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南浮
唐 张说 奉和圣制太行山中言志应制 河络南浮近,山经北上难。
唐 刘长卿 喜李翰自越至 南浮沧海上,万里到吴台。
唐 皇甫冉 齐郎中筵赋得的的帆向浦留别 偏似南浮客,悠扬无所依。
唐 马戴 怀黄颇 有客南浮去,平生与我同。
唐 司空曙 赠李端 共忆南浮日,登高望若何。 ——《骈字类编》
唐 刘长卿 喜李翰自越至 南浮沧海上,万里到吴台。
唐 皇甫冉 齐郎中筵赋得的的帆向浦留别 偏似南浮客,悠扬无所依。
唐 马戴 怀黄颇 有客南浮去,平生与我同。
唐 司空曙 赠李端 共忆南浮日,登高望若何。 ——《骈字类编》
应到(应到)
贾岛诗瀑布寺应到牡丹房甚闲 ——《韵府拾遗 号韵》
海 hǎi《國語辭典》
海 [ hǎi ]
名- 地球上邻接大陆而小于洋的水域。如:「南海」、「黄海」、「地中海」。
- 海水。《汉书·卷四九·鼌错传》:「吴王即山铸钱,煮海为盐。」
- 内陆的大湖或人工湖。如:「青海」、「中南海」。
- 积聚众广的人或物。如:「棉海」、「人海」、「火海」、「花海」。
- 领域、渊薮。如:「苦海无边」、「学海无涯」。宋·陆游〈休日感兴〉诗:「宦海风波实饱经,久将人世寄邮亭。」
- 荒远之地。《周礼·夏官·校人》:「凡将事于四海山川,则饰黄驹。」汉·郑玄·注:「四海,犹四方也。」
- 较宽大的器皿。如:「茶海」、「酒海」。
- 姓。如金代有海里。
- 巨大的。如:「海派」、「海量」、「海口」。
- 任意的、漫无目标的。《红楼梦·第七回》:「他比不得咱们家的孩子们,胡打海摔的 惯了。」《海上花列传·第九回》:「阿珠、阿金大都跟著海骂。莲生气得怔怔的,半晌说不出话。」
- 狠狠的、严重的。如:「他严重怠工,所以被老板海刮了一顿。」
北去
唐 严维 一公新泉 山下新泉出,泠泠北去源。
唐 许浑 京口闲居寄京洛友人 聚散有期云北去,浮沈无计水东流。
唐 刘沧 送友人游蜀 北去西游春未半,蜀山云雪入诗情。
元 贡奎 枪竿岭 直随山北去,却背雁南飞。
元 杨载 冬至次韵张宣抚二首 其一 北去关河远,南归岁月长。
《韵府拾遗 御韵》:易林俛首衔枚低头北去 ——《骈字类编》
唐 许浑 京口闲居寄京洛友人 聚散有期云北去,浮沈无计水东流。
唐 刘沧 送友人游蜀 北去西游春未半,蜀山云雪入诗情。
元 贡奎 枪竿岭 直随山北去,却背雁南飞。
元 杨载 冬至次韵张宣抚二首 其一 北去关河远,南归岁月长。
《韵府拾遗 御韵》:易林俛首衔枚低头北去 ——《骈字类编》
阻 zǔ《國語辭典》
阻 [ zǔ ]
名- 险要的地方。如:「天阻」、「险阻」。《说文解字·阜部》:「阻,险也。」《文选·班固·西都赋》:「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
- 障碍。如:「路阻」、「通行无阻」。
- 妨碍、隔断。如:「阻隔」、「阻碍」。唐·杜甫〈遣兴〉诗五首之五:「烟尘阻长河,树羽成皋间。」
- 拦、挡。如:「拦阻」、「遏阻」。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二下·楚游日记》:「风与水交逼,而火复为阻,遂舍之出。」
- 推辞、拒绝。如:「推三阻四」。《诗经·邶风·谷风》:「既阻我德,贾用不售。」
- 依恃、依仗。《左传·隐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文选·潘岳·马汧督诔》:「蠢蠢犬羊,阻众陵寡。」
- 怀疑、疑惑。《左传·闵公二年》:「是服也,狂夫阻之。」三国魏·嵇康〈与吕长悌绝交书〉:「足下阴自阻疑,密表系都。」
- 艰险难行。《文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八上·滇游日记八》:「以壁削路阻,不得达。」
无 ( 無 ) wú《國語辭典》
无 [ wú ]
名- 二一四部首之一。→「無」的異體字(11249)
州 zhōu《國語辭典》
州 [ zhōu ]
名- 水面上的陆块。《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下》:「自合浦徐闻南入海,得大州,东西南北方千里。」同「洲 」。
- 行政区域划分的名称。如:「苏州」、「加州」。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 姓。如春秋时晋国有州绰。
- 稳固。《国语·齐语》:「令夫士,群萃而州处。」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