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姜夔宋代〕《扬州慢·淮左名都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夜雪
唐 周贺 怀西峰隐者 腊近溪书绝,灯残夜雪稠。
唐 方干 叙钱塘异胜 夜雪未知东岸绿,春风犹放半江晴。  ——《骈字类编》
初霁(初霁)
何逊诗振衣喜初霁  ——《分类字锦》
荠麦(荠麦)
唐 韩愈 琴操十首 其二 猗兰操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荠麦之茂,荠麦之有。
宋 苏轼 访张山人得山中字二首 其二 荠麦馀春雪,樱桃落晚风。  ——《骈字类编》
弥望(彌望)mí wàng
充满视野、满眼。 宋 苏轼 《论叶温叟分擘度牒不公状》:“只如 苏州 积水瀰望,众所共见。”
充满视野;满眼。《汉书·元后传》:“大治第室,起土山渐台,洞门高廊阁道,连属弥望。” 宋 苏轼 《上韩丞相论灾伤手实书》:“ 軾 近在 钱塘 ,见飞蝗自西北来,声乱 浙江 之涛,上翳日月,下掩草木,遇其所落,弥望萧然。” 明 王鏊 《震泽长语·食货》:“北方平原沃野,千里弥望,皆不起科,使势要得占为庄田。” 朱自清 《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