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枉 wǎng《國語辭典》
枉 [ wǎng ]
形- 弯曲的、不直的。如:「枉尺」。《说文解字·木部》:「枉,衺曲也。」《荀子·王霸》:「辟之是犹立直木而求其景之枉也。」
- 不正直的、邪恶的。《论语·颜渊》:「能使枉者直。」《元史·卷一七五·张珪传》:「人有冤抑,必当昭雪,事有枉直,尤宜明辨。」
- 扭曲、歪曲。如:「贪赃枉法」。《论语·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 冤陷。如:「冤枉」、「勿枉勿纵」。
- 迁就、委屈。参见「枉驾」、「枉顾」等条。
- 邪恶不正的人事物。如:「矫枉过正」。《论语·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 冤屈。《新唐书·卷一三五·高仙芝传》:「我有罪,若辈可言;不尔,当呼枉。」
- 徒然、白费。如:「枉费」。唐·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二:「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宋·苏轼〈贺新郎·乳燕飞华屋〉词:「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
与 ( 與 ) yǔ/yù/yú
与 [ yǔ ]
- 给:赠~。~人方便。
-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 赞助,赞许:~人为善。
- 〈书〉等待:时不我~。
- 〈连〉和:我~你。山~水。
- 〈介〉跟;向:~虎谋皮。生死~共。
- 参加:参~。~会。
- 同“欤”。
春风(春風)chūn fēng
(1).春天的风。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寤春风兮发鲜荣,絜斋俟兮惠音声。” 唐 元稹 《莺莺传》:“春风多厉,强饭为嘉。” 张天翼 《春风》:“春风是平等待人的。无论大小,一律要吹到春风的。”
(2).喻恩泽。 三国 魏 曹植 《上责躬应诏诗表》:“伏惟陛下德象天地,恩隆父母,施畅春风,泽如时雨。” 清 钱谦益 《河南卫辉府辉县知县陈必谦前母钱氏赠孺人制》:“因亲以及亲,使海隅之枯木,咸被春风。”
(3).喻融和的气氛。 陶行知 《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视察员到时,不是带来恐怖,而是带来春风。”
(4).比喻教益;教诲。参见“ 春风化雨 ”。
(5).形容喜悦的表情。《再生缘》第七二回:“一个儿顷刻春风生粉颊,一个儿顿时喜色上眉峰。”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二一章:“只见她神态自如,满面春风。”
(6).比喻美貌。参见“ 春风面 ”。
(7).比喻男女间的欢爱。参见“ 春风一度 ”。
(8).指茶。 宋 黄庭坚 《谢送碾赐壑源拣牙》诗:“春风饱识大官羊,不惯腐儒汤饼肠。” 宋 陆游 《余邦英惠小山新芽作小诗以谢》之三:“谁遣春风入牙颊,诗成忽带小山香。” ——《漢語大詞典》
(2).喻恩泽。 三国 魏 曹植 《上责躬应诏诗表》:“伏惟陛下德象天地,恩隆父母,施畅春风,泽如时雨。” 清 钱谦益 《河南卫辉府辉县知县陈必谦前母钱氏赠孺人制》:“因亲以及亲,使海隅之枯木,咸被春风。”
(3).喻融和的气氛。 陶行知 《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视察员到时,不是带来恐怖,而是带来春风。”
(4).比喻教益;教诲。参见“ 春风化雨 ”。
(5).形容喜悦的表情。《再生缘》第七二回:“一个儿顷刻春风生粉颊,一个儿顿时喜色上眉峰。”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二一章:“只见她神态自如,满面春风。”
(6).比喻美貌。参见“ 春风面 ”。
(7).比喻男女间的欢爱。参见“ 春风一度 ”。
(8).指茶。 宋 黄庭坚 《谢送碾赐壑源拣牙》诗:“春风饱识大官羊,不惯腐儒汤饼肠。” 宋 陆游 《余邦英惠小山新芽作小诗以谢》之三:“谁遣春风入牙颊,诗成忽带小山香。” ——《漢語大詞典》
分说(分説)fēn shuō
分辩;辩白。《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众人那里肯听他分説,搜索他搭膊中,恰好是十五贯钱,一文也不多,一文也不少。” 元 无名氏 《抱妆盒》第二折:“我这里越分説,他那里越疑猜。”《红楼梦》第十七回:“説着,一个个都上来解荷包,解扇袋,不容分説,将 寳玉 所佩之物,尽行解去。” 梁斌 《红旗谱》一:“ 朱老巩 说:‘不,到了这个节骨眼上,咱就得跟他分说清楚。’”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