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错疑他姊妹嫁欢来,惹个侬愁绝。

易顺鼎清代〕《小桃红 买碧桃二本,供之莫愁小影前,赋此纪事

粉染南朝白,脂染东风碧。犹想当年阿侯,生小脸痕靧雪。

把红儿供养郁金堂,要沾些福泽。

旧作王家妾,今作卢家客。曾住乌衣玳梁,双燕也还认得。

错疑他姊妹嫁欢来,惹个侬愁绝。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错疑个侬愁绝

错疑(錯疑)cuò yí
因误会而生疑。《红楼梦》第二八回:“话説 林黛玉 只因昨夜 晴雯 不开门一事,错疑在 宝玉 身上。”  ——《漢語大詞典》
他 tā《國語辭典》

他 [ tā ]

  1. 第三人称。指你我以外的第三人。
  1. 另外的、别的。如:「他人」、「他日」、「他家的事」。
  1. 其它方面的。如:「早已他去,不知所终。」
  1. 别的方面或其余的事。《诗经·小雅·小旻》:「人知其一,莫知其他。」《孟子·梁惠王下》:「王顾左右而言他。」
  1. 用于句中当衬字,无所指。如:「唱他几句」、「喝他几杯」。有时缀以「这」、「那」。如:「投宿于他这旅舍」、「看他那天气好像要下雨」。亦可缀「这个」。如:「我恨就恨他这个冰天雪地」。

他 [ ​tuō ]

  1. (一)​之又音。
姊 zǐ《國語辭典》

姊 [ ​zǐ ]

讀音
  1. 稱謂:➊ ​ 用以稱比自己先出生的同胞女子。如:「大姊」、「二姊」。南朝梁·無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俗稱為「姊姊」。➋ ​用以稱同輩親戚中比自己年長的女子。如:「表姊」、「堂姊」。➌ ​ 用以稱同輩女性。如:「學姊」、「師姊」。

姊 [ ​jiě ]

語音
  1. 稱謂:➊ ​ 用以稱比自己先出生的同胞女子。如:「大姊」、「二姊」。南朝梁·無 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俗稱為「姊姊」。➋ ​用以稱同輩而比自己年長的女子。如:「表姊」、「堂姊」、「學姊」、「師姊」。
妹 mèi《國語辭典》

妹 [ mèi ]

  1. 称谓:➊ ​ 对同父母所生而比自己年幼的女子的称呼。如:「么妹」、「姊妹」、「兄妹」。南朝梁·无名氏〈木兰诗〉二首之一:「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➋ ​ 对同辈中较年幼的女子的称呼。如:「表妹」、「堂妹」。
  2. 女子对同辈的自谦之词。如:「小妹我年幼无知,请多多指教。」
  3. 泛指少女。《西游记·第九五回》:「这宝幢下乃月宫太阴星君,两边的仙妹是月里嫦娥。」
嫁 jià《國語辭典》

嫁 [ jià ]

  1. 女子结婚。如:「出嫁」、「婚嫁」。唐·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诗:「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唐·白居易〈琵琶行〉:「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2. 推恶于人。如:「嫁祸」、「嫁怨」。
欢 ( 歡 ) huān
欢 [ huān ]
  1. 快乐,高兴:~乐。~庆。~会。~快。~颜。尽~而散。郁郁寡~。
  2. 喜爱,亦指所喜爱的人:心~。新~旧识。
  3. 活跃,起劲,旺盛:~蹦乱跳。~实。机器转得真~。
来 ( 來 ) lái
来 [ lái ]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
  5. 做某个动作:胡~。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
  9.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
  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音质好,二~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
  12. 表示语气,归去~兮!
  13. 姓。
惹 rě《國語辭典》

惹 [ rě ]

  1. 招引。《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只因清明都来西湖上闲翫,惹出一场事来。」明·汤显祖《紫钗记·第一三出》:「坐云霞飘飖半天,惹人处行光一片。」
  2. 牵挂。唐·李贺〈昌谷北园新笋〉诗四首之四:「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
  3. 染上、沾著。《儒林外史·第五二回》:「我就是『羊肉不曾吃,空惹一身膻』。」
  4. 冒犯。《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阿姆我又不惹你。」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只是我那媳妇儿气性最不好惹的。」
个侬(個儂,箇儂)gè nóng
这人;那人。 唐 韩偓 《赠渔者》诗:“个儂居处近诛茅,枳棘篱兼用荻梢。” 丁以布 《赠春航用白丁韵》:“ 西湖 洒遍伤春泪,何处缄封寄个儂。”
箇儂:犹渠侬。那个人或这个人。 隋炀帝 《嘲罗罗》诗:“箇儂无赖是横波,黛染隆颅簇小蛾。” 唐 韩偓 《赠渔者》诗:“箇儂居处近诛茅,枳棘篱兼用荻梢。” 宋 范成大 《馀杭初出陆》诗:“霜毛瘦骨犹千骑,少见行人似箇儂。” 清 纳兰性德 《临江仙·永平道中》词:“椷书欲寄又还休,箇儂憔悴,禁得更添愁。”   ——《漢語大詞典》
愁绝(愁絶)chóu jué
极端忧愁。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沉饮聊自遣,放歌颇愁絶。” 唐 戴叔伦 《转应词》:“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絶。” 宋 王沂孙 《庆宫春·水仙》词:“国香到此谁怜?烟冷沙昏,顿成愁絶。”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