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合欢(合歡,合懽)hé huān
亦作“ 合懽 ”。亦作“ 合驩 ”。
(1).联欢;和合欢乐。《礼记·乐记》:“故酒食者,所以合欢也;乐者,所以象德也;礼者,所以缀淫也。”《墨子·明鬼下》:“虽使鬼神诚亡,此犹可以合驩聚众,取亲於乡里。” 汉 焦赣 《易林·升之无妄》:“二国合欢, 燕 齐 以安。” 明 梁辰鱼 《浣纱记·采莲》:“自从 西施 入宫,妙舞清歌,朝懽暮乐,不多日,算不得尽了千遭云雨之情,记不起喫了上万钟合懽之酒。” 清 方文 《柬周颖侯相约同往钱塘》诗之二:“ 兰陵 趣驾者,判醉合欢时。”
(2).指男女交欢。《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 沈洪 平日原与 小叚名 有情,那时扯在铺上,草草合欢,也当春风一度。”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夫妇亦甚相悦……视其衾已合欢矣。”
(3).植物名。一名马缨花。落叶乔木,羽状复叶,小叶对生,夜间成对相合,故俗称“夜合花”。夏季开花,头状花序,合瓣花冠,雄蕊多条,淡红色。古人以之赠人,谓能去嫌合好。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合欢蠲忿,萱草忘忧。”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合欢,树似梧桐,枝叶繁互相交结,每风来,輒身相解,了不相牵缀,树之阶庭,使人不忿, 嵇康 种之舍前。” 晋 崔豹 《古今注·问答释义》:“欲蠲人之忿,则赠之青堂,青堂一名合懽,合懽则忘忿。” 南朝 梁简文帝 《听夜妓》诗:“合欢蠲忿叶,萱草忘忧条。”
(4). 汉 宫殿名。参见“ 合欢殿 ”。
(5).扇名。 唐 张祜 《赋得福州白竹扇子》诗:“犹赖早时君不弃,每怜初作合欢名。”参见“ 合欢扇 ”。 ——《漢語大詞典》
(1).联欢;和合欢乐。《礼记·乐记》:“故酒食者,所以合欢也;乐者,所以象德也;礼者,所以缀淫也。”《墨子·明鬼下》:“虽使鬼神诚亡,此犹可以合驩聚众,取亲於乡里。” 汉 焦赣 《易林·升之无妄》:“二国合欢, 燕 齐 以安。” 明 梁辰鱼 《浣纱记·采莲》:“自从 西施 入宫,妙舞清歌,朝懽暮乐,不多日,算不得尽了千遭云雨之情,记不起喫了上万钟合懽之酒。” 清 方文 《柬周颖侯相约同往钱塘》诗之二:“ 兰陵 趣驾者,判醉合欢时。”
(2).指男女交欢。《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 沈洪 平日原与 小叚名 有情,那时扯在铺上,草草合欢,也当春风一度。”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夫妇亦甚相悦……视其衾已合欢矣。”
(3).植物名。一名马缨花。落叶乔木,羽状复叶,小叶对生,夜间成对相合,故俗称“夜合花”。夏季开花,头状花序,合瓣花冠,雄蕊多条,淡红色。古人以之赠人,谓能去嫌合好。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合欢蠲忿,萱草忘忧。”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合欢,树似梧桐,枝叶繁互相交结,每风来,輒身相解,了不相牵缀,树之阶庭,使人不忿, 嵇康 种之舍前。” 晋 崔豹 《古今注·问答释义》:“欲蠲人之忿,则赠之青堂,青堂一名合懽,合懽则忘忿。” 南朝 梁简文帝 《听夜妓》诗:“合欢蠲忿叶,萱草忘忧条。”
(4). 汉 宫殿名。参见“ 合欢殿 ”。
(5).扇名。 唐 张祜 《赋得福州白竹扇子》诗:“犹赖早时君不弃,每怜初作合欢名。”参见“ 合欢扇 ”。 ——《漢語大詞典》
叶 ( 葉 ) yè/xié《國語辭典》
- 「協 」的異體字。
堕 ( 墮 ) duò/huī
堕 [ duò ]
◎ 掉下来,坠落:~落。~地。~马。~胎。~甑不顾(喻对已经过去的事,不作无益的惋惜)。
◎ 古同“隳”,毁坏。
◎ 掉下来,坠落:~落。~地。~马。~胎。~甑不顾(喻对已经过去的事,不作无益的惋惜)。
◎ 古同“隳”,毁坏。
梧桐 wú tóng
(1).木名。落叶乔木。种子可食。亦可榨油,供制皂或润滑油用。木质轻而韧,可制家具及乐器。古代以为是凤凰栖止之木。《诗·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孔颖达 疏:“梧桐可以为琴瑟。”《庄子·秋水》:“夫鵷鶵发於南海,而飞於北海,非梧桐不止。” 唐 聂夷中 《题贾氏林泉》诗:“有琴不张弦,众星列梧桐。须知澹泊听,声在无声中。” 明 范受益 王錂 《寻亲记·局骗》:“馁腹欲餐胡地雪,梧桐巢破凤凰分。”
(2).鸟名。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梧桐》:“京师十月以后,则有梧桐鸟等。梧桐者,长六七寸,灰身黑翅,黄嘴短尾。市儿买而调之,能於空中接弹丸,谓之打弹儿。” ——《漢語大詞典》
(2).鸟名。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梧桐》:“京师十月以后,则有梧桐鸟等。梧桐者,长六七寸,灰身黑翅,黄嘴短尾。市儿买而调之,能於空中接弹丸,谓之打弹儿。” ——《漢語大詞典》
秋 qiū《國語辭典》
秋 [ qiū ]
名- 一年四季中的第三季。農曆為七、八、九月,陽曆為九、十、十一月。如:「秋天」、「秋季」、「中秋」、「深秋」、「一葉知秋」。唐·杜甫〈登高〉詩:「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 年。古代年的長度以二次秋收為準,故以秋代表年。如:「千秋萬世」、「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唐·劉禹錫〈蜀先主廟〉詩:「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 時候。如:「多事之秋」。《文選·諸葛亮·出師表》:「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 姓。如清代有秋瑾。
- 喻衰老。宋·陸游〈南鄉子·早歲入皇州〉詞:「三十年來真一夢,堪愁。客路蕭蕭兩鬢秋。」
鸳鸯(鴛鴦)yuān yāng
(1).鸟名。似野鸭,体形较小。嘴扁,颈长,趾间有蹼,善游泳,翼长,能飞。雄的羽色绚丽,头后有铜赤、紫、绿等色羽冠;嘴红色,脚黄色。雌的体稍小,羽毛苍褐色,嘴灰黑色。栖息于内陆湖泊和溪流边。在我国 内蒙古 和 东北 北部繁殖,越冬时在 长江 以南直到 华南 一带。为我国著名特产珍禽之一。旧传雌雄偶居不离,古称“匹鸟”。《诗·小雅·鸳鸯》:“鸳鸯于飞,毕之罗之。” 毛 传:“鸳鸯,匹鸟也。” 晋 崔豹 《古今注·鸟兽》:“鸳鸯,水鸟,鳧类也。雌雄未尝相离,人得其一,则一思而死,故曰疋鸟。” 清 唐孙华 《渔父词》之三:“湖上鸳鸯亦竝头,鰥鰥鱼目夜长愁。”
(2).指饰物上的鸳鸯图案。 南朝 梁简文帝 《和徐录事见内人作卧具》:“衣裁合欢襵,文作鸳鸯连。” 后蜀 顾夐 《甘州子》词:“禁楼刁斗喜初长,罗荐綉鸳鸯。山枕上,私语口脂香。” 曹禺 《王昭君》第三幕:“单于,您来看,这是一床合欢被。上面绣着双鸳鸯,里面放着‘长相思’。”
(3).比喻夫妻。 汉 司马相如 《琴歌》之一:“室邇人遐独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 唐 温庭筠 《南歌子》词:“不如从嫁与,作鸳鸯。”《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鸳鸯错配本前缘,全赖风流太守贤。” 鲍昌 《庚子风云》第二部第九章:“话说回来,要是咱们远远飞出去,做一对野地鸳鸯,以后也不好回来见我的娘亲了。”
(4).喻志同道合的兄弟。 三国 魏 曹植 《释思赋》:“况同生之义絶,重背亲而为疏。乐鸳鸯之同池,羡比翼之共林。” 三国 魏 嵇康 《赠兄秀才入军》诗:“鸳鸯于飞,肃肃其羽。朝游高原,夕宿兰渚。邕邕和鸣,顾眄儔侣。俛仰慷慨,优游容与。”
(5).比喻成双配对的事物。参见“ 鸳鸯剑 ”。
(6).比喻贤者。 汉 王逸 《九思·怨上》:“鸳鸯兮噰噰,狐狸兮徾徾。”《文选·曹植〈赠王粲〉诗》:“树木发青华,清池激长流。中有孤鸳鸯,哀鸣求匹儔。” 李善 注:“鸳鸯,喻 粲 也。”
(7).比喻艳妓。 清 王韬 《淞隐漫录·三十六鸳鸯谱下》:“露草忘尘事,风花畅艳怀。鸳鸯三十六,死便逐情埋。”
(8). 汉武帝 时宫殿名。《三辅黄图·未央宫》:“ 武帝 时,后宫八区,有 昭阳 、 飞翔 、 增成 、 合欢 、 兰林 、 坡香 、 凤皇 、 鸳鸯 等殿。”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陪游馺娑,骋纤腰於结风, 长乐 、 鸳鸯 ,奏新声於度曲。”
(9).水名。在 河北省 境内。《文选·左思〈魏都赋〉》:“生生之所常厚,洵美之所不渝,其中则有 鸳鸯 、 交谷 , 虎涧 、 龙山 。” 李善 注:“ 鸳鸯水 在 南和县 西。”
(10).战阵名。 明 吴易 《少保戚公继光》诗:“变化开精心,什伍为‘鸳鸯’。”原注:“ 少保 所结阵名。”参见“ 鸳鸯阵 ”。
(11).指鸳鸯瓦。 唐 杜甫 《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颂德叙怀斐然之作三十韵》:“殿瓦鸳鸯坼,宫帘翡翠虚。” 仇兆鳌 注引《邺中记》:“ 鄴城 铜雀臺 ,皆鸳鸯瓦。”
(12).指形制像鸳鸯的香炉。 唐 李白 《清平乐令·翰林应制》词之二:“玉帐鸳鸯喷沉麝,时落银灯香灺。” 王琦 注:“鸳鸯,爇香器也。” ——《漢語大詞典》
(2).指饰物上的鸳鸯图案。 南朝 梁简文帝 《和徐录事见内人作卧具》:“衣裁合欢襵,文作鸳鸯连。” 后蜀 顾夐 《甘州子》词:“禁楼刁斗喜初长,罗荐綉鸳鸯。山枕上,私语口脂香。” 曹禺 《王昭君》第三幕:“单于,您来看,这是一床合欢被。上面绣着双鸳鸯,里面放着‘长相思’。”
(3).比喻夫妻。 汉 司马相如 《琴歌》之一:“室邇人遐独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 唐 温庭筠 《南歌子》词:“不如从嫁与,作鸳鸯。”《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鸳鸯错配本前缘,全赖风流太守贤。” 鲍昌 《庚子风云》第二部第九章:“话说回来,要是咱们远远飞出去,做一对野地鸳鸯,以后也不好回来见我的娘亲了。”
(4).喻志同道合的兄弟。 三国 魏 曹植 《释思赋》:“况同生之义絶,重背亲而为疏。乐鸳鸯之同池,羡比翼之共林。” 三国 魏 嵇康 《赠兄秀才入军》诗:“鸳鸯于飞,肃肃其羽。朝游高原,夕宿兰渚。邕邕和鸣,顾眄儔侣。俛仰慷慨,优游容与。”
(5).比喻成双配对的事物。参见“ 鸳鸯剑 ”。
(6).比喻贤者。 汉 王逸 《九思·怨上》:“鸳鸯兮噰噰,狐狸兮徾徾。”《文选·曹植〈赠王粲〉诗》:“树木发青华,清池激长流。中有孤鸳鸯,哀鸣求匹儔。” 李善 注:“鸳鸯,喻 粲 也。”
(7).比喻艳妓。 清 王韬 《淞隐漫录·三十六鸳鸯谱下》:“露草忘尘事,风花畅艳怀。鸳鸯三十六,死便逐情埋。”
(8). 汉武帝 时宫殿名。《三辅黄图·未央宫》:“ 武帝 时,后宫八区,有 昭阳 、 飞翔 、 增成 、 合欢 、 兰林 、 坡香 、 凤皇 、 鸳鸯 等殿。”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陪游馺娑,骋纤腰於结风, 长乐 、 鸳鸯 ,奏新声於度曲。”
(9).水名。在 河北省 境内。《文选·左思〈魏都赋〉》:“生生之所常厚,洵美之所不渝,其中则有 鸳鸯 、 交谷 , 虎涧 、 龙山 。” 李善 注:“ 鸳鸯水 在 南和县 西。”
(10).战阵名。 明 吴易 《少保戚公继光》诗:“变化开精心,什伍为‘鸳鸯’。”原注:“ 少保 所结阵名。”参见“ 鸳鸯阵 ”。
(11).指鸳鸯瓦。 唐 杜甫 《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颂德叙怀斐然之作三十韵》:“殿瓦鸳鸯坼,宫帘翡翠虚。” 仇兆鳌 注引《邺中记》:“ 鄴城 铜雀臺 ,皆鸳鸯瓦。”
(12).指形制像鸳鸯的香炉。 唐 李白 《清平乐令·翰林应制》词之二:“玉帐鸳鸯喷沉麝,时落银灯香灺。” 王琦 注:“鸳鸯,爇香器也。” ——《漢語大詞典》
背 bèi/bēi《國語辭典》
背 [ bèi ]
名- 胸部的後面,從後腰以上到頸下的部位。
- 物體的反面或後面。如:「山背」、「刀背」。
- 用背部對著。如:「背著太陽」、「背山面海」、「背水一戰」。
- 離開、拋棄。如:「離鄉背井」。《商君書·君臣》:「今世君不然,釋法而以知,背功而以譽。」
- 違反。如:「背約」、「棄理背義」、「背信忘義」。
- 死亡、去世。《文選·李密·陳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見背。」《晉書·卷七九·謝安傳》:「(玄)上延亡叔臣安、亡兄臣靖,數月之間,相係殂背。」
- 躲避、瞞著。如:「你是不是背著我幹了什麼壞事?」
- 記憶。如:「背臺詞」。《儒林外史·第一三回》:「或一天遇著那小子書背不熟,小姐就要督責他念到天亮。」
- 裝潢字畫或書冊,即裱褙。宋·范公偁《過庭錄》:「然絹地朽爛為數十片,無能修之者。李因薦一匠者,酬傭直四十千,就書室背之。」
- 運氣不好。如:「走背運」、「手氣背」。
- 聽力不好。如:「耳背」、「背聽」。
- 僻靜的。如:「背街小巷」。元·宮大用《范張雞黍·第一折》:「既然賢弟要去,其路也不背,同往赴會去便了。」
背 [ bēi ]
動- 負荷。如:「背負重任」、「背小孩」。《紅樓夢·第四七回》:「你老人家嫌乏,我背了你老人家去。」
飞 ( 飛 ) fēi
飞 [ fēi ]
- 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跃。~鸟。
- 在空中运动:~雪。火箭~向太空。
- 形容极快:~驶。~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
- 极,特别地:刀子~快。
- 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流言~语。
- 像架在空中的形状:~桥。~阁。
- 感情的表达与传递:~眼。
水分 shuǐ fèn
亦作“ 水份 ”。
(1).物体所含的水。 老舍 《骆驼祥子》十八:“茶由口中进去,汗马上由身上出来,好像身上已是空膛的,不会再藏储一点水分。” 罗黑芷 《在淡霭里》:“倘若肋膜里胀满了水分,那就不能医治。”
(2).引申指事物的多馀或不实在的部分。 徐兴业 《金瓯缺》第十一章:“事情到了喜欢寻开心的 东京 人的嘴里,挤去了其中令人不舒服的水分,就变成新鲜活泼的话题了。” 谌容 《关于仔猪过冬问题》:“各大队签订责任制合同的单位,到底落实了多少?生产组报的五十七,我看有水分。”《花城》1981年第5期:“外国记者报导的东西,水份太多,捕风捉影。” ——《漢語大詞典》
(1).物体所含的水。 老舍 《骆驼祥子》十八:“茶由口中进去,汗马上由身上出来,好像身上已是空膛的,不会再藏储一点水分。” 罗黑芷 《在淡霭里》:“倘若肋膜里胀满了水分,那就不能医治。”
(2).引申指事物的多馀或不实在的部分。 徐兴业 《金瓯缺》第十一章:“事情到了喜欢寻开心的 东京 人的嘴里,挤去了其中令人不舒服的水分,就变成新鲜活泼的话题了。” 谌容 《关于仔猪过冬问题》:“各大队签订责任制合同的单位,到底落实了多少?生产组报的五十七,我看有水分。”《花城》1981年第5期:“外国记者报导的东西,水份太多,捕风捉影。” ——《漢語大詞典》
流 liú《國語辭典》
流 [ liú ]
名- 水的通稱。《史記·卷四·周本紀》:「武王渡河,中流,白魚躍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唐·李白〈望廬山瀑布水〉詩二首之二:「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像水流的東西。如:「氣流」、「暖流」、「電流」、「車流」。
- 派別。如:「九流十家」。《漢書·卷一○○·敘傳下》:「群言紛亂,諸子相騰。秦人是滅,漢修其缺,劉向司籍,九流以別。」
- 品類、等級。如:「上流」、「名流」、「第一流」。
- 移動。如:「人口外流」。《易經·乾卦·九五》:「水流溼,火就燥。」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 留傳、散布。如:「流芳萬世」。《孟子·公孫丑上》:「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
- 趨向。如:「流於形式」。《文選·曹丕·典論論文》:「貧賤則懾於飢寒,富貴則流於逸樂。」
- 放逐。《國語·周語上》:「王不聽,於是國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於彘。」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宜流之海外,以正風教。」
- 放縱。《國語·晉語一》:「肆侈不違,流志而行,無所不疚,是以及亡而不獲追鑒。」
- 往來不定的。如:「流雲」、「流民」。
- 快速通過的、運轉不停的。如:「流星」、「流年」。宋·蔣捷〈一翦梅·一片春愁待酒澆〉詞:「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 意外的、不明來處的。如:「流矢」、「流彈」。
- 沒有根據的。如:「流言」、「流譽」。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