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黄金 huáng jīn
(1).指铜。《书·舜典》“金作赎刑” 孔 传:“金,黄金。” 孔颖达 疏:“此传黄金,《吕刑》黄铁,皆是今之铜也。”
(2).金属名。赤黄色,质柔软,延展性大。为贵重金属,多用来制造货币、装饰品等。《易·噬嗑》:“六五:噬乾肉,得黄金。” 高亨 注:“噬乾肉得黄金,盖有人置黄金粒于乾肉之中,以谋害食者,食者以齿嚼之,而发现黄金粒也。”《史记·平準书》:“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白金,银也。赤金, 丹阳 铜也。” 唐 杜甫 《望牛头寺》诗:“传灯无白日,布地有黄金。” 仇兆鳌 注引 朱鹤龄 曰:“《弥陀经》:极乐国土有七宝莲池,池底以金沙布地。”《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如本地用,有现成的县城里字号票子;远路用,有现成的黄金,带着岂不简便些?”
(3).泛指钱财。 唐 高适 《邯郸少年行》:“君不见今人交态薄,黄金用尽还疏索。”《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4).道教仙药名。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仙药之上者丹砂,次则黄金,次则白银,次则诸芝。”
(5).比喻金黄色的东西。 唐 罗隐 《皇陂》诗:“垂杨风轻弄翠带,鲤鱼日暖跳黄金。” 前蜀 尹鹗 《金浮图》词:“压红茵,凤舞黄金翅。” 宋 苏轼 《九日寻臻闍黎遂泛小舟至勤师院》诗之一:“试碾露芽烹白雪,休拈霜蕊嚼黄金。”
(6).石名。《淮南子·墬形训》:“黄埃五百岁生黄澒,黄澒五百岁生黄金,黄金千岁生黄龙。” 高诱 注:“石名也。”
(7).比喻功名事业。 清 龚自珍 《梦中作四截句》之二:“黄金华髮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
(8).比喻宝贵。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五章:“秋天,又一个秋天--庄户人家的黄金季节来到了。”亦喻尊贵的身体。 清 李渔 《风筝误·诧美》:“也亏我屈黄金先陪膝头,请宽衣,莫怕羞。” ——《漢語大詞典》
(2).金属名。赤黄色,质柔软,延展性大。为贵重金属,多用来制造货币、装饰品等。《易·噬嗑》:“六五:噬乾肉,得黄金。” 高亨 注:“噬乾肉得黄金,盖有人置黄金粒于乾肉之中,以谋害食者,食者以齿嚼之,而发现黄金粒也。”《史记·平準书》:“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白金,银也。赤金, 丹阳 铜也。” 唐 杜甫 《望牛头寺》诗:“传灯无白日,布地有黄金。” 仇兆鳌 注引 朱鹤龄 曰:“《弥陀经》:极乐国土有七宝莲池,池底以金沙布地。”《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如本地用,有现成的县城里字号票子;远路用,有现成的黄金,带着岂不简便些?”
(3).泛指钱财。 唐 高适 《邯郸少年行》:“君不见今人交态薄,黄金用尽还疏索。”《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4).道教仙药名。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仙药之上者丹砂,次则黄金,次则白银,次则诸芝。”
(5).比喻金黄色的东西。 唐 罗隐 《皇陂》诗:“垂杨风轻弄翠带,鲤鱼日暖跳黄金。” 前蜀 尹鹗 《金浮图》词:“压红茵,凤舞黄金翅。” 宋 苏轼 《九日寻臻闍黎遂泛小舟至勤师院》诗之一:“试碾露芽烹白雪,休拈霜蕊嚼黄金。”
(6).石名。《淮南子·墬形训》:“黄埃五百岁生黄澒,黄澒五百岁生黄金,黄金千岁生黄龙。” 高诱 注:“石名也。”
(7).比喻功名事业。 清 龚自珍 《梦中作四截句》之二:“黄金华髮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
(8).比喻宝贵。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五章:“秋天,又一个秋天--庄户人家的黄金季节来到了。”亦喻尊贵的身体。 清 李渔 《风筝误·诧美》:“也亏我屈黄金先陪膝头,请宽衣,莫怕羞。” ——《漢語大詞典》
榜 bǎng/bàng《國語辭典》
榜 [ bǎng ]
名- 張貼在公共場所的通告。如:「榜文」、「榜帖」。《三國演義·第一回》:「恰纔見公攪榜而嘆,故此相問。」
- 揭示錄取名單的公告。如:「放榜」、「榜單」。《儒林外史·第二回》:「弟今年正月初一日夢見看會試榜,弟中在上面是不消說了。」
- 告示、揭示。《聊齋志異·卷一一·王者》:「至廟前,見一瞽者,形貌奇異,自榜云:『能知心事』。因求卜筮。」
榜 [ bèng ]
名- 船槳。《楚辭·屈原·九章·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齊吳榜以擊汰。」漢·王逸·注:「吳榜,船櫂也。」
- 船。如:「放榜」。唐·李賀〈馬〉詩二三首之一○:「催榜渡烏江,神騅泣向風。」
- 鞭打、擊打。《史記·卷八九·張耳陳餘傳》:「吏治榜笞數千。」《新唐書·卷一六七·王播傳》:「窮治其姦,皆榜死。」
- 使船前進。如:「榜舟」。唐·張籍〈書懷寄元郎中〉詩:「吟君釣客詞中說,便欲南歸榜小船。」
上 shàng/shǎng《國語辭典》
上 [ shàng ]
名- 物體的表面、高處或邊側。如:「門上」、「山上」、「樓上」。《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 皇帝。《史記·卷八·高祖本紀》:「上問左右,左右爭欲擊之。」
- 尊長或在上位的人。《禮記·王制》:「樂事勸功,尊君親上,然後興學。」《孝經·士章》:「忠順不失,以事其上。」
- 首座。《禮記·曲禮上》:「席南鄉北鄉,以西方為上。」
- 表示範圍或某方面。如:「路上」、「世上」、「文學上」、「感情上」、「公堂上」。
- 升、由下而上。《易經·需卦·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唐·王之渙〈登鸛雀樓〉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去、到。如:「上街」、「上天津」。
- 進呈。如:「上表」、「上書」、「上奏」。
- 添加。如:「這鋪子總不上新貨。」
- 教讀。如:「今日老師上了那課?」
- 安裝。如:「上燈」、「上刺刀」。《鏡花緣·第三七回》:「鏤窗上鎖,不能開放。」
- 旋緊。如:「上錶」、「上發條」。
- 登載。如:「上報」、「上帳」。
- 塗抹。如:「上漆」、「上顏色」。
- 表示動作的發生或結果。如:「考上大學」、「關上大門」。
- 表示動作的開始或繼續。如:「愛上」、「迷上武俠小說」。
- 表動作的方向。如:「爬上去」、「跳上來」。
- 最好的、優等的。如:「上計」、「上策」。
- 地位高。如:「上級」、「上流社會」。
- 在前面的。如:「上篇」、「上卷」。《商君書·開塞》:「上不及虞夏之時,而下不修湯武。」
- 接近、將近。如:「成千上萬」。《儒林外史·第七回》:「王員外共借了上千兩的銀子與荀家。」
- 表時間或次序在前。如:「上一位」、「上個月」。
上 [ shǎng ]
- 參見「上聲 」條。
偶 ǒu《國語辭典》
偶 [ ǒu ]
名- 用土、木、金属等材料雕塑的人像。如:「泥偶」、「木偶」。
- 同伴。《史记·卷九一·黥布传》:「迺率其曹偶,亡之江中为群盗。」宋·苏轼〈凤翔八观诗·石鼓歌〉:「登山刻石颂功烈,后者无继前无偶。」
- 配偶。如:「怨偶」、「佳偶天成」。《红楼梦·第四回》:「因此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处膏梁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
- 姓。如明代有偶桓。
- 成双的。与「奇」相对。如:「二、四、六……都是偶数。」
- 碰巧、不是经常的。如:「偶遇」、「偶发」、「偶一为之」。
- 相对的。如:「偶坐」。《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 婚配。《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如欲偶吾者,必先投诗,吾当自择。」
- 对等、匹敌。《抱朴子·外篇·钧世》:「诸硕儒高才之赏文者,咸以古诗三百未有足以偶二贤之所作也。」
失 shī《國語辭典》
失 [ shī ]
动- 丢掉、遗落。如:「丧失」、「遗失」、「失而复得」、「失魂落魄」。
- 错过、纵放。如:「错失良机」、「机不可失」。
- 找不到。如:「迷失方向」。《楚辞·屈原·九章·惜诵》:「欲横奔而失路兮,坚志而不忍。」
- 违背、不合乎。如:「失常」、「失态」、「失礼」。
- 错误。如:「过失」、「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龙头(龍頭)lóng tóu
(1).龙之头。《三国志·吴志·吴主权潘夫人传》:“﹝ 潘夫人 ﹞得幸有娠,梦有以龙头授己者,己以蔽膝受之,遂生 亮 。”
(2).指杰出人物的首领。《三国志·魏志·华歆传》“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歆 与 北海 邴原 、 管寧 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 歆 为龙头, 原 为龙腹, 寧 为龙尾。” 唐 王勃 《送白七序》:“当益友之龙头,处通侯之燕頷。” 唐 罗隐 《寄礼部郑员外》诗:“班资冠鷄舌,人品压龙头。”
(3).状元的别称。 唐 黄滔 《辄吟七言四韵攀寄翁文尧拾遗》诗:“龙头龙尾前年梦,今日须怜应若神。”旧注:“ 滔 卯年冬在 宛陵 ,梦 文尧 作状头及第。”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知人》:“ 孙何 、 孙仅 ,学行文辞倾动场屋。 何 既为状元, 王黄州 览 仅 文编,书其后曰:‘明年再就 尧 阶试,应被人呼小状元。’后牓 仅 果为第一……﹝ 黄州 ﹞并寄 何 诗曰:‘惟爱君家棣华牓,《登科记》上并龙头。’” 明 谢谠 《四喜记·琼英闺闷》:“淡扫眉妆不整,可嘆鸞镜分影,此去龙头独领,断肠鸳帐冷。”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 浙 士曰:‘龙头竟不能属君矣。’”
(4).如龙形事物的顶端。(1)大山之巅。《吴子·治兵》:“无当天灶,无当龙头。天灶者大谷之口,龙头者大山之端。”(2)堪舆家语。气脉如龙的山脉之主峰。 唐 张约 《相崔巽墓》:“安龙头,枕龙角,不三年,自消鑠。”(3)藤萝的末端。 宋 司马光 《和安之喜雨》:“蔓喜龙头举,泉惊虎爪添。”(4)幡竿之顶端。《隋书·沈光传》:“ 光 以口衔索,拍竿而上,直至龙头。繫绳毕,手足皆放,透空而下,以掌拒地,倒行数十步。”
(5).《礼记·明堂位》“其勺, 夏后氏 以龙勺” 汉 郑玄 注:“龙,龙头也。”后因以“龙头”指柄端刻成龙头形的酒勺。 唐 李贺 《秦王饮酒》诗:“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棖棖。” 宋 梅尧臣 《和江邻几景德寺避暑诗》:“龙头费挹酌,犊鼻彊遮蒙。” 元 顾瑛 《三迭前韵》:“剪雪作花云作絮,浪浪酒泻龙头注。”
(6).饰有龙头的琴。 元 张昱 《宫中词》:“宫中无以消长日,自擘龙头十二絃。”
(7).龙船的船头。 唐 温庭筠 《春江花月夜词》:“珠翠丁星復明灭,龙头劈浪哀笳发。”
(8).榨床上的酒液出口处。取其如龙之吐水。故名。 宋 范成大 《次韵子文》:“但促小槽添压石,龙头珠滴夜珊珊。”
(9).自来水管的放水活门。有旋转装置,可以打开或关上。 夏衍 《上海屋檐下》第一幕:“前面是自来水龙头和水门汀砌成的水斗。”
(10).帝王的头颅。 清 李渔 《玉搔头·微行》:“青衫覆却赭黄袍,将一顶鶡皮冠把龙头轻罩。” 聂绀弩 《独夫的最后》:“今天,想不到吧,金瓜武士,御林军,都不知到哪里去了,万岁们自己的龙头要被老百姓给砍下来了。”
(11).近代三合会、哥老会等的首领。 陈少白 《兴中会革命史要》:“我入了会,龙头就当堂封我为白扇。”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七章第七节:“兴中会会员 华永年 联络 两湖 龙头 杨鸿钧 、 李云彪 等数十人归附兴中会, 杨 李 所开山堂,势力最大。”
(12).自行车的车把。如:他小心翼翼地把住龙头。
(13).火车的机车。如:龙头,就是火车头,人们已沿用成习。 ——《漢語大詞典》
(2).指杰出人物的首领。《三国志·魏志·华歆传》“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歆 与 北海 邴原 、 管寧 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 歆 为龙头, 原 为龙腹, 寧 为龙尾。” 唐 王勃 《送白七序》:“当益友之龙头,处通侯之燕頷。” 唐 罗隐 《寄礼部郑员外》诗:“班资冠鷄舌,人品压龙头。”
(3).状元的别称。 唐 黄滔 《辄吟七言四韵攀寄翁文尧拾遗》诗:“龙头龙尾前年梦,今日须怜应若神。”旧注:“ 滔 卯年冬在 宛陵 ,梦 文尧 作状头及第。”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知人》:“ 孙何 、 孙仅 ,学行文辞倾动场屋。 何 既为状元, 王黄州 览 仅 文编,书其后曰:‘明年再就 尧 阶试,应被人呼小状元。’后牓 仅 果为第一……﹝ 黄州 ﹞并寄 何 诗曰:‘惟爱君家棣华牓,《登科记》上并龙头。’” 明 谢谠 《四喜记·琼英闺闷》:“淡扫眉妆不整,可嘆鸞镜分影,此去龙头独领,断肠鸳帐冷。”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 浙 士曰:‘龙头竟不能属君矣。’”
(4).如龙形事物的顶端。(1)大山之巅。《吴子·治兵》:“无当天灶,无当龙头。天灶者大谷之口,龙头者大山之端。”(2)堪舆家语。气脉如龙的山脉之主峰。 唐 张约 《相崔巽墓》:“安龙头,枕龙角,不三年,自消鑠。”(3)藤萝的末端。 宋 司马光 《和安之喜雨》:“蔓喜龙头举,泉惊虎爪添。”(4)幡竿之顶端。《隋书·沈光传》:“ 光 以口衔索,拍竿而上,直至龙头。繫绳毕,手足皆放,透空而下,以掌拒地,倒行数十步。”
(5).《礼记·明堂位》“其勺, 夏后氏 以龙勺” 汉 郑玄 注:“龙,龙头也。”后因以“龙头”指柄端刻成龙头形的酒勺。 唐 李贺 《秦王饮酒》诗:“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棖棖。” 宋 梅尧臣 《和江邻几景德寺避暑诗》:“龙头费挹酌,犊鼻彊遮蒙。” 元 顾瑛 《三迭前韵》:“剪雪作花云作絮,浪浪酒泻龙头注。”
(6).饰有龙头的琴。 元 张昱 《宫中词》:“宫中无以消长日,自擘龙头十二絃。”
(7).龙船的船头。 唐 温庭筠 《春江花月夜词》:“珠翠丁星復明灭,龙头劈浪哀笳发。”
(8).榨床上的酒液出口处。取其如龙之吐水。故名。 宋 范成大 《次韵子文》:“但促小槽添压石,龙头珠滴夜珊珊。”
(9).自来水管的放水活门。有旋转装置,可以打开或关上。 夏衍 《上海屋檐下》第一幕:“前面是自来水龙头和水门汀砌成的水斗。”
(10).帝王的头颅。 清 李渔 《玉搔头·微行》:“青衫覆却赭黄袍,将一顶鶡皮冠把龙头轻罩。” 聂绀弩 《独夫的最后》:“今天,想不到吧,金瓜武士,御林军,都不知到哪里去了,万岁们自己的龙头要被老百姓给砍下来了。”
(11).近代三合会、哥老会等的首领。 陈少白 《兴中会革命史要》:“我入了会,龙头就当堂封我为白扇。”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七章第七节:“兴中会会员 华永年 联络 两湖 龙头 杨鸿钧 、 李云彪 等数十人归附兴中会, 杨 李 所开山堂,势力最大。”
(12).自行车的车把。如:他小心翼翼地把住龙头。
(13).火车的机车。如:龙头,就是火车头,人们已沿用成习。 ——《漢語大詞典》
望 wàng《國語辭典》
望 [ wàng ]
动- 向远处或高处看。如:「登高望远」、「一望无际」。唐·李白〈静夜思〉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宋·汪元量〈潮州歌〉:「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 希冀、期盼。如:「盼望」、「期望」、「渴望」。《孟子·梁惠王上》:「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拜访、慰问。如:「拜望」、「探望」。
- 怨恨、责备。《史记·卷八九·张耳陈余传》:「不意君之望臣深也!岂以臣为重去将哉?」《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
- 将近、接近。唐·韩愈〈祭窦司业文〉:「逾七望八,年孰非翁。」《儿女英雄传·第一回》:「你那我虽然不至于老迈不堪,也是望五的人了。」
- 志愿、心愿。如:「愿望」、「绝望」。
- 名誉、名声。如:「名望」、「声望」、「德高望重」。《三国演义·第八三回》:「陆逊年幼望轻,恐诸公不服。」
- 农历每月十五日,地球上所看见的满月月相,后指农历的每月十五日。《文选·枚乘·七发》:「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宋·苏轼〈后赤壁赋〉:「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 向、朝。如:「望后退」、「望前看」、「望我点点头」。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