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诸葛(諸葛)zhū gě
(1).复姓。 三国 吴 有 诸葛瑾 。见《世说新语·品藻》“ 诸葛瑾 ” 刘孝标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
(2). 诸葛亮 的省称。 晋 左思 《吴都赋》:“ 公孙 国之而破, 诸葛 家之而灭。” 明 刘炳 《寄许永明公冕昆季得夫先生》诗:“ 诸葛 有心扶 汉 室, 包胥 无泪哭 秦 庭。”又如: 诸葛 一生惟谨慎, 吕端 大事不糊涂。 ——《漢語大詞典》
(2). 诸葛亮 的省称。 晋 左思 《吴都赋》:“ 公孙 国之而破, 诸葛 家之而灭。” 明 刘炳 《寄许永明公冕昆季得夫先生》诗:“ 诸葛 有心扶 汉 室, 包胥 无泪哭 秦 庭。”又如: 诸葛 一生惟谨慎, 吕端 大事不糊涂。 ——《漢語大詞典》
大名 dà míng
(1).谓尊崇的名号。《逸周书·谥法》:“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 朱右曾 校释:“名谓号諡。”《史记·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寧有种乎!” 司马贞 索隐:“大名谓大名称也。”《新唐书·陆贽传》:“古之人君,德合於天曰‘皇’,合於地曰‘帝’,合於人曰‘王’,父天母地以养人治物,得其宜者曰‘天子’,皆大名也。”
(2).谓好名声,大名望。《穀梁传·襄公十九年》:“君不尸小事,臣不专大名。善则称君,过则称己,则民作让矣。” 唐 韩愈 《与于襄阳书》:“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莫不有先达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 元 关汉卿 《谢天香》第四折:“若使他仍前迎新送旧,贤弟,可不辱抹了高才大名!”
(3).敬称别人的名字。《水浒传》第二七回:“你夫妻二位,高姓大名,如何知我姓名?”《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先生大名,如雷灌耳。” 巴金 《沉落集·沉落》:“我并不崇拜名流,为什么一定要人知道他的大名呢?”
(4).人的正名,与字、小名相对。 杨沫 《乡思的朝和暮》:“他的名片上除了正中写着大名和别号外,右上角则是一排越来越多的官衔。”
(5).犹总名。《诗·国风》 唐 孔颖达 题解:“《诗》者一部之大名,《国风》者十五国之揔称,不冠於《周南》之上,而退在下者,按 郑 注‘三《礼》’、《周易》、《中侯》、《尚书》,皆大名在下。”参见“ 大题 ”。 章炳麟 《訄书·商鞅》:“法者,制度之大名。” ——《漢語大詞典》
(2).谓好名声,大名望。《穀梁传·襄公十九年》:“君不尸小事,臣不专大名。善则称君,过则称己,则民作让矣。” 唐 韩愈 《与于襄阳书》:“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莫不有先达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 元 关汉卿 《谢天香》第四折:“若使他仍前迎新送旧,贤弟,可不辱抹了高才大名!”
(3).敬称别人的名字。《水浒传》第二七回:“你夫妻二位,高姓大名,如何知我姓名?”《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先生大名,如雷灌耳。” 巴金 《沉落集·沉落》:“我并不崇拜名流,为什么一定要人知道他的大名呢?”
(4).人的正名,与字、小名相对。 杨沫 《乡思的朝和暮》:“他的名片上除了正中写着大名和别号外,右上角则是一排越来越多的官衔。”
(5).犹总名。《诗·国风》 唐 孔颖达 题解:“《诗》者一部之大名,《国风》者十五国之揔称,不冠於《周南》之上,而退在下者,按 郑 注‘三《礼》’、《周易》、《中侯》、《尚书》,皆大名在下。”参见“ 大题 ”。 章炳麟 《訄书·商鞅》:“法者,制度之大名。” ——《漢語大詞典》
垂 chuí《國語辭典》
垂 [ chuí ]
动- 由上往下掉落。如:「垂泪」、「垂涎」、「垂缨」。
- 留传后世。如:「名垂青史」、「永垂不朽」。
- 及、将要。如:「垂危」、「功败垂成」。唐·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诗:「垂死病中惊坐起。」
- 晚辈受长辈关爱的敬语。如:「垂爱」、「垂询」、「垂念」。
- 边疆。《荀子·臣道》:「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史记·卷五·秦本 纪》:「在西戎,保西垂。」通「陲」。
- 旁边。《文选·王粲·咏史诗》:「妻子当门泣,兄弟哭路垂。」
宇宙 yǔ zhòu
(1).屋檐和栋梁。《淮南子·览冥训》:“而燕雀佼之,以为不能与之争於宇宙之间。” 高诱 注:“宇,屋簷也;宙,栋梁也。”
(2).天地。《庄子·让王》:“余立於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於天地之间。”《淮南子·原道训》:“横四维而含阴阳,紘宇宙而章三光。” 高诱 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 唐 韩愈 《苦寒》诗:“凶飈搅宇宙,鋩刃甚割砭。”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三:“ 豫章 之诗,包含欲无外,搜抉欲无祕,体製通古今,思致极幽眇,贯穿驰骋,工夫精到,虽未极古之源委,而其植立不凡,斯亦宇宙之奇诡也。” 清 黄遵宪 《杂感》诗:“茫茫宇宙间,万事等儿戏。” 茅盾 《三人行》七:“他渴望着震撼宇宙的大风暴。”
(3).犹言天下,国家。 南朝 梁 沈约 《游沈道士馆》诗:“ 秦皇 御宇宙, 汉帝 恢武功。”《隋书·炀帝纪上》:“方今宇宙平一,文轨攸同,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四海之中,岂无奇秀!” 唐 王度 《古镜记》:“﹝ 苏宾 ﹞谓 勣 曰:‘……今宇宙丧乱,他乡未必可止。’” 元 杨梓 《霍光鬼谏》第三折:“臣则怕连累了 霍光 老幼,这厮每必反喒 刘 朝宇宙。这的是未来事微臣早参透。”
(4).犹时代。 明 李东阳 《书东莱先生手稿后》:“其前有 朱崇 者,自称为 宋 遗民,幸生於三、四十年之前,得以讲明诸老之学,因叹后生者视 咸淳 又隔一宇宙。”
(5).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6).一切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总体。宇,指无限空间;宙,指无限时间。 ——《漢語大詞典》
(2).天地。《庄子·让王》:“余立於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於天地之间。”《淮南子·原道训》:“横四维而含阴阳,紘宇宙而章三光。” 高诱 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 唐 韩愈 《苦寒》诗:“凶飈搅宇宙,鋩刃甚割砭。”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三:“ 豫章 之诗,包含欲无外,搜抉欲无祕,体製通古今,思致极幽眇,贯穿驰骋,工夫精到,虽未极古之源委,而其植立不凡,斯亦宇宙之奇诡也。” 清 黄遵宪 《杂感》诗:“茫茫宇宙间,万事等儿戏。” 茅盾 《三人行》七:“他渴望着震撼宇宙的大风暴。”
(3).犹言天下,国家。 南朝 梁 沈约 《游沈道士馆》诗:“ 秦皇 御宇宙, 汉帝 恢武功。”《隋书·炀帝纪上》:“方今宇宙平一,文轨攸同,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四海之中,岂无奇秀!” 唐 王度 《古镜记》:“﹝ 苏宾 ﹞谓 勣 曰:‘……今宇宙丧乱,他乡未必可止。’” 元 杨梓 《霍光鬼谏》第三折:“臣则怕连累了 霍光 老幼,这厮每必反喒 刘 朝宇宙。这的是未来事微臣早参透。”
(4).犹时代。 明 李东阳 《书东莱先生手稿后》:“其前有 朱崇 者,自称为 宋 遗民,幸生於三、四十年之前,得以讲明诸老之学,因叹后生者视 咸淳 又隔一宇宙。”
(5).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6).一切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总体。宇,指无限空间;宙,指无限时间。 ——《漢語大詞典》
宗臣 zōng chén
(1).与君主同宗之臣。《国语·鲁语下》:“ 公父文伯 之母欲室 文伯 ,饗其宗老…… 师亥 闻之曰:‘善哉!男女之饗,不及宗臣;宗室之谋,不过宗人。’”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文忠答赵履常》:“ 赵公 啟 文忠 曰:‘当思所以谋当路者,毋徒议之而已。’ 文忠 答以‘公为宗臣,固当思所以谋,如某不过朝廷一议事之臣尔。’” 清 李渔 《玉搔头·弄兵》:“ 屈原 今日投江死,我向潢池盗弄兵,同一宗臣心事别,此求实事彼求名。”
(2).世所敬仰的名臣。《汉书·萧何曹参传赞》:“ 淮阴 、 黥布 等已灭,唯 何 参 擅功名,位冠羣臣,声施后世,为一代之宗臣,庆流苗裔,盛矣哉!” 颜师古 注:“言为后世之所尊仰,故曰宗臣也。”《南史·袁昂传》:“ 昂 在朝謇諤,世号宗臣。” 宋 苏轼 《富郑公神道碑》:“惟 神宗 日月之明,知公愈深。公虽请老,有大政事,必手詔访问,又追论定策之勋,以告天下,宠及其子孙,然后小人不敢復议,雍容进退,卒为宗臣。” 明 方孝孺 《尚友五赞·韩忠献公》:“堂堂 魏公 , 宋 之宗臣。” ——《漢語大詞典》
(2).世所敬仰的名臣。《汉书·萧何曹参传赞》:“ 淮阴 、 黥布 等已灭,唯 何 参 擅功名,位冠羣臣,声施后世,为一代之宗臣,庆流苗裔,盛矣哉!” 颜师古 注:“言为后世之所尊仰,故曰宗臣也。”《南史·袁昂传》:“ 昂 在朝謇諤,世号宗臣。” 宋 苏轼 《富郑公神道碑》:“惟 神宗 日月之明,知公愈深。公虽请老,有大政事,必手詔访问,又追论定策之勋,以告天下,宠及其子孙,然后小人不敢復议,雍容进退,卒为宗臣。” 明 方孝孺 《尚友五赞·韩忠献公》:“堂堂 魏公 , 宋 之宗臣。” ——《漢語大詞典》
遗像(遺像)yí xiàng
亦作“ 遗象 ”。
(1).指死者的画像、塑像或照片。《三国志·魏志·仓慈传》:“数年卒官,吏民悲感如丧亲戚,图画其形,思其遗像。”《文选·潘岳〈怀旧赋〉》:“上瞻兮遗象,下临兮泉壤。” 李善 注:“象,谓形像也。以其已化,故谓之遗也。” 宋 苏辙 《杨惠之塑维摩像》诗:“谁人好道塑遗像,鮐皮束骨筋扶咽。”《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九回:“越想越疑心,不住的踱出寿堂观看,越看越像自己老婆的遗象。” 丁玲 《母亲》一:“﹝医生﹞每回去看脉时走过堂屋,都看到那死去的朋友的遗像。”
(2).前代事物留传下来的形状、式样。 晋 王嘉 《拾遗记·唐尧》:“今人每岁元日,或刻木铸金,或图画为鸡於牖上,此之遗像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七:“为车乘者,苟贵轻细,又数变易其形,皆以白篾为纯,盖古丧车之遗象。”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二:“卤簿内皁纛,盖旄头之遗象。”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贔屭等名不同》:“囚牛龙种,平生好音乐,今胡琴头上刻兽,是其遗像。” ——《漢語大詞典》
(1).指死者的画像、塑像或照片。《三国志·魏志·仓慈传》:“数年卒官,吏民悲感如丧亲戚,图画其形,思其遗像。”《文选·潘岳〈怀旧赋〉》:“上瞻兮遗象,下临兮泉壤。” 李善 注:“象,谓形像也。以其已化,故谓之遗也。” 宋 苏辙 《杨惠之塑维摩像》诗:“谁人好道塑遗像,鮐皮束骨筋扶咽。”《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九回:“越想越疑心,不住的踱出寿堂观看,越看越像自己老婆的遗象。” 丁玲 《母亲》一:“﹝医生﹞每回去看脉时走过堂屋,都看到那死去的朋友的遗像。”
(2).前代事物留传下来的形状、式样。 晋 王嘉 《拾遗记·唐尧》:“今人每岁元日,或刻木铸金,或图画为鸡於牖上,此之遗像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七:“为车乘者,苟贵轻细,又数变易其形,皆以白篾为纯,盖古丧车之遗象。”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二:“卤簿内皁纛,盖旄头之遗象。”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贔屭等名不同》:“囚牛龙种,平生好音乐,今胡琴头上刻兽,是其遗像。” ——《漢語大詞典》
肃清(肅清)sù qīng
(1).犹清平。多指国家、社会安定太平,法纪严明。《汉书·韦贤传》:“王朝肃清,唯俊之庭,顾瞻余躬,惧秽此征。”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二州肃清,四邦咸举。” 唐 柳宗元 《故叔父殿中侍御史府君墓版》:“初公元兄以纯深之行,端直之德,名闻於天下,官至侍御史;持斧登朝,宪章肃清。” 明 宋濂 《邹氏复姓孙氏序》:“ 大明 受命,四海肃清。”
(2).谓完全削平。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晧书》:“师不踰时, 梁 益 肃清;使窃号之雄,稽顙降闕。”《北齐书·王紘传》:“天下皆当肃清,岂直伪 陈 而已。” 元 高文秀 《襄阳会》第二折:“若不是 汉 三杰尽力扶持,怎能彀展封疆肃清海内?”
(3).犹整顿。《通典·职官十五》:“ 开元 元年,改 雍州 为 京兆府 ,置牧如故,掌宣风导俗,肃清所部。”《元典章·礼部四·儒学》:“吏民往往不循礼法,轻犯宪章,深不副朝廷肃清风俗,宣明教化之意。”
(4).指清扫。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皇都品汇》:“迓一元之来復,庆万物以更新,洒扫庭除,肃清家庙。” 徐迟 《精神分析》:“马路是这样被打扫更是这样被肃清的。”
(5).谓彻底清除坏人、坏事、坏思想等。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臣昨治 济南 ,最为烦剧,野有羣行之盗,里多武断之豪,驯致肃清,始熄凶残之害。”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内黄大盗》:“ 大名 素称逋藪,民情强悍,与 内黄 毘连,凡盗案出,恒彼此为窜逃。年终两省会剿一次,为肃清之计。” 毛泽东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八:“我们应当在自己内部肃清一切软弱无能的思想。”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八章:“ 郑小蔫 告诉 小钢炮 ,后续部队已经进来,正在肃清残敌。”
(6).形容天气明朗高爽。 汉 班固 《终南山赋》:“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 唐 刘禹锡 《始闻秋风》诗:“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臺。”
(7).犹冷静;冷清。 三国 魏 嵇康 《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之十六:“闲夜肃清,朗月照轩。” 晋 潘岳 《寡妇赋》:“奉灵坐兮肃清,愬空宇兮旷朗。”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潘岳〈述哀〉》:“殯宫已肃清,松柏转萧瑟。” ——《漢語大詞典》
(2).谓完全削平。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晧书》:“师不踰时, 梁 益 肃清;使窃号之雄,稽顙降闕。”《北齐书·王紘传》:“天下皆当肃清,岂直伪 陈 而已。” 元 高文秀 《襄阳会》第二折:“若不是 汉 三杰尽力扶持,怎能彀展封疆肃清海内?”
(3).犹整顿。《通典·职官十五》:“ 开元 元年,改 雍州 为 京兆府 ,置牧如故,掌宣风导俗,肃清所部。”《元典章·礼部四·儒学》:“吏民往往不循礼法,轻犯宪章,深不副朝廷肃清风俗,宣明教化之意。”
(4).指清扫。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皇都品汇》:“迓一元之来復,庆万物以更新,洒扫庭除,肃清家庙。” 徐迟 《精神分析》:“马路是这样被打扫更是这样被肃清的。”
(5).谓彻底清除坏人、坏事、坏思想等。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臣昨治 济南 ,最为烦剧,野有羣行之盗,里多武断之豪,驯致肃清,始熄凶残之害。”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内黄大盗》:“ 大名 素称逋藪,民情强悍,与 内黄 毘连,凡盗案出,恒彼此为窜逃。年终两省会剿一次,为肃清之计。” 毛泽东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八:“我们应当在自己内部肃清一切软弱无能的思想。”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八章:“ 郑小蔫 告诉 小钢炮 ,后续部队已经进来,正在肃清残敌。”
(6).形容天气明朗高爽。 汉 班固 《终南山赋》:“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 唐 刘禹锡 《始闻秋风》诗:“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臺。”
(7).犹冷静;冷清。 三国 魏 嵇康 《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之十六:“闲夜肃清,朗月照轩。” 晋 潘岳 《寡妇赋》:“奉灵坐兮肃清,愬空宇兮旷朗。”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潘岳〈述哀〉》:“殯宫已肃清,松柏转萧瑟。” ——《漢語大詞典》
高 gāo《國語辭典》
高 [ gāo ]
形- 上下距离远的。与「低」相对。如:「山高水深」、「高楼大厦」 。
- 超越一般水准的、等级在上的。如:「高等教育」、「高级」、「高手」。
- 优良。如:「高材生」。
- 价格贵的。如:「高价」。
- 年纪老的。如:「高龄」。
- 声音尖锐激昂的。如:「高歌」。
- 物体直立时上下的长度。如:「身高」。
- 高的地方。如:「居高临下」、「登高望远」。
- 姓。如唐代有高适。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尊崇、敬重。《韩非子·五蠹》:「以其不收也外之,而高其轻世也。」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