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
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
泉甘草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
谁将汉女嫁胡儿,风沙无情貌如玉。
身行不遇中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
推手为琵却手琶,胡人共听亦咨嗟。
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
汉宫争按新声谱,遗恨已深声更苦。
纤纤女手生洞房,学得琵琶不下堂。
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
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绝色 jué sè
1.指极其美丽的女子容色。亦借指绝顶美貌的女子。 晋 王嘉 《拾遗记·吴》:“﹝ 孙亮 ﹞常与爱姬四人,皆振古絶色。”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一折:“﹝ 王嬙 ﹞生得光彩射人,十分艷丽,真乃天下絶色。”《花月痕》第八回:“ 荷生 觉得那絶色眼波,更倾注在自己身上。” 高晓声 《陈奂生上城》:“ 陈奂生 看看她,真是绝色!”
2.指极美的颜色。 南朝 梁 江淹 《莲花赋》:“蕊金光而絶色,藕冰折而玉清。” 宋 苏轼 《和何长宫六言次韵》:“青山自是絶色,无人谁与为容。” 杨朔 《茶花赋》:“是谁白天黑夜,积年累月,拿自己的汗水浇着花……终于培养出这样绝色的好花?” ——《漢語大詞典》
2.指极美的颜色。 南朝 梁 江淹 《莲花赋》:“蕊金光而絶色,藕冰折而玉清。” 宋 苏轼 《和何长宫六言次韵》:“青山自是絶色,无人谁与为容。” 杨朔 《茶花赋》:“是谁白天黑夜,积年累月,拿自己的汗水浇着花……终于培养出这样绝色的好花?” ——《漢語大詞典》
天下 tiān xià
(1).古时多指 中国 范围内的全部土地;全国。《书·大禹谟》:“奄有四海,为天下君。”《后汉书·朱穆传》:“昔 秦 政烦苛,百姓土崩, 陈胜 奋臂一呼,天下鼎沸。” 宋 梅尧臣 《送师直之会稽宰》诗:“天下风物佳,莫出 吴 与 越 。”《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天下同名同姓也最多,怎见得便是我谋害你丈夫?” 萧华 《红军不怕远征难》诗:“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 赤水 出奇兵。”
(2).指全世界。如: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漢語大詞典》
(2).指全世界。如: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漢語大詞典》
无 ( 無 ) wú《國語辭典》
无 [ wú ]
名- 二一四部首之一。→「無」的異體字(11249)
一失
唐 杜甫 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 一失不足伤,念子孰自珍。 ——《骈字类编》
难 ( 難 ) nán/nàn/nuó
难 [ nán ]
- 不容易,做起来费事:~处。~度。~点。~关。~熬。~耐。~产。~堪。~题。~以。~于。困~。畏~。急人之~。
- 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免。~为。~保。~怪。~倒(dǎo )。~道。~能可贵。
- 不好:~听。~看。
- 灾祸,困苦:~民。灾~。遇~。逃~。殉~。患~。遭~。避~。排扰解~。
- 仇怨:排~解纷。
- 诘责,质问:发~。非~。责~。
- 古同“傩”。
再 zài《國語辭典》
再 [ zài ]
副- 第二次、又一次、两次。如:「再见」、「再嫁」、「再鞠躬」。《史记·卷六九·苏秦传》:「秦赵五战,秦再胜而赵三胜。」
- 表示动作继续重复。如:「再接再厉」、「再版」、「失败了再努力。」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 表示一个动作接续在另一动作结束之后。如:「吃完饭再走!」、「先擦窗户,再洗地板。」
- 更。表示行为程度的加深。如:「你能这么想,真是再好不过了。」
- 表示另有补充。如:「再则」、「再说」、「再不然」。
得 dé/děi/de《國語辭典》
得 [ dé ]
动- 获、取。与「失」相对而言。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孟子·告子上》:「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 演算产生结果。如:「三三得九。」
- 遇。如:「得便」、「得空即前往拜访。」
- 契合、适宜。如:「得体」、「得法」。汉·王襃〈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 快意、满足。《史记·卷六二·管晏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 可以、能够。如:「得过且过」、「不得抽烟!」、「得饶人处且饶人」、「所有员工均得摸彩。」
- 用于谈话终了之时,表反对、禁止或同意。如:「得了,别再出馊主意了!」、「得,我们就照你的方法去做。」
- 相当于「何」、「岂」、「那」、「怎」、「难道」等,表示反诘的语气。唐·杜甫〈后苦寒行〉二首之二:「巴东之峡生凌澌,彼苍回斡人得知。」
- 置于动词之后,无义。唐·杜甫〈绝句漫兴〉诗九首之二:「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得 [ de ]
介- 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结果或性状。如:「跑得快」、「觉得很好」、「美得冒泡」。
得 [ děi ]
副- 应该、必须、需要。如:「你总得让我把话说完。」《红楼梦·第六六回》:「出了月就起身,得半个工夫才回来。」
得 [ dǎi ]
动- 遭受。如:「他作恶多端,得了报应也是应该的。」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