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美人适异方,庭树含幽色。

张九龄唐代〕《感遇十二首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
飞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鱼游乐深池,鸟栖欲高枝。
嗟尔蜉蝣羽,薨薨亦何为。
有生岂不化,所感奚若斯。
神理日微灭,吾心安得知。
浩叹杨朱子,徒然泣路岐。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吴越数千里,梦寐今夕见。
形骸非我亲,衾枕即乡县。
化蝶犹不识,川鱼安可羡。
海上有仙山,归期觉神变。

西日下山隐,北风乘夕流。
燕雀感昏旦,檐楹呼匹俦。
鸿鹄虽自远,哀音非所求。
贵人弃疵贱,下士尝殷忧。
众情累外物,恕己忘内修。
感叹长如此,使我心悠悠。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⑿。
可以荐嘉客⒀,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永日徒离忧,临风怀蹇修。
美人何处所,孤客空悠悠。
青鸟跂不至,朱鳖谁云浮。
夜分起踯躅,时逝曷淹留。

抱影吟中夜,谁闻此叹息。
美人适异方,庭树含幽色。
白云愁不见,沧海飞无翼。
凤凰一朝来,竹花斯可食。

汉上有游女,求思安可得。
袖中一札书,欲寄双飞翼。
冥冥愁不见,耿耿徒缄忆。
紫兰秀空蹊,皓露夺幽色。
馨香岁欲晚,感叹情何极。
白云在南山,日暮长太息。

我有异乡忆,宛在云溶溶。
凭此目不觏,要之心所钟。
但欲附高鸟,安敢攀飞龙。
至精无感遇,悲惋填心胸。
归来扣寂寞,人愿天岂从?

闭门迹群化,凭林结所思。
啸叹此寒木,畴昔乃芳蕤。
朝阳凤安在,日暮蝉独悲。
浩思极中夜,深嗟欲待谁。
所怀诚已矣,既往不可追。
鼎食非吾事,云仙尝我期。
胡越方杳杳,车马何迟迟。
天壤一何异,幽嘿卧帘帷。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美人异方庭树含幽

美人 měi rén
(1).容貌美丽的人。多指女子。《六韬·文伐》:“厚赂珠玉,娱以美人。” 唐 顾况 《悲歌》:“美人二八颜如花,泣向春风畏花落。”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三:“女宠虽为患,过终在男子。 范同叔 云:‘ 吴国 若教丞相在, 越王 空送美人来!’”
(2).喻君上。《楚辞·九章·抽思》:“结微情以陈词兮,矫以遗夫美人。” 王逸 注:“举与 怀王 ,使览照也。”
(3).品德美好的人。《诗·邶风·简兮》:“云谁之思,西方美人。” 郑玄 笺:“思 周 室之贤者。”《孟子·尽心下》“充实之谓美” 汉 赵岐 注:“充实善信,使之不虚,是为美人。” 唐 柳宗元 《初秋夜坐赠吴武陵》诗:“美人隔 湘 浦,一夕生秋风。” 潘纬 注:“谓 吴武陵 。” 宋 王安石 《答韩求仁书》:“ 颜子 具圣人之体而微,所谓美人也。”
(4).妃嫔的称号。《汉书·外戚传序》:“美人视二千石,比少上造。”《后汉书·皇后纪序》:“﹝ 光武 中兴﹞又置美人、宫人、采女三等,并无爵秩,岁时赏赐充给而已。”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嫔御命妇·美人》:“ 光武 又置美人,歷代多有之,国初亦置之,正四品也。” 蔡东藩 《前汉演义》第五回:“还有一半晦气的美人,简直是一生一世,盼不到御驾来临。”  ——《漢語大詞典》
适 ( 適 ) shì/kuò《國語辭典》

适 [ guā ]

  1. 迅速。《說文解字·辵部》:「适,疾也。」

适 [ ​kuò ]

  1. (一)​之又音。
异方(異方)yì fāng
(1).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楚辞·天问》:“何圣人之一德,卒其异方: 梅伯 受醢, 箕子 详狂?” 游国恩 纂义引 周拱辰 曰:“一切直数諫,不避葅醢;一不瞽不聋,託之佯狂。迹似异方,而忠国爱主之心则一也。”
(2).指异域;异国。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异方之乐,祗令人悲。”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蜀无兔鸽》:“异方禽兽,象出 南越 ,駞出北极,今皆育于中国,然不如本土之宜也。” 宋 曾巩 《厚卿子中使高丽》诗:“并使时推出众才,异方迎拜六城开。”
(3).指他乡;外地。 唐 杜甫 《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诗:“异方初艷菊,故里亦高桐。”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台省·行酖》:“盖食物初炽,入银器必变黝色,而按臣以法官孑身居异方……每疑下人进酖。”
(4).不同地方。 三国 魏 曹植 失题诗:“弃我交颈欢,离别各异方。”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一:“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
(5).特别的药方。 清 龚自珍 《以奇异金石文字拓本十九种寄秦编修扬州而媵以诗》:“异人延年无异方,能使寸田生异香。”  ——《漢語大詞典》
庭树(庭树)
唐 赵彦昭 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 庭树千花发,阶蓂七叶新。
唐 阎宽 古意 庭树发华滋,瑶草复葳蕤。
唐 杜甫 湖城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宴饮散因为醉歌 人生会合不可常,庭树鸡鸣泪如线。
唐 戴叔伦 白苧词 东风吹花落庭树,春色催人等闲去。
唐 刘禹锡 琴曲歌辞 秋风引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唐 刘禹锡 冬日晨兴寄乐天 庭树晓禽动,郡楼残点声。
唐 姚合 闲居遣怀十首 其四 远山经雨后,庭树得秋初。
唐 李商隐 四年冬以退居蒲之永乐渴然有农夫望岁之志遂作忆雪又作残雪诗各一百言以寄情于游旧 忆雪 庭树思琼蕊,妆楼认粉绵。
唐 张乔 题上元许棠所任王昌龄厅 百四十年庭树老,如今重得见诗人。
《韵府拾遗 遇韵》:唐书崔宁传宁子荛为陕虢观察使简侻不晓事但以器韵自高委政厮竖不恤人疾苦或诉旱者指庭树示之曰柯叶尚尔何旱为即搒笞之  ——《骈字类编》
含幽
萧凤台诗脸花不绽几含幽今夕阳春独换秋  ——《韵府拾遗 尤韵》
色 sè《國語辭典》

色 [ sè ]

  1. 物体表面的色彩。如:「五颜六色」、「五光十色」、「花色鲜艳」。
  2. 面容、神情。如:「不动声色」、「和颜悦色」、「面不改色」、「察言观色」。
  3. 女色,容貌美丽的妇女。《论语·季氏》:「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唐·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4. 景象。如:「暮色深沉」、「景色宜人」。
  5. 种类、式样。如:「货色齐全」、「形形色色」、「花色繁多」。
  6. 品质、成分。多指金银而言。如:「成色」、「足色」。
  7. 性欲、情欲。如:「色情」、「桃色纠纷」。《孟子·告子上》:「告子曰:『食、色,性也。』」
  8.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生气发怒,改变脸色。《战国策·韩策二》:「怒于室者色于市,今公叔怨齐,无奈何也。」
  2. 访求。如:「物色」。

色 [ shè ]

  1. 俗称男子的性欲冲动。

色 [ shǎi ]

  1. 之语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