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羽翮掞天才,扬历中枢与外台。
凌云羽翮掞天才,扬历中枢与外台。相印昔辞东阁去,
将星还拱北辰来。殿庭捧日彯缨入,阁道看山曳履回。
口不言功心自适,吟诗酿酒待花开。
将星还拱北辰来。殿庭捧日彯缨入,阁道看山曳履回。
口不言功心自适,吟诗酿酒待花开。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凌云(凌雲,淩雲)líng yún
直上云霄。多形容志向崇高或意气高超。《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 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説,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閒意。” 唐 裴夷直 《寄婺州李给事》诗之一:“不知壮气今何似,犹得凌云贯日无?”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得颍倅二首》之一:“仙风入骨已凌云,秋水为文不受尘。”《水浒传》第三九回:“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 黄巢 不丈夫。”《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 李白 紫衣纱帽,飘飘然有神仙凌云之态。” 毛泽东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词:“久有凌云志,重上 井冈山 。”
淩雲:直上云霄。 战国 楚 宋玉 《小言赋》:“体轻蚊翼,形微蚤鳞,聿遑浮踊,凌云纵身。”《西京杂记》卷四:“高树凌云,蟠紆烦冤。” 宋 苏轼 《骊山》诗:“复道凌云接金闕,楼观隐烟横翠空。”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林阜间集》:“草木生於粟粒之萌,及其长大,根茎华实,虽凌云蔽日,据山蟠地,从初具乎一萌之内,而未尝自外增益之也。” ——《漢語大詞典》
淩雲:直上云霄。 战国 楚 宋玉 《小言赋》:“体轻蚊翼,形微蚤鳞,聿遑浮踊,凌云纵身。”《西京杂记》卷四:“高树凌云,蟠紆烦冤。” 宋 苏轼 《骊山》诗:“复道凌云接金闕,楼观隐烟横翠空。”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林阜间集》:“草木生於粟粒之萌,及其长大,根茎华实,虽凌云蔽日,据山蟠地,从初具乎一萌之内,而未尝自外增益之也。” ——《漢語大詞典》
羽翮 yǔ hé
(1).指鸟羽。翮,羽轴下段不生羽瓣而中空的部分。《周礼·地官·羽人》:“羽人掌以时徵羽翮之政于山泽之农,以当邦赋之政令。” 郑玄 注:“翮,羽本。”《荀子·王制》:“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
(2).指翅膀。 南朝 梁 何逊 《仰赠从兄兴宁寘南》诗:“相顾无羽翮,何由总奋飞。” 唐 杜甫 《独坐》诗:“仰羡黄昏鸟,投林羽翮轻。” 李大钊 《平民政治与工人政治》:“若把他的光芒万丈飞翔上腾的羽翮,拘限于狭隘的唯知论者的公式的樊笼中,决不能得到他那真正的概念。”
(3).泛指鸟类。《史记·乐书》:“羽翮奋,角觡生。” 张守节 正义:“羽翮,鸟也。角觡,兽也。” 晋 左思 《魏都赋》:“羽翮頡頏,鳞介浮沉。”
(4).比喻辅翼或辅佐者。《后汉书·隗嚣传》:“今俊乂并会,羽翮并肩。”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转受经旨,以授於后,实圣文之羽翮,记籍之冠冕也。”
(5).比喻力量。 章炳麟 《秦力山传》:“ 孙公 之在东国,羽翮未具, 力山 独先与游。”
(6).犹飞腾。 宋 苏泂 《雨中花·怀刘改之》词:“十载尊前,放歌起舞,人间酒户诗流。尽期君凌厉,羽翮高秋。”
(7).指翼星。《史记·天官书》:“翼为羽翮,主远客。” ——《漢語大詞典》
(2).指翅膀。 南朝 梁 何逊 《仰赠从兄兴宁寘南》诗:“相顾无羽翮,何由总奋飞。” 唐 杜甫 《独坐》诗:“仰羡黄昏鸟,投林羽翮轻。” 李大钊 《平民政治与工人政治》:“若把他的光芒万丈飞翔上腾的羽翮,拘限于狭隘的唯知论者的公式的樊笼中,决不能得到他那真正的概念。”
(3).泛指鸟类。《史记·乐书》:“羽翮奋,角觡生。” 张守节 正义:“羽翮,鸟也。角觡,兽也。” 晋 左思 《魏都赋》:“羽翮頡頏,鳞介浮沉。”
(4).比喻辅翼或辅佐者。《后汉书·隗嚣传》:“今俊乂并会,羽翮并肩。”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转受经旨,以授於后,实圣文之羽翮,记籍之冠冕也。”
(5).比喻力量。 章炳麟 《秦力山传》:“ 孙公 之在东国,羽翮未具, 力山 独先与游。”
(6).犹飞腾。 宋 苏泂 《雨中花·怀刘改之》词:“十载尊前,放歌起舞,人间酒户诗流。尽期君凌厉,羽翮高秋。”
(7).指翼星。《史记·天官书》:“翼为羽翮,主远客。” ——《漢語大詞典》
掞天 yàn tiān
光芒照天。 南朝 梁 庾肩吾 《侍宴宣猷堂应令》诗:“副君德将圣, 陈王 才掞天。” 唐 杨师道 《中书寓直咏雨简褚起居上官学士》:“玉阶良史笔, 金马 掞天才。”《随园诗话》卷十四引 清 张邦弼 诗:“折柬招邀酌旧醅,主人原是掞天才。” ——《漢語大詞典》
才 cái《國語辭典》
才 [ cái ]
名- 天赋的能力、禀性。《孟子·告子上》:「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
- 力量、智慧。《诗经·鲁颂·駉》:「思无期,思马斯才。」汉·王充《论衡·实知》:「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通「材」。
- 有才能、智慧的人。如:「天才」、「英才」、「干才」。《孟子·离娄下》:「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礼记·文王世子》:「凡语于郊者,必取贤敛才焉。」
- 讽称某类的人。如:「蠢才」、「奴才」。
- 姓。如明代有才宽。
- 方、始。如:「刚才」、「方才」、「戏才开锣」、「呆了半晌,我才会意过来。」《晋书·卷七九·谢安传》:「才小富贵,便豫人家事。」
- 仅。如:「他今年才五岁。」、「我身上才带五块钱。」
- 表示强调的语气。如:「我才不干呢!」、「他哪有累?我才累呢!」
扬历(揚歷)yáng lì
(1).显扬其所经历。《三国志·魏志·管宁传》:“优贤扬歷,垂声千载。” 裴松之 注:“《今文尚书》曰‘优贤扬歷’,谓扬其所歷试。” 晋 左思 《魏都赋》:“优贤著於扬歷,匪孽形於亲戚。”
(2).谓显扬贤者居官的治绩。后多指仕宦的经历。 唐 薛用弱 《集异记·高元裕》:“是后出入中外,扬歷贵位。” 宋 王禹偁 《请撰大行皇帝实录表》:“然念臣 太平兴国 五年,徒步应举,再就御试,遂登文科,服勤州县,扬歷四考。” 清 龚自珍 《〈阮尚书年谱〉第一序》:“公扬歷清华,洊升卿士,熟於载笔之礼法,嫺於内庭之故实。” ——《漢語大詞典》
(2).谓显扬贤者居官的治绩。后多指仕宦的经历。 唐 薛用弱 《集异记·高元裕》:“是后出入中外,扬歷贵位。” 宋 王禹偁 《请撰大行皇帝实录表》:“然念臣 太平兴国 五年,徒步应举,再就御试,遂登文科,服勤州县,扬歷四考。” 清 龚自珍 《〈阮尚书年谱〉第一序》:“公扬歷清华,洊升卿士,熟於载笔之礼法,嫺於内庭之故实。” ——《漢語大詞典》
中枢(中樞)zhōng shū
(1).天体运行的中心;中天。 汉 扬雄 《太玄·周》:“植中枢,周无隅。” 范望 注:“正午为中,枢立则运,言二极相当,为天杠抽运。” 唐 卢照邻 《赠许左丞从驾万年宫》诗:“中枢移北斗,左辖去南臺。” 明 许承钦 《月夜渡东溟》诗:“鱼龙寂无声,朗月炳中枢。”
(2).朝内;中央政府。 唐 刘禹锡 《和令狐相公初归京国赋诗言怀》:“凌云羽翮掞天才,扬歷中枢与外臺。” 宋 秦观 《代何提举贺范枢密启》:“光膺睿命,进贰中枢。” 茅盾 《国庆三十周年献词》:“感谢中枢高远瞩,煌煌立法树常规。”
(3).旧指兵部。《明史·卢象昇传》:“大 清 兵薄都城时, 杨嗣昌 夺情任中枢,主和议。” 清 代官书有《中枢政考》,记载八旗绿营兵制。
(4).指事物中起主导作用的部分。 鲁迅 《书信集·致翟永坤》:“据我所觉得的,中枢是‘钱’,绕着这东西的是争夺,骗取,斗宠,献媚,叩头。”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七章:“打散敌人的首脑机关,使他们的指挥中枢与各部队断了连系。” ——《漢語大詞典》
(2).朝内;中央政府。 唐 刘禹锡 《和令狐相公初归京国赋诗言怀》:“凌云羽翮掞天才,扬歷中枢与外臺。” 宋 秦观 《代何提举贺范枢密启》:“光膺睿命,进贰中枢。” 茅盾 《国庆三十周年献词》:“感谢中枢高远瞩,煌煌立法树常规。”
(3).旧指兵部。《明史·卢象昇传》:“大 清 兵薄都城时, 杨嗣昌 夺情任中枢,主和议。” 清 代官书有《中枢政考》,记载八旗绿营兵制。
(4).指事物中起主导作用的部分。 鲁迅 《书信集·致翟永坤》:“据我所觉得的,中枢是‘钱’,绕着这东西的是争夺,骗取,斗宠,献媚,叩头。”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七章:“打散敌人的首脑机关,使他们的指挥中枢与各部队断了连系。” ——《漢語大詞典》
与 ( 與 ) yǔ/yù/yú
与 [ yǔ ]
- 给:赠~。~人方便。
-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 赞助,赞许:~人为善。
- 〈书〉等待:时不我~。
- 〈连〉和:我~你。山~水。
- 〈介〉跟;向:~虎谋皮。生死~共。
- 参加:参~。~会。
- 同“欤”。
外台(外臺)wài tái
(1).官名。 后汉 刺史,为州郡的长官,置别驾、治中,诸曹掾属,号为外台。《后汉书·方术传上·谢夷吾》:“﹝ 谢夷吾 ﹞爰牧 荆州 ,威行邦国……寻功简能,为外臺之表。”
(2).官名。兰台。《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明帝 时大司农 弘 农 董遇 等,亦歷注经传,颇传於世”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兰臺为外臺,秘书为内阁,臺、阁一也。”
(3).官名。 汉 因 秦 制,置谒者为外台。参见“ 三臺 ”。 ——《漢語大詞典》
(2).官名。兰台。《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明帝 时大司农 弘 农 董遇 等,亦歷注经传,颇传於世”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兰臺为外臺,秘书为内阁,臺、阁一也。”
(3).官名。 汉 因 秦 制,置谒者为外台。参见“ 三臺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