》:“舍大道而由曲径,弃道谊而用货贿。” ——《漢語大詞典》
(1).弯曲的小路。 唐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诗:“曲逕通幽处,禪房花木深。” 清 王韬 《淞滨琐话·李延庚》:“由曲径而登,则为土山,其南乃 鬱冈亭 也。” 徐迟 《直薄峨眉金顶记》:“多少林木,多少曲径呵!林中蔽天,青苔铺径。”
(2).比喻不正当的途径。 明 张居正 《答刘虹川总宪书》:“舍大道而由曲径,弃道谊而用货贿。” ——《漢語大詞典》
绕 ( 繞 ) rào
绕 [ rào ]
- 缠:~线。缠~。
- 纠缠,弄迷糊:~嘴。~口令。
- 走弯曲迂回的路:~远。~道。~越。
- 围着转:~场一周。围~。环~。
丛林
丛生的林木 ——《整理自网络》
钟声(钟声)
唐 卢纶 与从弟瑾同下第后出关言别 其三 孤村树色昏残雨,远寺钟声带夕阳。
唐 李端 送友人游蜀 帆影缘巴字,钟声出汉州。
唐 戴叔伦 晓闻长乐钟声 汉苑钟声早,秦郊曙色分。
唐 欧阳詹 永安寺照上人房 群阴欲午钟声动,自煮溪蔬养幻身。
唐 王建 题台州隐静寺 不知势压天几重,钟声常闻月中落。
唐 王建 题石瓮寺 青崖白石夹城东,泉脉钟声内里通。
唐 杜牧 宣州开元寺赠惟真上人 夜深月色当禅处,斋后钟声到讲时。
唐 方干 题松江驿 帆势落斜依浦溆,钟声断续在沧茫。 ——《骈字类编》
唐 李端 送友人游蜀 帆影缘巴字,钟声出汉州。
唐 戴叔伦 晓闻长乐钟声 汉苑钟声早,秦郊曙色分。
唐 欧阳詹 永安寺照上人房 群阴欲午钟声动,自煮溪蔬养幻身。
唐 王建 题台州隐静寺 不知势压天几重,钟声常闻月中落。
唐 王建 题石瓮寺 青崖白石夹城东,泉脉钟声内里通。
唐 杜牧 宣州开元寺赠惟真上人 夜深月色当禅处,斋后钟声到讲时。
唐 方干 题松江驿 帆势落斜依浦溆,钟声断续在沧茫。 ——《骈字类编》
杂 ( 雜 ) zá
杂 [ zá ]
- 多种多样的,不单纯的:~乱。~沓。~感。~志。~货。~居。~务。~品。错综复~。私心~念。
- 混合:夹~。混~。~交。
梵音 fàn yīn
(1).梵呗。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经师论》:“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讚则号为梵音。” 唐 宋之问 《奉和幸三会寺应制》:“梵音迎漏彻,空乐倚云悬。” 明 何景明 《再至寺》诗:“古壁栖金象,花宫出梵音。” 清 袁于令 《西楼记·捐姬》:“听松风梵音,偶来萧寺,看他疏写千张纸。” 李涵秋 《广陵潮》第六七回:“一面命小和尚替太太们点齐香烛,请大家拜佛。霎时鐃鈸叮当,梵音高唱。”
(2).佛教谓大梵天王所出的音声。亦指佛、菩萨的音声。《法苑珠林》卷四九:“何等为五:一者其音正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彻,四者其音深满,五者周徧远闻。具此五者,乃名梵音。”《三藏法数》卷三二:“梵音者,即大梵天王所出之声,而有五种清净之音也。”
(3).犹梵语。亦泛指 印度 的语言。 唐 黄滔 《灵山塑北方毗沙门天王碑》:“夫 毗沙门 ,梵音, 唐 言多闻也。” 五代 齐己 《赠念〈法华经〉僧》诗:“更堪诵入陀罗尼, 唐 音梵音相杂时。” 明 王鏊 《震泽长语·音韵》:“华音论读,必以一音为一读;梵音论讽,虽一音,而一音之中,自有抑扬高下。” 郭沫若 《文艺论集·太戈尔来华的我见》:“我虽然不曾躬聆他的梵音,但是我在印刷物上看见过他《从印度带去的使命》。” ——《漢語大詞典》
(2).佛教谓大梵天王所出的音声。亦指佛、菩萨的音声。《法苑珠林》卷四九:“何等为五:一者其音正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彻,四者其音深满,五者周徧远闻。具此五者,乃名梵音。”《三藏法数》卷三二:“梵音者,即大梵天王所出之声,而有五种清净之音也。”
(3).犹梵语。亦泛指 印度 的语言。 唐 黄滔 《灵山塑北方毗沙门天王碑》:“夫 毗沙门 ,梵音, 唐 言多闻也。” 五代 齐己 《赠念〈法华经〉僧》诗:“更堪诵入陀罗尼, 唐 音梵音相杂时。” 明 王鏊 《震泽长语·音韵》:“华音论读,必以一音为一读;梵音论讽,虽一音,而一音之中,自有抑扬高下。” 郭沫若 《文艺论集·太戈尔来华的我见》:“我虽然不曾躬聆他的梵音,但是我在印刷物上看见过他《从印度带去的使命》。”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