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唤起 huàn qǐ
(1).叫醒。 唐 杜甫 《秋日夔州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唤起搔头急,扶行几屐穿。” 宋 苏轼 《有美堂暴雨》诗:“唤起謫仙泉洒面,倒倾鮫室泻琼瑰。” 宋 陆游 《细雨》诗:“美睡常嫌鶯唤起,清愁却要酒阑回。”
(2).引申为使之觉醒奋起。 毛泽东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词:“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 不周山 下红旗乱。”
(3).触动;激发。 巴金 《春》一:“打动她的心,唤起她的热情的处所却也很多。”
(4).鸟名。 唐 韩愈 《赠同游》诗:“唤起窗全曙,催归日未西。” 洪兴祖 注:“唤起、催归,二禽名也……催归,子规也;唤起,声如人络丝,员转清亮,偏於春晓鸣,江南谓之春唤。”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三·伯劳》:“古有催明之鸟,名唤起者,盖即此也。”参见“ 报春鸟 ”。 ——《漢語大詞典》
(2).引申为使之觉醒奋起。 毛泽东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词:“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 不周山 下红旗乱。”
(3).触动;激发。 巴金 《春》一:“打动她的心,唤起她的热情的处所却也很多。”
(4).鸟名。 唐 韩愈 《赠同游》诗:“唤起窗全曙,催归日未西。” 洪兴祖 注:“唤起、催归,二禽名也……催归,子规也;唤起,声如人络丝,员转清亮,偏於春晓鸣,江南谓之春唤。”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三·伯劳》:“古有催明之鸟,名唤起者,盖即此也。”参见“ 报春鸟 ”。 ——《漢語大詞典》
少年 shào nián
不几年。《后汉书·西南夷传·滇》:“初到郡,米斛万钱,渐以仁恩,少年间,米至数十云。” 李贤 注:“少年,未多年也。”
(1).古称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韩非子·内储说上》:“ 郑 少年相率为盗,处於 雚泽 。” 三国 魏 曹植 《送应氏》诗之一:“不见旧耆老,但覩新少年。” 唐 高适 《邯郸少年行》:“且与少年饮美酒,往来射猎西山头。”《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两人都是出羣才学,英鋭少年。”
(2).今称介于童年与青年之间的年纪以及这样年纪的人。 谢觉哉 《观花小记》:“ 重庆 市团委……赠送我们以少年工厂制的模型和青年作家的木刻等。”《〈艾青诗选〉自序二》:“从少年时代起,我从美术中寻求安慰。”
(3).年轻,年轻时。 汉 刘向 《列女传·陈寡孝妇》:“母曰:‘吾怜汝少年早寡也。’” 宋 辛弃疾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説愁。” 柳杞 《好年胜景》:“那 吴松明 老人是全社有名的活跃人物,他少年穷困,学过唱大鼓书。” ——《漢語大詞典》
(1).古称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韩非子·内储说上》:“ 郑 少年相率为盗,处於 雚泽 。” 三国 魏 曹植 《送应氏》诗之一:“不见旧耆老,但覩新少年。” 唐 高适 《邯郸少年行》:“且与少年饮美酒,往来射猎西山头。”《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两人都是出羣才学,英鋭少年。”
(2).今称介于童年与青年之间的年纪以及这样年纪的人。 谢觉哉 《观花小记》:“ 重庆 市团委……赠送我们以少年工厂制的模型和青年作家的木刻等。”《〈艾青诗选〉自序二》:“从少年时代起,我从美术中寻求安慰。”
(3).年轻,年轻时。 汉 刘向 《列女传·陈寡孝妇》:“母曰:‘吾怜汝少年早寡也。’” 宋 辛弃疾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説愁。” 柳杞 《好年胜景》:“那 吴松明 老人是全社有名的活跃人物,他少年穷困,学过唱大鼓书。” ——《漢語大詞典》
巴蜀 bā shǔ
秦 汉 设 巴 蜀 二郡,皆在今 四川省 。后用为 四川 的别称。《战国策·秦策一》:“大王之国,西有 巴 蜀 、 汉中 之利,北有 胡 貉、 代 马之用。”《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公孙述 称王 巴 蜀 , 李宪 自立为 淮南王 。” 清 林则徐 《与纤》诗:“漫疑负弩经 巴蜀 ,便当浮槎到女牛。” ——《漢語大詞典》
梦 ( 夢 ) mèng
梦 [ mèng ]
- 睡眠时身体内外各种刺激或残留在大脑里的外界刺激引起的景象活动。
- 做梦:~见。
- 比喻幻想或愿望:~想。
宕 dàng《國語辭典》
宕 [ dàng ]
动- 拖延、延迟。如:「悬宕」、「延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二回》:「这一百吊,暂时宕一宕,我再想法子报销。」
- 行为放荡不受拘束。三国魏·曹植〈七哀诗〉:「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宋·苏轼〈王子立墓志铭〉:「人人自重,不敢嬉宕。」通「荡」。
- 石洞、矿坑。《文选·左思·蜀都赋》:「外负铜梁于宕渠,内函要害于膏腴。」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二下·楚游日记》:「兼茅中自时有偃宕,疑为虎穴。」
渠 qú/jù《國語辭典》
渠 [ qú ]
名- 人工挖掘的水道。如:「河渠」、「溝渠」、「水到渠成」。
- 姓。如漢代有渠參。
- 他,指第三人稱。如:「渠等」、「渠輩」。宋·楊萬里〈郡圃杏花〉詩:「海棠穠麗梅花淡,匹似渠儂別樣奇。」
- 大。《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用興法誅其渠帥,巴蜀民大驚恐。」
- 參見「[[渠渠]]」條。
山寺 shān sì
山中寺院。 北周 庾信 《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内史》:“戍楼鸣夕鼓,山寺响晨钟。” 唐 韦应物 《游灵岩寺》诗:“始入松路永,独忻山寺幽。” 元 何中 《南居寺》诗:“峰峰看不足,山寺已鸣鐘。” ——《漢語大詞典》
看 kàn/kān《國語辭典》
看 [ kàn ]
動- 視、瞧。如:「看見」、「收看」、「偷看」。唐·李白〈清平調〉三首之三:「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 觀賞。唐·杜甫〈宿府〉詩:「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唐·王建〈醉後憶山中故人〉詩:「遇晴須看月,鬥健且登樓。」(詩文中亦讀平聲)
- 拜訪、探望。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荀巨伯遠看友人疾。」
- 對待。如:「另眼看待」、「刮目相看」。唐·高適〈詠史〉詩:「不知天下士,猶作布衣看。」(詩文中亦讀平聲)
- 估量、觀察判斷。如:「你看這法子行得通嗎?」、「看來他真是被冤枉的!」
- 診治。《儒林外史·第一五回》:「請醫生看你尊翁的病。」
- 拿取。《醒世姻緣傳·第六四回》:「我流水叫徒弟看茶與他吃了。」
- 用在動詞之後,表示姑且試試的語氣。如:「想想看」、「等等看」、「試試看」。《水滸傳·第四二回》:「說的是。再仔細搜一搜看。」
看 [ kān ]
動- (一)2.4.之讀音。
- 看守。如:「看門」、「看護」、「看守」。
蚕丛(蠶叢)cán cóng
(1).相传为 蜀 王的先祖,教人蚕桑。《艺文类聚》卷六引 汉 扬雄 《蜀本纪》:“ 蜀 始王曰 蚕丛 ,次曰 伯雍 ,次曰 鱼鳧 。” 唐 李白 《蜀道难》诗:“ 蚕丛 及 鱼鳧 ,开国何茫然。”
(2).借指 蜀 地。 宋 司马光 《仲庶同年兄自成都移长安以诗寄贺》:“蚕丛龟印解,鶉野隼旟新。”参见“ 蚕丛路 ”。
(3).见“ 蚕丛路 ”。 ——《漢語大詞典》
(2).借指 蜀 地。 宋 司马光 《仲庶同年兄自成都移长安以诗寄贺》:“蚕丛龟印解,鶉野隼旟新。”参见“ 蚕丛路 ”。
(3).见“ 蚕丛路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