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零久、而今何意,醉卧酒垆侧。
姜夔〔宋代〕《霓裳中序第一·亭皋正望极》
丙午岁,留长沙。登祝融。因得其祠神之曲曰《黄帝盐》、《苏合香》。又于乐工故书中得商调《霓裳曲》十八阕,皆虚谱无辞。按沈氏《乐律》,《霓裳》道调,此乃商调。乐天诗云:“散序六阕”,此特两阕。未知孰是?然音节闲雅,不类今曲:余不暇尽作。作《中序》一阕传于世。余方羁游,感此古音,不自知其辞之怨抑也。
亭皋正望极,乱落江莲归未得。多病却无气力,况纨扇渐疏,罗衣初索。流光过隙,叹杏梁、双燕如客。人何在?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
幽寂,乱蛩吟壁,动庾信、清愁似织。沉思年少浪迹,笛里关山,柳下坊陌。坠红无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飘零久、而今何意,醉卧酒垆侧。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飘零(飄零)piāo líng
(1).指轻柔物随风自空中降落。 汉 司马相如 《美人赋》:“流风惨冽,素雪飘零。” 宋 王安石 《残菊》诗:“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 清 李渔 《风筝误·巅末》:“才士 韩生 ,偶向风筝题句,线断飘零,巧被佳人拾著。” 叶圣陶 《倪焕之》十二:“风雨飘零,心神不宁,骨节疼痛,都足以引起他们剧烈的忿怒!”
(2).飘泊流落。 唐 杜甫 《衡州送李大夫七丈赴广州》诗:“王孙丈人行,垂老见飘零。” 清 李渔 《怜香伴·女校》:“既无父母又未曾出嫁,飘零异国,何以为情?” 刘国钧 《辛壬之间杂诗》:“故园南望渺鸿鱼, 京洛 飘零感岁除。”
(3).散失。《北史·儒林传下·刘炫》:“故友飘零,门徒雨散。” 唐 孟郊 《老恨》诗:“无子抄文字,老吟多飘零。”
(4).凋谢;凋零。 唐 卢照邻 《曲池荷》诗:“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金 元好问 《杏花杂诗》之六:“眼看桃李飘零尽,更拣繁枝插帽簷。” 刘大白 《西风》诗:“把昨夜吹过去的西风,给追回来,请它看一看,这飘零得憔悴可怜的黄叶!”
(5).衰败貌;破败貌。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一折:“争奈家业飘零,无升合之粟。”《水浒传》第六四回:“杀的 李成 、 闻达 金盔倒纳,衣甲飘零,退入城中,闭门不出。” ——《漢語大詞典》
(2).飘泊流落。 唐 杜甫 《衡州送李大夫七丈赴广州》诗:“王孙丈人行,垂老见飘零。” 清 李渔 《怜香伴·女校》:“既无父母又未曾出嫁,飘零异国,何以为情?” 刘国钧 《辛壬之间杂诗》:“故园南望渺鸿鱼, 京洛 飘零感岁除。”
(3).散失。《北史·儒林传下·刘炫》:“故友飘零,门徒雨散。” 唐 孟郊 《老恨》诗:“无子抄文字,老吟多飘零。”
(4).凋谢;凋零。 唐 卢照邻 《曲池荷》诗:“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金 元好问 《杏花杂诗》之六:“眼看桃李飘零尽,更拣繁枝插帽簷。” 刘大白 《西风》诗:“把昨夜吹过去的西风,给追回来,请它看一看,这飘零得憔悴可怜的黄叶!”
(5).衰败貌;破败貌。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一折:“争奈家业飘零,无升合之粟。”《水浒传》第六四回:“杀的 李成 、 闻达 金盔倒纳,衣甲飘零,退入城中,闭门不出。” ——《漢語大詞典》
久 jiǔ《國語辭典》
久 [ jiǔ ]
副- 时间长远。如:「久违」、「久别重逢」、「久负盛名」。
- 经历时间的长短。如:「他出去多久了?」
- 旧的。《孔子家语·卷五·颜回》:「不忘久德,不思久怨。」
- 留、滞留。《孟子·公孙丑上》:「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汉·赵岐·注:「久,留也。」
而今 ér jīn
如今,现在。 唐 张安世 《苦别》诗:“向前不信别离苦,而今自到别离处。”《儒林外史》第三回:“我们而今且派两人跟定了 范老爷 。”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四段:“直到而今,许多 中国 古代的风俗、习惯、语言、服装,在 朝鲜 还看的见。”参见“ 而今而后 ”。 ——《漢語大詞典》
何意 hé yì
(1).为什么,何故。 宋玉 《神女赋》:“晡夕之后,精神怳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 南朝 梁 任昉 《奏弹刘整》:“ 整 闻声仍打 逡 , 范 唤问:‘何意打我儿?’”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 瑯瑘王 ﹞遂大怒,询曰:‘至尊已有,我何意无?’”
(2).岂料;不意。《后汉书·申屠蟠传》:“ 蟠 勃然作色曰:‘始吾以子为可与言也,何意乃相拘教乐贵之徒邪?’” 三国 魏 吴质 《答魏太子笺》:“自谓可终始相保,并骋材力,效节明主,何意数年之閒,死丧略尽。”《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吾姊妹居此数十餘年,深蒙 秋公 珍重护惜,何意驀遭狂奴,俗气薰炽,毒手摧残。” 清 顾炎武 《王征君潢具舟小坐栅洪桥下》诗:“何意多同心,合沓来诸方?” ——《漢語大詞典》
(2).岂料;不意。《后汉书·申屠蟠传》:“ 蟠 勃然作色曰:‘始吾以子为可与言也,何意乃相拘教乐贵之徒邪?’” 三国 魏 吴质 《答魏太子笺》:“自谓可终始相保,并骋材力,效节明主,何意数年之閒,死丧略尽。”《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吾姊妹居此数十餘年,深蒙 秋公 珍重护惜,何意驀遭狂奴,俗气薰炽,毒手摧残。” 清 顾炎武 《王征君潢具舟小坐栅洪桥下》诗:“何意多同心,合沓来诸方?” ——《漢語大詞典》
醉卧(醉卧)
五色线蔡邕饮酒一石常醉在路上卧人名曰醉龙何在此醉卧扶而归也 ——《韵府拾遗 个韵》
酒垆(酒壚,酒罏)jiǔ lú
卖酒处安置酒瓮的砌台。亦借指酒肆、酒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伤逝》:“ 王濬冲 为尚书令,著公服,乘軺车,经 黄公 酒壚下过。” 宋 周邦彦 《侧犯》词:“见説胡姬,酒壚寂静,烟锁漠漠,藻地苔井。” 明 徐祯卿 《赠别献吉》诗:“日暮经过 燕 赵 客,解裘同醉酒壚旁。” 郁达夫 《秋夜怀人》诗之四:“忆煞 蓝亭 旧酒壚,当年曾醉病 相如 。”
酒罏:即酒垆。《汉书·食货志下》“率开一卢以卖”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如淳 曰:“酒家开肆待客,设酒罏,故以罏名肆。”《全元散曲·水仙子带折桂令·饮兴》:“小糟新酒滴珍珠,醉倒 黄公 旧酒罏。” 明 何景明 《春日刘薛二子过》诗:“未似 高阳 侣,垂鞭向酒罏。”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畿辅·禁歌妓》:“国初 临川 人 揭轨 ,以举明经至京,宴南市楼,有诗云:‘詔出金钱送酒罏,綺楼胜会集文儒。’”参见“ 酒壚 ”。 ——《漢語大詞典》
酒罏:即酒垆。《汉书·食货志下》“率开一卢以卖”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如淳 曰:“酒家开肆待客,设酒罏,故以罏名肆。”《全元散曲·水仙子带折桂令·饮兴》:“小糟新酒滴珍珠,醉倒 黄公 旧酒罏。” 明 何景明 《春日刘薛二子过》诗:“未似 高阳 侣,垂鞭向酒罏。”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畿辅·禁歌妓》:“国初 临川 人 揭轨 ,以举明经至京,宴南市楼,有诗云:‘詔出金钱送酒罏,綺楼胜会集文儒。’”参见“ 酒壚 ”。 ——《漢語大詞典》
侧 ( 側 ) cè/zè/zhāi
侧 [ cè ]
- 旁:~面。~影。~门。~室。~翼。~记(关于某些活动的侧面的报道)。
- 斜着:~重(zhòng )(偏重)。~射。~卧。~枝。~芽。辗转反~。
- 卑陋:~陋(a.偏僻简陋;b.指地位低下)。
- ◎ 同“仄”。
- 〔~歪〕倾斜,如“你看那人~~着走”。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